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二十节重症肌无力(痿症)
概要:本病是神经肌肉传导受到阻滞,使某些横纹骨骼肌易生疲劳乏力,休息后肌力有所恢复。晨轻晚重,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暴发型,病情迅速恶化。90%首发症状以眼睑下垂、复视为主,但受累肌部位不同,分眼肌型(眼睑下垂),延髓肌型(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脊髓肌型(上或下肢无力)、全身肌型(急性起病,眼、面、延髓,颈肌及四肢肌均无力,呼吸和翻身困难)及肌无力危象(呼吸与吞咽困难,气脱大汗,面青紫)、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过量,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增多,肌束颤动),胸部X线检查可有胸腺肿大或肿瘤,肌电图、心电图有异常。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虚失运,精不濡养肌肉,或湿浊伤及经络和肌肉所致,以肌肉萎缩、痿弱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痿病,属“肌痿”、“肉痿”范畴。中医认为肾主精、生髓,通于脑,髓海不足则懈怠安卧,故本病当治肾;又因眼睑下垂、复视、肌痿,而脾主肌肉,眼睑属脾,症由劳倦损伤中气,清阳不升,眼睑、肌肉失养,故须治脾。补脾气、益肾精还不够,因为脾虛易生湿,气虚易滞瘀,故尚须兼顾治湿治瘀,才是治本病之大法。本病治疗较为困难,若治不得力,可在数日、数月或数年后丧生。特别是延髓肌型、暴发型或急性进展型易出现肌无力危象。若已出现虚脱、大汗、面色青紫危象者,应配合西医治疗。
处方一起痿汤
组成:生黄芪30克,西党参15克,白术9克,炒麦芽15克,陈皮3克,广木香5克,升麻3克,细辛3克,白附子5克,鸡血藤9克,伸筋草15克,牛膝9克,制马钱子1.5克,远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多发性神经炎(寒湿痿症)。
医案:彭某,男,23岁。于10多天前,行房事后即下河捞物,于次晨起床后即感腰以下至双膝发麻,日渐加重,四肢痿躄不用,阴囊紧缩入腹。省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苔薄白微黃,脉沉细稍数。患者周身麻木,肢重如裹,双足软瘫,外阴紧缩,心中不宁。此乃脾虚气弱,寒湿浸渍肌肤经络,气血受阻,筋脉不舒,属中医“痿躄”之范畴。《素问.痿论》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大肠经和胃经,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而利机关。引陈道同老师验方起痿汤治疗,益气健脾,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患者服药3剂后,诸症减半,连续服药12剂,诸症尽除,病获痊愈。追访半年,一切良好。
处方二苍术黄柏汤
组成:苍术30克,黄柏20克,牛膝15克,川断15克,鸡血藤25克,金银花25克,板蓝根25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50克,连翘15克,石斛20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湿热痿症)。
医案:文某,男,20岁。发热3天后引起双手持物无力,腿不能行走,四肢软瘫。医院诊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痿症)。治宜清热祛湿通络,投苍术黄柏汤治疗。服药5剂,患者能站立,能走几步,连治2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
引自:艾洗吾老师验方。
处方三养津益胃汤
组成:玉竹30克,石斛30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胡麻10克,甘草6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何首乌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第二步处方李志铭老师验方肌痿散
组成:制马钱子30克,山甲珠40克,元胡25克,熟附片20克,三七30克。
用法:上药研粉末,拌匀装胶囊,每次服3粒,每日服2次,20天1个疗程。
功效:主治肌肉萎缩(左下肢肌萎缩)。
医案:田某,男,48岁。患左下肢麻木已10多年,近2年发现肌肉萎缩,下肢无力,伴疼痛、发胀感,不能下蹲,走路须依靠拐杖。曾多种方法治疗,均无显效,故来求治。分两步治疗,先引用刘渡舟老师的养津益胃汤治疗,以滋养胃液,生营血,肝风不治而自愈。服养津益胃汤30余剂,胃开食佳,萎缩的肌肉得以见长。第二步,投李志铭老师验方肌痿散治疗,以温经通络消肌痿。患者服用第二步处方20天,行走有力,不用拐杖。再服20天,肌肉渐见丰满,病获痊愈。访1年来未见复发。
按语:制马钱子,可兴奋脊髓、大脑,提高横纹肌及平滑肌、心肌的张力。但服药不可过量,以防引起抽搐、昏厥。服肌痿散后,有轻微头晕、局部肌肉轻微抽动感,此为有效的反应。若是服药过量,会出现抽筋,停药加饮水可消失。若服药过量出现患处跳动、头晕、肌肉抽搐现象,应大量饮水解之,或用甘草10克,煎水饮服,即可消除。处方四右归丸
