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芪山药龟板汁
材料:黄芪、山药、龟板各30克。
做法:先将龟板煎1--2小时,加入山药、黄芪同煎,去渣留汁,待服。每日早晚,分2次温服。
功效:适用大量蛋白尿及水肿久治不消者。
五、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阴潜阳,治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六、龟板陈皮肉粥
材料:龟板30克,陈皮5克,大米克。
做法:
1、先将龟板用凊水洗净,去除污物及杂质,然后打成碎粒,备用。
2、用清水将陈皮冼净,用刀切成细丝,备用。
3、大米用清水洗净,备用。
4、把全部粥料准备就绪后,将已备好的龟板碎粒放进沙锅内,加进适量的清水,用武火煮药汁,当药汁煎好后,去除药渣,然后加入大米、陈皮丝,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粥,煮至大米糜烂后便可。
5、用法:本粥可用作主食,随量食用。每日1--2次。
七、龟板杜仲猪尾汤
材料:龟板25克,炒杜仲30克,猪尾克,盐1小匙。
做法:
1、猪尾剁段洗净,汆烫捞起,在用水冲净一次。
2、龟板,炒杜仲冲净。
3、将猪尾,龟板,炒杜仲盛入炖锅,加毫升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增强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免疫能力、缓和持续发烧。
八、海参龟板猪脊髓汤
材料:水发海参克,龟板30克,猪脊髓3条,怀牛膝30克,巴戟25克,胡桃肉50克,苡仁30克。
做法:将海参洗净,切块;龟板、怀牛膝、巴戟、胡桃苡米洗净;猪脊髓洗净、除去血筋。把猪脊髓、龟板、怀牛膝、巴戟、苡仁、胡桃肉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下海参再煲1小时,调味加入特级鱼露与味精、少许芫荽即可。饮汤吃猪脊髓、海参。
功效:补肾益精、强壮腰膝。用于肾气亏损所致之阳痿滑泄、小便频数、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
性味:
味咸甘、性微寒。
归经:
归肝经、肾经、心经。
功能主治:
质坚镇潜;具有滋阴潜阳,肝风内动,补肾健骨,养心安神,调经止血止崩。阴虚阳亢,眩晕耳鸣;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头晕目眩,阴虚风动,手足蠕动;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心虚健忘,痔血,崩漏经多,腰痛,骨痿,小儿囟门不合;行迟齿迟;心神失养,惊悸虚烦,失眠健忘;经血失调,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腹痛,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至30克,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烧灰存性,研末掺或油调敷。
药用配伍
1、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头晕目眩,目胀耳鸣者,可与生牡蛎、怀牛膝、生白芍等配伍。
2、痿厥,筋骨软,气血俱虚甚者,可与黄柏、干姜、陈皮等配伍。
3、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惊悸虚烦,失眠健忘者,可与龙骨、远志、菖蒲配伍。
4、阴虚血热,损伤冲任,月经过多,崩中漏下者,可与白芍、黄芩、黄柏、椿根皮等配伍。
炮制方法
龟甲
取原药材,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或取原药材用清水浸泡,不换水,使皮肉筋膜腐烂,与甲骨容易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晒干。
醋龟甲
取砂子置热锅内,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质酥表面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捞出,干燥。
每kg龟甲,用醋20kg
炮制作用
龟甲质地坚硬,有腥气,功善滋阴潜阳,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如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及虚风内动的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制龟甲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常用于劳热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如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的大补阴丸、筋骨痿弱的虎潜丸(《丹溪心法》);治经行不止或崩中漏下的固经丸(《医学入门》)
附方:
1、治降阴火、补肾水: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甲(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骨髓、蜜为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阴丸)
2、治痿厥,筋骨软,气血俱虚甚者:黄柏(炒)、龟甲(酒炙)各一两半,干姜二钱,牛膝一两,陈皮半两。上为末,姜汁和丸,或酒糊丸。每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补肾丸)
3、治心矢志善忘:龟甲(炙)、木通(锉)、远志(去心)、菖蒲各半两。捣为细散,空心酒服方寸匕,渐加至二钱匕。(《圣济总录》龟甲散)
4、龟甲地黄汤:龟甲、生地、熟地各15g,白薇、地骨皮各10g。煎汤饮。本方以生、熟地黄滋养肝肾之阴,以龟甲滋阴抑阳,以白薇、地骨皮清虚热。用于阴虚发热,潮热骨蒸、盗汗。
