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分享:发扬岐黄
看到标题,可能很多小伙伴就开始猜这个中成药的名字了,叫啥名来着?
对!就是大名鼎鼎的归脾丸。
在中医界里,归脾丸可是被划入了补血药的,主要就是给咱们心血添砖加瓦。那咱咋判断自己是不是心血虚呢?
告诉你哈,要说心血虚,首先得看心脏。
你想,心和血,就好比鱼和水,鱼儿离不开水,否则它咋过得快活?同样道理,要是咱们的血液供应不上,心脏肯定吃不消。
心脏扑通扑通地乱跳,或者说,心脏乱跳的时候像是失重,整个人感觉跟飘着似的,还有心脏跳着跳着突然停了一下,这都是心血虚的明显症状。
当然,心血虚还有其他一些不太明显的小提示,比如说,睡不好觉、夜里老做梦、脸色惨白、头发掉得厉害,手脚总觉得冷飕飕的等等。
这时候吃归脾丸简直就是好使极了,甚至还可以试试归脾汤。
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人参(或党参)、木香、炙甘草。
虽然是补血的方子,实际上却还要补气,如果只有血是充足的,但气不足,没有气的推动,血是运行不起来的,这样就显得后劲不足,身体表现出的各种虚象也就很难得到改善。
所以这个方子里用到了人参、白术、黄芪,人参就是老大,在最前头领路,大家都认得出他,知道他是干嘛的,人参补的是元气,白术、黄芪则紧随其后,也是补气药,协助完成任务。
气血都要动起来才行,这时候就需要木香来帮忙。
木香的使命就是行气,让气通畅起来,防止气机瘀滞,从而影响全身的循环。
接下来,才轮到补血这块儿。
这里有当归、龙眼肉和酸枣仁,其中龙眼肉是个补心血的高手,别的不用多说,单拎出来用用就能见效。
至于茯苓、远志,它们的任务就是帮您心神愉悦一点儿,放松心神,不要老是慌里慌张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远志就好像中药界的外交官,它无论是对心还是对肾,总能玩转自如,使心与肾建立起密切联系。
这样的话,一旦哪一边遇到困难,另一边就能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这就是咱们常用的补心血的中成药——归脾丸。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我们会心血虚呢?
现如今有个词儿概括得挺到位:精神内耗。简单来说吧,就是你自己钻牛角尖,特别容易陷入消极悲观的想法里,对着一件小事就开始反复琢磨,既在乎又犹豫不决。
其实说到底,就是操心过度,这种状态耗费的可不就是我们的心血吗?因为心主神明!
我给小伙伴们讲一段儿医案,一听就明白咋回事儿了!
这段故事发生的时候有点儿早,那得说到明末清初的事儿了,那个时候有个叫郑青山的大夫,老郑专攻女性方面的病症。
熟悉咱们传统中医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他们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分那么细,但有的大夫在某一块儿特别厉害,比如说傅青主,他就是个大名鼎鼎的女科第一人。
闲话少说,这天,邻居家的丫头生病了,她家人赶紧把老郑请过来。
这个小姑娘其实没啥大事儿,老郑治了半天也没见到效果,按说这应该是我擅长的,结果搞砸了,这时候人心里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愧疚感。
老郑这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结果还听到有人嘲笑他,心里更不是滋味儿,回家后直接失眠了,一晚上没合眼儿,翻来覆去地琢磨着,可是越想越烦,简直焦躁得要命。
第二天早晨,邻居又找上门来,告诉他个喜讯,就是这个小丫头的病有好转迹象了,邻居高兴得不行,于是决定炒几个菜儿,摆几桌儿酒席,请客吃饭。
这件事儿原本是好事儿,可是吃饭的时候,老郑突然开始大喊大叫起来,在场的有略懂医术的,你一言我一语,最后一致认为是痰湿作怪,痰湿蒙蔽了心窍。
这下好了,病人刚刚有点儿起色,大夫先病倒了,只好赶紧再请另外一位大夫——王道来帮忙。这2个人虽然文献记录不多,不过那时都是挺知名的大夫。
了解情况之后,王道来找到了病因,的确是心的问题,但问题并不是痰湿蒙蔽,而是心血虚。
现在回头看看,从自我怀疑和愧疚感到烦闷愤怒,精神内耗已经开始了。
那到底是怎么治好的呢?首先用了上好的人参煎汤喝,然后又喝了那归脾汤,慢慢地情况好转了。
简单来说,通过这个故事,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下归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