闫润红教授运用逍遥散经验举隅三

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中寓养,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的配伍特点。闫润红教授从事方剂学教学及临床工作近30年,对逍遥散的认识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将其运用逍遥散治疗肝郁相关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郁证

孙某,女,35岁,年8月12日初诊。

失眠2年,欲哭欲笑,常一人呆坐默默无语,心悸,口干不苦,不欲食,二便正常,月经来时小腹胀痛,面色黯淡,眼神呆滞,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弦。西医诊断:抑郁症。中医诊断:郁证(肝郁痰阻)。拟方:逍遥散合温胆汤加减。药用:当归15g、白芍15g、茯苓15g、茯神15g、神曲15g、麦芽15g、焦山楂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白术12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竹茹12g、党参12g、胆南星12g、炙甘草9g、柴胡9g、黄芩9g、浙贝母9g、姜半夏9g、陈皮9g、枳壳9g、牡丹皮9g、桅子9g、薄荷6g、生姜3片、大枣3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来诊面色红润,目光有神,告知上药服后欲哭欲笑的情绪消失,饮食改善,舌苔变薄,心悸失眠尚无好转。药用:当归15g、茯苓15g、获神15g、郁金15g、丹参30g、石营蒲12g、白术12g、远志12g、浙贝母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珍珠母30g、白芍9g、柴胡9g、甘草9g、薄荷6g、生姜5片、大枣5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7剂诸症好转,续服14剂诸症消失。改服逍遥丸巩固疗效2月,随访未发

按:患者长期所欲不遂,肝郁不解,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主调畅气机,心主血脉、神志,以维系思维精神,气血失调,阴阳失

衡,表现出情绪不宁,郁闷,善太息,悲伤欲哭。选方逍遥散使肝气得疏,气机调和,心神得安,阴阳平衡而病自愈。

汗证

李某,男,31岁,年7月21日初诊。

日间手脚汗出严重2月余。平素易生气,烦躁,失眠多梦,胸闷,憋气,心悸,头痛头晕,小便色黄,苔薄黄腻,脉弦数,经检查患者无明显器质性改变。中医辨证属自汗(痰热郁蒸)。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化痰。药用:当归15g、白芍15g、郁金15g、白术15g、茯神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陈皮12g、石菖蒲12g、远志12g、浙贝母10g、柴胡9g、炙甘草6g、薄荷6g、黄连6g、生姜3片、大枣3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自汗、失眠明显好转。续服14剂后诸症悉除,随访未发。

按:患者恼怒伤肝,气滞血瘀,瘀久化热,迫津外泄而自汗。由于逍遥散方中部分药物具有疏散作用,所以很多医家不用它治疗汗证,闫师认为该病属西医植物神经紊乱,多由情志不畅引起,故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配以清化热痰药及安神药取效。

专家介绍:闫润红,男,山西省优秀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副会长。山西省中医方剂学学科带头人。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皮肤病,妇科病,疑难杂症。出诊时间:星期二上午。出诊地点:山医院治未病中心。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jb/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