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课堂》专栏第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读:在讲解本课题前,先简要讲一讲如何学习方剂学的问题,方剂都是历经临床验证的医家临证经验的总结,是方剂中之精华,也正是我们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经典方剂,是我们步入医门的必由之路。把学到的方剂运用于临床,由“规矩”变为“方圆”,并在临证中学会加减变化更是临床取效的关键。如已故名医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所言“加减变换之美,从来所无”、“知常则以达变”,当行医10年、20年,有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之后,就要逐步摆脱方剂的约束,以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宋代名医徐叔微云:“余读仲景书,用仲景法,而未尝泥于仲景方,斯谓得仲景之心”。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证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已故名中医蒲辅周先生更进一步强调“一人一方”。他说:“医生没有‘通关钥匙’,看病就如同拿钥匙开锁,一千把锁,就要一千把钥匙。就是所患病状完全相同,但人有男女老幼,地有南北西东,时有春夏秋冬,质有刚强柔弱,就要求我们同中求异,做到‘一人一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习用套方套药的路子,提高疗效。”明乎此理,临证之际,有现成方可用者用之,不合适的加减变换之,完全不对路子,无方可用者,则因证立方,自辟蹊径。正如建楼房和住新房的过程,建楼房只是设计师、建筑师修成的框架,我们买楼房大多是“土坯房”,按照买房人的要求,装潢为不同的风格后,才能成为住户的新住房,所以方剂只不过是框架结构的“土坯房”。事实上,医生的许多好处方,都是这样“逼”出来的。一个问题的豁然领悟,一个相似病案提供的医疗经验,一首名方的化裁,一两味药的灵活运用……无不使你茅塞顿开,想到又可治好一位病人,又能解决一道难题,顿觉“灯花亦灿烂”。虽然“天下之病,千端万绪,而我之设方亦千变万化”,但“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易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医学源流论》)即无论临证方剂如何变化,法不离宗,其遣方用药思路无不受经典方剂立法之启发。否则,临证用药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简言之,学好方剂,用好方剂,要掌握两个字—“加减”,武威汉代医简是方剂最早运用的典范。如:“治久泄肠辟卧血……医不能治皆谢去方,黄连四分,黄芩、赤石脂、龙骨、人参、姜、桂各一分。肠中痛,加甘草二分:多血,加桂二分;多脓,加石脂二分。多□,加黄芩一分”。正如群友、医院王福林所说:“中医研究及学术的发展,必须尊古而不泥古,在临证过程中要加深对古方的理解和体悟,深入体会医简方药在风湿病临床治疗中的独特魅力,在临床诊治中要注意对四诊的总结提炼,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这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裨益的”。为了方便记忆,我还在每个基本方的后面添加了处方歌诀,其歌诀力求包含处方名称、方药功效、具体药味等,尽可能精炼,容易背诵。一旦精熟记忆,临证将左右逢源,不乱手脚。
六、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萸、柏实各四分,肉从蓉、天雄、薯蓣(末三味剂量不详)。
上述药物均经加工炮制,然后使用(具体用法记录不详)。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男子阴冷、阳痿、早泄、遗精、精少、阴囊潮湿等。
(一)临床运用基本方
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桔梗10g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
远志10g杜仲15g赤石脂10g山茱萸15g
黄柏10g肉从蓉20g制附子10g开水先煎山药20g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方歌:
治白水侯所奏方,五劳七伤不能忘,
山药山萸续断梗,杜仲牛膝肉苁蓉,
附子防风炒黄柏,亦加远志赤石脂。
(二)临床运用加减方
1、伴瘀血症状明显合“瘀方”加减
病案举例:
徐某,女,31岁,干部。
初诊:年5月24日
主诉:全身多关节肿痛10年。
患者就诊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关节的肿痛,主要为双膝关节,渐至双手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双手轻度僵硬,右下肢发凉,受凉或寒冷刺激后,上述症状加重,随入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用“艾拉莫德”、“羟氯喹”、“白芍总苷”等药物治疗缓解后,停止治疗。后症状复发,使用“安佰诺治疗两月,效果不理想,故来诊治。现症:双侧骶髂关节疼痛,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轻微晨僵,右下肢发凉,全身无力,饮食一般,二便调。
