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的产新,出现了鲜货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工户积极购买,加工户“点地”购买较多,短时间内种植户从开始的元/亩上涨到最高的元/亩。
随着鲜品的加工上市交易,走动一般,近期远志行情出现小幅回落,产区统货抽芯率90%元,0.2cm-0.3cm抽芯率95%元,0.4cm以上抽芯率95%元,因各产区质量不等价格也略有差异。
目前远志的行情已站在历史最高价,通过分析年历史最高价的出现,并没有人为炒作因素存在,也是远志的本身价值所在。中国药典对于远志的要求,如果还是原始的加工方法,显然是不能符合检测要求的,用药企业严格按照药典检测执行,加工户的意识有所转变,远志存在的不合格问题越来越少。
为什么市场好多品种同规格多个价格?比如酸枣仁保证全检和不保证全检至少15%的差价,远志也不例外。这样的差价大家依然接受全检合格的产品,就是说明该商品的价值所在,说那么多我最终想说的就是远志目前的行情并不是偏高,虽然同规格还有价格低廉的,可是全检的确没有保证,就是因为加工环节的改变,人员的投入,提高了合格品的成本。
在年鲜货出现抢手的景象,行情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年的行情趋势已经很明确,想再次突破高价上升已经很难,还以震荡平稳运行为主。
柴胡年的产新行情疲软,足以证明了新货可挖面积大,各产区虽反应单产减少,也未能阻挡行情回落的趋势。
柴胡当前的行情依然处于高价之上,产区统货交易55元,芦头不超0.5cm交易70元,无芦头货交易88元。
在地面积大,自从年至今,高价的运行,刺激种植。六年的时间,柴胡的种植面积属于发展的趋势,今年的产新正是年的种植,据各产区朋友反映,、年种植面积还是相当大的,虽然今年的单产有所减少,行情并未出现上涨。
年、年两年的可挖面积大,还会造成库存的积压,加之市场的不景气,交易低迷,年的柴胡行情将会形成多重的不利因素,继续向下回调。
槐米陈货库存大,近几年的需求更是严重的下降,每年都在重复着产新采摘。年70元的天价,年40元的高价,直到目前优质货10元的低价,统货8元的超低价。价格虽低,行情似乎没有出现一丝转好的迹象。
芦丁的提取,才是造就历史高价的主要原因。相信每个了解槐米的朋友都知道芦丁,最近槐米的需求减少,就是因为提取厂家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芦丁提取企业也是大量的关闭和迁移,单单四川就有几家芦丁提取厂迁移至越南。之所以选择越南,越南也是槐米的产区之一。
目前的行情可以排除风险的存在,虽排除风险并不意味着可以投资,也不意味着行情有所好转。为什么目前的价位没有资金的炒作,就连经营户、产地贩子,都不去大量的库存,只因为需求减少了吗?不单单是这样,毕竟陈旧库存太多,每年都有产新采摘,产区广资源多,唯一带动行情上涨的刚性条件“需求”已经不存在。无论什么品种失去了需求,再低的价格唯一要面对的也是“横盘”。
全蝎现阶段处于实际消化时期,年8月份开始行情一直处于上涨,直到11月份行情停止上涨平稳运行。近期临近春节需求有所增加,行情出现小幅上扬,活蝎子交易元,对比产新期间的元价格上涨幅度挺大,该品种目前库存大,随着用药企业的需求增加,食用量增加,全蝎的年使用量最近几年也是逐步增加。
年产新前行情还以震荡小幅上升为主,最近两年用药单位对全蝎的质量把控也是越来越严,该品种的质量特别复杂,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标准权衡,对验货入库造成困扰。需求企业也是煞费苦心,想办法控制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加工户想在浑水摸鱼,以次充好即将成为过去式。
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企业是好事,对于加工户未必是坏事。企业对质量重视了,加工户有质量意识了。好的现象已经反映出:最近两年全蝎的需求正在快速的增长,全蝎的未来市场一片光明。
(原创信息,版权以法保护)
梁坤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