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秘方四十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龚信方

中风

一、化风丹

[组成]天南星(牛胆制过)6克、天麻(煨)3克、防风(去芦)、荆芥穗、羌活、独活(去芦)、人参(去芦)细辛、川芎各3克、木香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薄荷汤研化服,因气忿用紫苏汤化下。如牙关口噤,用少许擦牙即开。

[功效]清化痰浊,熄风。

[主治]一切中风,痰厥风痫,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及小儿惊风搐搦,角弓反张,发起痰嗽喘促。

[来源]《古今医鉴》

二、清神解语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远志(去心)陈皮、麦门冬(去心)、石菖蒲、乌药、枳实(麸炒)、天南星(制)、白茯苓、黄连(姜汁炒)、防风、羌活、半夏(制)、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生姜3片,竹茹6克,水煎。入童便、姜汁、竹沥同服。

[功效]燥湿化痰,养血祛风。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不能言。

[来源]《古今医鉴》

三、摄生饮

[组成]苍术(生)3克、南木香4.5克、天南星4.5克(湿纸煨)、半夏(汤泡)4.5克、辽细辛3克、甘草(生)3克。

[用法]上为末,生姜7片,水道温服。初作即用此。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一切卒中,不论中风、中寒、中暑、中湿及痰厥之类,不省人事者。

[来源]《古今医鉴》

四、三生饮

[组成]天南星30克、川乌(去皮尖)15克、黑附子(去皮尖)15克、木香7.5克。

[用法]上为末,生姜10片,水煎温服。

[功效]理气化痰。

[主治]中风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声如拽锯,痰诞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

[来源]《古今医鉴》

五、三化汤

[组成]厚朴(姜汁炒)、羌活、大黄、枳实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姜3片,水毫升,煎至毫升,温服。以利为度,不利再投。

[功效]通俯理气。

[主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内有便溺之阻隔,复以此药导下。

[来源]《古今医鉴》

六、祛风除湿汤

[组成]当归(酒洗)3克!川芎2.4克、橘红3克、赤芍药3克、半夏(姜制)3克、苍术(米泔制)3克、片术3克、白茯苓3克、乌药3克、枳壳3克、桔梗2.4克、黄连(酒炒)3克、黄芩(酒炒)3克、白芷2.7克、防风2.4克、羌活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为末,生姜5片,水毫升,煎毫升,空心服。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中风瘫痪,筋骨疼痛。

[来源]《古今医鉴》

七、乌药顺气散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紫苏、陈皮、香附、乌药、枳壳、砂仁、桔梗、黄芩、半夏、防风、地龙(焙干)、甘草各30克、乳香、没药、沉香各15克(后3味为末,入煎熟药内同服)。

[用法]上为末,生姜3片,枣2枚,水煎温服。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诸风左瘫右痪。

[来源]《古今医鉴》

八、清心散

[组成]青黛6克、硼砂6克、冰片0.9克、牛黄0.9克、薄荷6克。

[用法]上为末,先以蜜水洗舌上,后以姜汁擦之,将药蜜水稀调,涂舌本上。

[功效]辛凉开窍。

[主治]中风,舌强不能言语。

[来源]《古今医鉴》

九、天台散

[组成]麻黄(去节)2.1克、陈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麸炒)、桔梗、白芷、干姜、防风、羌活、天麻各2.4克、当归、续断、威灵仙、乳香、没药各3克、甘草1.8克、麝香0.5克。

[用法]上为末,生姜3片,水毫升,煎毫升,不拘时服。

[功效]养血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手足瘫痪疼痛。

[来源]《古今医鉴》

血证

一、立应散

[组成]大黄(炒黑为末)15克、槐花(炒藏)血余炭(烧灰存性俱为末)各9克。

[用法]用山栀、丹皮煎汤,调药化下。

[主治]失血。

[来源]《古今医鉴》

二、全生饮

[组成]藕汁(磨墨1寸)、梨汁、茅根汁、韭汁、生地黄汁各30克、刺刺菜汁、萝卜汁、白蜜、竹沥、生姜汁、童便各25毫升。

[用法]上合一处,频频冷服。

[主治]吐血、衄血、嗽血、咯血、唾血。

[来源]《古今医鉴》

便秘

一、通幽汤

[组成]当归4.5克、熟地6克、升麻2.4克、红花3克、甘草3克、桃仁泥6克。

[用法]上为末,水煎。调槟榔末3克送下。

[功效]滋阴养血。

[主治]燥热为甚,血液俱耗,以致秘结。

[来源]《古今医鉴》

二、东流饮

[组成]细茶3克、生芝黄3克、生桃仁7枚、大黄3克、甘草1.5克。

[用法]长流水,生擂碎服。

[主治]大便热结闭塞。

[来源]《古今医鉴》

遗精

一、保精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姜汁炒)、沙参、麦门冬(去心)、黄柏(酒炒)、知母(蜜妙)!黄连(姜汁炒)、栀子(童便炒)、干姜(炒黑)、牡蛎(火煅)、山茱萸(去核取肉)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水煎,空心服。