化验及检查: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成梳齿样改变。
查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诊断:大偻
辨证:肝肾不足,瘀血内阻
治则:补肝益肾,活血通络
方药: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合瘀方加减
桔梗10g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
远志10g杜仲15g赤石脂10g黄柏10g
肉苁蓉20g黑顺片10g先煎山药20g山茱萸15g
当归20g川芎15g牡丹皮10g桂枝10g
花椒10g甘草5g等
15付,水煎服,一日一剂。
二诊:年6月7日
患者自诉服药后胸部舒畅,颈部及双脚不发热,仍多个关节疼痛,项部肌肉酸痛,左膝关节受凉后疼痛,月经正常,月经来时出现轻度腹痛,眼睛干涩。查体:舌脉同前。治疗有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葛根20g,鸡血藤20g,菊花10g,密蒙花15g以活血舒经,清热明目。
三诊:年8月16日
患者自诉服药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走路较前轻快,但腰骶部胯部吹风症状加重,伴乏力,眼睛干涩。查体:舌脉同前。治疗有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
桔梗10g川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制远志10g
盐杜仲15g赤石脂10g黄柏10g肉苁蓉20g黑顺片10g
麸炒山药20g鸡血藤20g菊花10g密蒙花15g独活20g等。
1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
四诊:年9月6日
患者自诉服药后上述症状较前又有好转,走路较前轻快,但腰骶部胯部吹风症状较前减轻。查体:舌脉同前。治疗有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
桔梗10g川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
制远志10g赤石脂10g黄柏10g肉苁蓉20g
黑顺片10g麸炒山药20g当归20g川芎15g
牡丹皮10g桂枝10g菊花10g密蒙花15g等
1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
五诊:年9月25日
患者自诉服药后上述症状较前又有好转,现在可以慢慢跑步,现症还是怕冷,左眼疼,左侧腰部及膝关节疼痛。治疗有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
在原方加乌梢蛇15g加菊花为15g去桂枝改连翘10g。
1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
六诊:年11月20日
自诉现上述症状好转,可提起一壶水,夜寐安,胃纳可,侧睡仍有腰痛,左侧膝关节怕凉。
上方加干姜10g,僵蚕10g。14剂,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七诊:年12月6日星期三
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腰痛症状明显好转,余无特殊不适,现正常上班。在我院行HLA—B27检查,报告为阴性。
2、肾气不足,督脉空虚症状明显者选加醋龟板20g、醋鳖甲20g、仙茅20g,仙灵脾10g,鹿角霜20g,补骨脂15g,枸杞10g等。
张某某,男,53岁。门诊号:,
初诊:年12月12日
其爷爷、父亲患有风湿病,爷爷略有驼背。年发病,胸、腰、髋疼痛,影响到劳动力,转侧方向时受限。兰大二院化验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平扫及三维成像示:双侧骶髂关节组成诸骨结构完整,关节面欠光整,关节间隙不等宽,间隙内见气体影,髂骨侧骨质部分硬化,关节面走行不自然,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印象:双侧骶髂关节炎,(见检查、化验单复印件)
方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桔梗10g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
远志10g杜仲15g赤石脂10g山茱萸15g
黄柏10g肉从蓉20g制附子10g开水先煎山药20g
补骨脂20g仙茅20g淫羊藿10g薏苡仁30g等
15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二诊:年2月27日星期一
服上药后精神明显好转,纳食增加,腰背疼痛好转,双髋仍有轻微疼痛。
上方加醋龟甲20g,醋鳖甲20g,焦山楂20g
21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三诊:年5月27日星期六
服上药腰及胸背部疼痛有好转,精神、面色转好。医院X线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C4-6椎体前缘上下角骨质增生,边缘硬化、变尖,余椎体骨质结构完整,各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意见:颈椎病。两肺未见明显实质性改变。
前方加水蛭10g,乌梢蛇15g。
四诊:年9月6日
