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多重节奏变化,在恰当的节气听合适的曲子最易体会音乐中天人合一的感觉。古琴曲与节气的联系,不限于景致的对应,更重于情感的融入与共鸣。古琴曲与节气的关系大致可分为:
春气——轻而快
夏气——重而快
秋气——轻而慢
冬气——重而慢
上回听过了春生夏长的轻快蓬勃(←点击蓝字可复习),今天再来感受一下秋收冬藏的韵味悠长。
推荐琴曲:《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有多种流派传谱。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推荐琴曲:《双鹤听泉》
《双鹤听泉》即琴曲《双清》之引,又名《听泉吟》、《听泉引》,最早见录于《文会堂琴谱》。岭南派《双鹤听泉》传自《古冈遗谱》。其不同于《文会堂》的谱本。乐曲短小古朴,表现出高人雅士在深山清泉之间,怡然出世的意境。
推荐琴曲:《关山月》
《关山月》,由王宾鲁改编自山东民歌,刊于《梅庵琴谱》,因用李白的《关山月》填词成为琴歌而得名。《关山月》原为汉乐府之曲,作者不详,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曲子短小,曲风古朴大气。
推荐琴曲:《秋风词》
《秋风词》是一首感情质朴,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诸城派小曲,由诸城派王宾鲁传曲。目前最为流行的版本出自年由梅庵琴社发行的《梅庵琴谱》。曲小,有词,内容表达了一位闺阁怨妇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推荐琴曲:《秋江夜泊》
《秋江夜泊》,汉族古琴名曲,最早见于明代的《松弦馆琴谱》,据说是根据唐代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作之曲。
推荐琴曲:《梧叶舞秋风》
《梧叶舞秋风》,清代重要琴曲之一。乐曲通过写秋风萧索、梧叶凋零之景,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怀。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意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乐曲虽短,但余味无穷。
推荐琴曲:《龙翔操》
《龙翔操》,广陵派的代表曲。《龙翔操》见于清同治七年,广陵派琴家秦维瀚所辑之《蕉庵琴谱》。风清淡悠远,自由飘渺。《龙翔操》的曲意一直都有争议,有人说是根据题解,描写龙在天空飞翔的情景;另有人说此曲是庄周梦蝶的主旨。
推荐琴曲:《神人畅》
《神人畅》是中国古琴曲,曲调古朴、粗犷,节奏铿锵。其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舞蹈节奏使得曲风苍古雄健,如江河行地,音节清莹透亮,似日月经天。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其琴谱仅见于明代汪芝所编撰的《西麓堂琴统》。
推荐琴曲:《白雪》
《白雪》,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推荐琴曲:《大胡笳》
大胡笳,唐代的著名琴家董庭兰、薛易简都擅弹此曲。当时与《小胡笳》并称《胡笳两本》。初唐琴坛流行的祝家声、沈家声,就以这两曲著称。董庭兰继承了两家的传统,整理了传谱。该曲现存于《神奇秘谱》中,共十八段。
推荐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表现梅花的佳作。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推荐琴曲:《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文:古琴札记
图:石家小鬼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秦汉胡同公益课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