[功效]滋阴降火,填精止遗。

[主治]阴虚火动,夜梦遗精或发热。

[来源]《古今医鉴》

二、百粉丸

[组成]黄柏(童便炒)、知母(童便炒)、蛤粉(略炒)、牡蛎(火煅)!山药(酒炒)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捣烂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12克,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功效]补肾滋阴,清热。

[主治]肾虚火动遗精。

[来源]《古今医鉴》

醉酒

一、解酒化毒丹

[组成]白滑石(水飞)克、白粉葛90克、大粉草90克。

[用法]上为末,不拘时,冷水调下,日进二三次。

[功效]醒酒化湿,利水。

[主治]饮酒过多,遍身发热,口干烦渴,小便赤少。

[来源]《古今医鉴》

二、葛黄丸

[组成]葛花(即上好白粉葛)30克、黄连克。

[用法]上为末,用大黄熬膏作丸,桐子大。每日18克,温水下。

[功效]清热利湿,醒酒。

[主治]饮酒过度,酒积蕴于胸中,以致吐血衄血,及时令酷暑,上焦积热,忽然吐血垂死者。

[来源]《古今医鉴》

疟疾

一、不二饮

[组成]常山6克、槟榔(雌)3克(雄)3克(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4.5克、贝母4.5克。

[用法]用酒毫升,煎至毫升,不可过熟,熟则不效,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

[功效]化痰宣窍,祛邪截疟。

[主治]一切初寒疟疾。

[来源]《古今医鉴》

二、芫花散

[组成]芫花根0.6克。

[用法]为末。每用0.3克,以鸡子一个去顶,入药末搅匀,纸糊顶口,外用纸裹塘灰,煨熟嚼吃。

[功效]截疟祛邪。

[主治]小儿疟疾。

[来源]《古今医鉴》

痢疾

一、仙梅丸

[组成]细茶30克、乌梅(水洗剥去核,晒干)30克。

[用法]上为末,生蜜捣作丸,弹子大。每服1丸,冷水送下。

[主治]痢疾发热发渴。

[来源]《古今医鉴》

二、闸板丸

[组成]黄丹30克(水飞)、黄蜡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吉仁8个(去皮尖)、巴豆8个(去油)。

[用法]上为末,将黄蜡溶化,后将药末同蜡拌匀,搅冷成块。每服1丸,如黄豆大,空心服。红痴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水泻冷米汤下。

[主治]痢初起。

[来源]《古今医鉴》

三、立效散

[组成]黄连克(酒洗吴茱萸60克,同炒去茱萸)、枳壳60克(麸炒)。

[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空心酒送下;泄泻,米汤下;噤口痢,陈仓米汤下。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导滞。

[主治]痢腹中疠痛,赤白相兼。

[来源]《古今医鉴》

四、黄芩汤

[组成]黄芩(炒)15克!芍药(炒)9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温服。

[功效]清肠和血。

[主治]汤垢热泻,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

[来源]《古今医鉴》

疳疾

一、信甲绿袍散

[组成]红枣5枚(去核)、每一枣入人言0.3克(火煅存性)、黄柏1.5克、青黛0.9克、穿山甲1.5克(烧存性)。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搽患处立效。

[功效]清热除疳。

[主治]小儿疳癖,牙龈臭烂,牙齿脱落,皮肉破坏。

[来源]《古今医鉴》

二、黄土丸

[组成]黄土30克、陈皮30克、木香7.5克、巴豆20粒(去壳不去油)。

[用法]上为细末,面丸如绿豆大。每岁10丸,黑豆汁下,直侯泻五、七次,疳积尽。

[功效]理气健脾除疳。

[主治]小儿疳积在脾,面黄腹胀,咬指甲,挦眉毛,揉口鼻,泥土炭茶纸之类。

[来源]《古今医鉴》

疥疮

一、一上散

[组成]枯白矾30克、硫黄21克、人言0.9克、五倍子15克(炒)、花椒15克。

[用法]上为末,香油煎鸡子令熟,去鸡子,以油调搽。

[功效]杀虫止痒。

[主治]疥疮。

[来源]《古今医鉴》

二、仙子散

[组成]苦参、威灵仙、蔓荆子、何首乌、荆芥各等分。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食前酒调服,日二三服,禁发风物。

[功效]养血祛风杀虫。

[主治]遍身疮疥,经年举发者。

[来源]《古今医鉴》

杨梅疮

一、三三丸

[组成]孩儿茶0.3克、砒霜0.1克、轻粉1.5克。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分为9服,1日3服,清茶下,3日后无形迹。

[主治]杨梅疮等。

[来源]《古今医鉴》

二、白杏膏

[组成]轻粉3克、杏仁(去皮)7个。

[用法]共捣烂。将疮去痂,先抹猪胆汁,后涂药。

[主治]杨梅疮。

[来源]《古今医鉴》

疔疮

一、金蟾散

[组成]朱砂、雄黄、轻粉、草乌、海金砂各3克。

[用法]上为末,用蟾酥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以葱白1根,劈破夹药在内,线缚住,灰火煨令香,取去线,连须带药嚼下,以温水送之,被盖出汗。忌生醋、冷水。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疔疮。