服上药腰及胸背部疼痛有好转,精神、面色转好。食欲差、二便正常舌红苔腻、脉沉。
方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桔梗10g牛膝20g续断20g防风10g
远志10g杜仲15g赤石脂10g山茱萸15g
黄柏10g肉从蓉20g制附子10g开水先煎山药20g
补骨脂20g仙茅20g淫羊藿10g醋鳖甲20g
醋龟甲20g焦山楂20g等21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五诊:年11月1日
服上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较前增加好。
3、伴发有因患病日久,正气虚损,阳气不足选加黄芪、桂枝、白芍、西洋参等。
病案举例:韩某某,女,27岁。门诊号:,住:定西市漳县。
初诊:年10月13日
主诉:右侧骶髂关节疼痛8年余。
患者自诉于8年前不慎受潮湿后出现右侧骶髂关节疼痛,疼痛严重时伴右下肢牵扯痛及右足踝疼痛。伴面色萎黄,精神倦怠,恶寒喜暖,纳食不多,医院查:骶髂关节核磁检查示:骶髂关节炎;风湿系列、HLA-B27正常。遂来我院诊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西医诊断:骶髂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症
辨证:肝肾不足,正气虚损
治疗: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味
桔梗10g川牛膝20g防风10g远志10g
盐杜仲15g赤石脂10g黄柏10g肉苁蓉20g
山萸肉15g干姜5g麸炒山药20g黄芪20g
桂枝10g酒白芍20g西洋参10g甘草5g等
15剂,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二诊:年11月3日
患者诉骶髂关节疼痛明显好转,现右侧足踝疼痛不适。饮食可,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滑。
上方去龙骨、牡蛎、醋乳香、醋没药加当归20g,川芎20g,独活20g。
12剂,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3、腰痛伴四肢麻木疼痛者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病案举例:颜某某,男,71岁。门诊号:。
初诊:年10月09日
主诉:腰痛伴右下肢外侧疼痛麻木5天。
患者就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医院行腰椎CT示:腰椎管狭窄。在我院行腰椎正侧位片示:1.腰椎侧弯改变;2.T11、T12椎体轻度楔形性变;3.腰椎退行性改变;4.L2-3、L3-4、L5-S1椎间盘病变。饮食可,二便调。
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腰椎管狭窄
中医诊断:腰痛病
辨证:肝肾亏虚
治则:补益肝肾
方药: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桔梗10g川牛膝20g续断20g防风5g
制远志10g盐杜仲15g赤石脂10g黄柏10g
肉苁蓉20g干姜5g麸炒山药20g黄芪20g
桂枝10g酒白芍20g羌活20g甘草5g
龙骨30g牡蛎30g焦山楂20g炒鸡内金20g
7付,水煎服,一日一剂。
二诊:年10月17日
患者诉双下肢酸困、无力,尤以小腿酸困较重,腰痛减轻,精神较前好转。
上方减麸炒枳壳加威灵仙15g,麸炒苍术20g,麸炒山药30g,泽泻20g。
7剂,水煎,早晚分服,一日一剂。
4、阳痿加巴戟天20g,锁阳20g等。
5、早泄加锁阳20g,沙苑子20g等。
七、治诸癃方
治诸癃方
术、姜、瞿麦各六分,菟丝子、滑石各七分,桂半分。
以上六味药物,经加工炮制为散剂,每次服一方寸匕,用酒送服,每日服六七次。
健脾温肾,温通阳气,清热利湿,利水排石。
由于湿热下注,日久不愈之石淋、血淋、膏淋、泔淋等各种湿热淋证。
(一)临床基本方
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诸癃方
白术20g干姜10g瞿麦20g菟丝子20g
滑石30g肉桂3g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治诸癃方方歌:
治诸癃方疗诸淋,小腹坠胀尿不通,
滑石瞿麦菟丝子,白术桂姜稍温补。
(二)临床加减方
1、石淋(结石形成)证候明显者选加石苇20g,金钱草20g,海金沙20g,鸡内金20g,鱼腥草20g等。
2、血淋证候明显者选加炒白茅根20g,藕节炭20g,地榆炭20g,鱼腥草20g,茜草10g。
3、膏淋、泔淋(尿浑浊)证候明显者选加萆薢20g,茯苓20g,泽泻20g,车前子15g等。
病案举例:汪某某,女,住址:兰州市东岗。
初诊:年7月1日
主诉:小便淋漓,小腹坠胀2月。
患者于2月前出现小便淋漓,小腹坠胀,白带较多,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利水
方药:治诸癃方加味
白术20g干姜5g萆薢20g菟丝子20g
滑石20g桂枝10g山药30g薏苡仁30g
车前子15g泽泻20g茯苓20g黄柏10g
甘草5g
7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服。
4、小腹坠胀疼痛证候明显者选加小茴香15g,荔枝核20g捣,橘核10g,川楝子15g等。
5、热淋症候明显者,加萹蓄20g,连翘10g,栀子5g,车前子15g包煎等。
病案举例:高某某,男,82岁,退休,门诊号:,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