用法:每次服2丸(18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连服30天为1个疗程,直至痊愈。
功效:治假性类肌萎缩多例,经服药2-5个月,痊愈81%,好转15.9%,无效2例占3.1%,总有效率96.9%。
按语:假性类肌萎缩有家庭遗传性,为随意肌逐渐变性而致菱缩、不能运动的疾病。由于发病年龄早晚、变性肌肉部位等差异,本病在临床表现可分若干类型,但以假性病例为最多,治宜补背助阳、益精填髓健、健脾补气。
处方五益气补肾解毒汤
组成:炙黄芪60克,党参30克,当归30克,炒白术30克,川续断10克,川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仙灵脾10克,甘草20克,桃仁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紫草10克,蚤休10克,山豆根10克,连翘衣30克,制马钱子2克,红枣10枚。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善后:原方制丸服。
功效:益气补肾,解毒起痿。主治格林-巴利综合征。
医案:金某某,女,57岁。1个月前手足麻木,时而刺痛,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卧床不起。医院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住院治疗20余天,虽见好转出院,但回家后病情发展,故来求诊。其四肢麻木,酸痛无力,全身及面部皆木,头昏,食少,整日卧床,呈四肢迟缓性瘅痪。脉弦数,苔薄白,舌淡红,血压、血糖正常。为脾肾两虚,湿热致痿,从“肢痿”下药,投本方10剂,病有起色,四肢麻木减轻。连服20剂后,肢麻大减,并觉有力,能由家人搀扶步行,原方继服,6诊共服59剂,患者能独自行走,唯面部依然微麻。原方制丸,连服3个月,追访1年,病人康复,能从事家务劳动。
说明:此病也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四肢迟缓性瘫痪,即“肢痿”。
处方六
组成:冬桑叶克。
用法:晒干研粉,每次服3克,用蜂蜜或白糖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早晚分服。
功效:治手足麻木。连服数日即可见效,久服治愈。
处方七治全身及手足麻木方
分2步治疗:第一步发汗。
处方
组成:花椒30克。用法: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温服,服后盖被发汗,每日1次,连用2-3次见效。功效:治风湿肢体麻木。
第二步补气血、通经络。
处方加味八仙汤
组成:当归20克,川芎20克,熟地20克,白芍25克,太子参20克,白术30克,陈皮25克,半夏20克,白获苓20克,桂枝10克,柴胡15克,川羌活15克,防风15克,秦艽20克,牛膝20克,炙甘草10克,炒黄芪25克,红枣10枚,生姜5片。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饭后服。功效:补气血,通经络、消麻木。引自:《寿世保元》古方。
01大医精诚中医特效处方集0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7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8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9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0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7养生保健操(蹲功)
中医特效处方集18癌症的生成与预防
中医特效处方集19头部肿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0喉、舌癌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21食管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2胃癌与肠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3肝癌与肝血管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4白血病皮肤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5
子宫癌及瘤、囊肿26
癌症疼痛27
脑血管疾病(中风)28
脑血管疾病(中风)
脑血管疾病(中风)
癫痫31
眩晕32
神经官能症(含神经衰弱)3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离性障碍、梦游34
面瘫(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35
头痛36
三叉神经痛、臂神经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