5、龟鳖清眩汤:龟甲、鳖甲各15g,生地、牡蛎各30g,淮牛膝、菊花各10g。龟、鳖甲与牡蛎加水先煎,后下其余,一同煎汤饮。本方用龟、鳖甲滋阴抑阳,牡蛎助二甲平抑亢盛的阳气,淮牛膝补肝肾而引血热下行,菊花清肝热。用于阴虚阳亢,头痛眩晕,或高血压病。
6、蛋壳龟板散:鸡蛋壳、龟甲各等分。鸡蛋壳焙干,龟甲砂炒、醋淬后干燥,共研为细末。每次3~6g,加白糖适量,米汤调食。源于《家庭饮食疗养》。本方以二者被肾健骨,补钙。用于小儿缺钙,行迟齿迟,或骨痿。
临床应用
1、以龟板、猪肚各g,洗净切成小块,置砂锅内加水文火炖成糊状,不放或少放盐,早晚各服1次,2日服完;隔日再用1剂,3剂为1疗程;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广西中医药,,4:11);用全龟丸治疗肿瘤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对症状有改善,患者精神好转,体力有明显增强(中成药,,5:56)。本品还有用于治疗腰椎肥大症、皮肤瘙痒症、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报道。
2、大定风珠:治阴虚动风证。温病后期,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鳖甲12g。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分三次服。方中龟甲滋阴潜阳,为臣药。(《温病条辨》)
3、三甲复脉汤:治温病热邪久羁下焦,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痛者。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18,麦冬、生牡蛎15,阿胶9,麻仁9,生鳖甲24,生龟板30。水煎服。方中龟甲滋阴潜阳。(《温病条辨》)
4、大补阴丸: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熟地黄18g,龟板18g,黄柏12g,知母12g。上为细末,猪脊髓蒸熟,连蜜为丸,每服70丸,空心盐白汤送下。方中龟甲滋阴潜阳,状水制火,为君药。(《丹溪心法》)
知名方剂:
一、龟甲散
方剂别名:桑寄生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桑耳1两(微炙),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3分,乌贼鱼骨1两(烧灰),禹余粮2两(烧,醋淬7遍),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柏叶1两(微炒),桑寄生1两,芎䓖3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腰腿疼痛,面色萎黄,四肢少力。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附注:桑寄生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二、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涂醋炙令黄),蛇蜕皮1两(烧灰),露蜂房半两(微炒),麝香1分(研入),猪后悬蹄甲1两(炙令微黄)。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
方剂主治:五痔结硬,焮痛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粥饮调下。
三、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炙微黄),磁石(捣碎,水飞过)1两,败船茹1两,乱发灰1两,当归(锉,微炒)1两,赤芍药1两,木贼1两,延胡索1两,桑耳1两,黄耆(锉)1两,白瓷(细研,水飞过)1两,麝香1钱(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痔疾,肛门肿痛下血。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四、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涂醋,炙令微黄),当归1两(锉,微炒),桑耳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狗脊半两(去毛),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白石脂2两,柏叶1两(微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芍药半两,桑寄生半两,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白带下,腰膝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五、孔子枕中神效方。
方剂别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孔子枕中散、龟甲散、补心汤、孔子大圣枕中方、孔子大圣枕中汤、枕中丹、大聪明枕中方、孔圣枕中丹、大圣枕中方
药物组成: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六引《葛氏方》。
方剂主治:好忘;癫久不愈。
方剂功效:滋阴补肾,养心益智。
制备方法:上为末。
六、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2两,虎骨(酒炙)2两,漏芦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芎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没药(研)半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方剂主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骨节疼痛,或因打扑,瘀血不散,遇天阴雨冷,四肢痠痛,诸般风滞,经水不利。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七、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炙)半两,木通(锉)半两,远志(去心)半两,菖蒲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方剂主治:善忘。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渐加至2钱匕,空腹酒调下。