[来源]《古今医鉴》

二、类圣散

[组成]川乌、草乌、苍术、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甘草各15克。

[用法]上为末,鸡子清调涂。

[主治]一切疔疮,恶毒肿瘤。

[来源]《古今医鉴》

其它

一、柴香散

[组成]柴胡2.1克、黄芩2.1克、赤芍药1.5克、枳实3克、厚朴1.5克、香薷1.5克。

[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温服。

[功效]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主治]心腹有气一块,略痛,又治心腹疼痛臌胀,寒热往来。

[来源]《古今医鉴》

二、滋肾饮

[组成]川萆薢(去皮)、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黄柏(酒浸)、菟丝子(酒炒)、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未,竹叶3片,灯草7根,大黄3克,水煎,空心服。

[功效]滋肾,泄浊。

[主治]白浊初起。

[来源]《古今医鉴》

三、琥珀散

[组成]琥珀60克、当归45克、蒲黄60克、生地黄45克、瞿麦30克、血余克(烧灰)、栀子30克、大小蓟各45克、甘草90克、酸浆草(自然汁)克。

[用法]上共为末,将酸浆草汁,和诸药晒干为末。每服9克,空心米饮调下。

[功效]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主治]血淋。

[来源]《古今医鉴》

四、推车丸

[组成]沉香3克、木香3克、巴豆3克(半生半熟)、胡椒3克(炒)。

[用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消上,用葱白捣烂热酒下;次日消中,用陈皮汤下;3日消下,用牛汤下,去三、五次,不补自止。

[功效]行气,利水。

[主治]水肿、气肿、单腹胀。

[来源]《古今医鉴》

五、牛皮丸

[组成]黑丑(头末)、木香、陈皮各27克。

[用法]上为末,黄蜡化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黄酒送下。

[主治]腹中水响如雷,上攻即呕吐,胸膈胀满,或手足作肿。

[来源]《古今医鉴》

六、小金丹

[组成]哑芙蓉3克、朱砂0.9克、麝香0.9克。

[用法]上为细末,另用高良姜克,切碎,烧酒泡3日,去酒,入水毫升,再熬,入前药末为丸,如黄豆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先吃梨1片,然后以药丸嚼下,再吃梨1片,痰嗽即止,发热即退。

[主治]劳瘵吐痰吐血,发热咳嗽。

[来源]《古今医鉴》

七、玄霜雪梨膏

[组成]天冬(去心)克、杏仁(去皮)克、藕汁0毫升、新鲜生地黄(捣取汁)0毫升、麦门冬(捣烂煎汁)2毫升、萝卜汁2毫升、茅根汁毫升。

[用法]上药重滤去渣,将清汁再入火煎炼,入蜜克,饴糖克,柿霜克、姜汁50毫升,入火再熬,如稀糊则成膏。不拘时服。

[功效]生津止渴,消痰止嗽,清血归经。

[主治]劳心动火,劳嗽久不愈,及咯血、吐血。

[来源]《古今医鉴》

八、参挑汤

[组成]人参6克、胡桃肉2枚(去壳不去皮)。

[用法]用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食后临卧时服。

[功效]湿肾益肺,纳气平喘。

[主治]肺虚发喘,少气难以布息。

[来源]《古今医鉴》

九、三仙丸

[组成]侧柏叶克(焙干)、当归克。

[用法]上忌铁器,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早晚各一服,黄酒盐汤送下。

[主治]头发脱落。

[来源]《古今医鉴》

十、一醉不老丹

[组成]莲花蕊、生地黄、槐角子、五加皮各90克、没食子6个。

[用法]上药用木石臼捣碎,以生绢装盛药,用无灰好酒毫升,放入坛内,冬浸1月,秋20日,夏10日,紧封坛口。任意服之,以醉为度,须连日服尽,久则恐味变也。如发不黑请再制一服,不过二三服神效。

[主治]白发。

[来源]《古今医鉴》

正和堂国华药业中药饮片批发,诚邀合作,服务中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收藏的师传特效秘方,今日全部公开,我师用三代,我用几十年,无不药到病除

几个方子值千金!百用百验,效果杠杠的

食道癌,淋巴癌,甲状腺癌,胃小弯癌……李可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2年的乳腺结节仅用1个多月全部消失!这个妙方太牛了

中国膏药药膏糁药全书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名医名方秘方(三十九)

浙江名医钟坚擅用保元强心汤补益心肾活血通络

老石更中医男科:

五年前,从乡下掏来一本“破书”,书中一个调心脾的方子,我用来治男科不下人!

阳萎早泄身乏力 平补阴阳有精神

男科补益有药鸡(二)

治疗前列腺炎,这个验方不简单

治尖锐湿疣外用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jb/9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