八、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涂醋,炙令黄),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1分(炮裂,锉),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诃黎勒1两(煨,用皮),龙骨1分,赤石脂半两,艾叶1两(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
方剂主治:产后恶露不绝,腹内(疒丂)刺疼痛,背膊烦闷,不欲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以热酒调下。
九、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醋浸,炙令微黄),黑桑耳2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黄),禹余粮1两(烧,醋淬3遍),当归1两(锉,微炒),柏子仁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炒令微黄),芎䓖1两,白石脂1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九。
方剂主治:产后崩中,下血过多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十、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3两,牡蛎3两。
处方来源:方出《千金》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
方剂主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
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崩中而用龟甲、牡蛎、血热妄行之治也。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1日3次。
十一、龟甲汤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6两,虎骨(酥炙)6两,海桐皮3两,羌活(去芦头)3两,丹参3两,独活(去芦头)3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3两,萆薢3两,五加皮3两,酸枣仁(炒)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半,天麻(去蒂)2两半,防风(去叉)2两半,威灵仙(去土)2两半,芎䓖2两半,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3两,紫参3两,薄荷(焙干)6两,槟榔(煨)6两,菖蒲(九节者,去须,米泔浸后切,焙)1两半。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
方剂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筋脉挛急。
用药禁忌:慎外风。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8钱匕,水1盏,酒1盏,加生姜10片,同煎去滓,取1大盏,温分2服,空心、日午、夜卧服;要出汗,并2服。如人行5里,以热生姜稀粥投,厚衣覆,汗出。
十二、龟甲汤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半两,当归(切,炒)半两,乱发1块(鸡子大,取产多者妇人发,于瓦上烧灰)。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方剂主治:产难,或子死腹中不下。
用法用量:上先细研发灰,次入当归末,以水1大盏半,煎取8分,然后下龟甲末,煎5-7沸,分为3服;服后如人行4-5里,更服。
十三、小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半,桑耳1两,桑寄生1两,乌贼鱼骨1两,当归1两,柏叶1两,白芍药3分,禹余粮1两,吴茱萸半两,芎䓖3分。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五。
方剂主治:妇人久虚,赤白带下,腰腿疼痛,面色萎黄,四肢少力。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十四、粉麝散
方剂别名:龟甲散
药物组成:生龟1个(乌者),轻粉、麝香。
处方来源:《得效》卷十九。
方剂主治:外臁疮臭烂,数十年不愈者。
制备方法:将乌龟打死去肉取壳,酸醋一碗炙,醋尽为度,仍煅令白烟尽,存性,用碗盖地上出火毒,为末,入轻粉,麝香拌匀。
用法用量:临用先以葱水洗干,将药掺上。
附注:龟甲散(《疡科选粹》卷五)。
药理作用
龟甲煎剂对阳虚动物、甲亢动物有较好改善体征作用,还能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
化学成分
1、本品含动物胶、角蛋白、脂肪、骨胶原、18种氨基酸,及钙、磷、锶、锌、铜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龟上甲与下甲所含成分相似。
2、含蛋白质(约32%)、骨胶原(collagen),其中含有天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另合碳酸钙约50%.腹甲、背甲的氯仿提取液预试均有甾类化合物反应,酸性氧化铝柱层均得熔点分别为50~51℃及94~96℃两种结晶.腹甲、背甲的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总氮量、蛋白质含量及出胶率基本相同,并均含有无机离子K+、Na十、Ca2+、Fe3+及磷.背甲胶经酸水解,有与腹甲胶相同的16种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