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石菖蒲

白癜风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3/6326476.html
石菖蒲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常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减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石菖蒲在文人雅士中,是一种高雅的草本。古代文人常在书房摆放一盆石菖蒲,其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与松齐骨,以达文人淡泊之心境。水养灵苗石养根,别有春阳玉露恩。陈于案头,赏玩皆有趣味。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石菖蒲。石菖蒲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功效开窍豁痰,化湿和胃。用于痰浊蒙蔽,舌强神昏,胸腹胀满,食欲不振,健忘耳鸣等。正是:祛湿和中平胸闷,化痰解迷疗癫痫。通窍杀菌散芳香,益心高志可延年。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开胃,醒神益智的功效,属开窍药。《神农本草经》中记录种药物,按功效分上、中、下三品,而菖蒲超过菊花和人参,列为于上品草类之首,足见其在先贤心中的地位。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别录》载有: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陶弘景写有:上洛郡属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不堪服食。可见南北朝之前菖蒲药用包括大根的水菖蒲和细根的石菖蒲两种。今以石菖蒲为药用。石菖蒲之名始见于《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首次明确记载医用菖蒲即是石菖蒲。苏颂写有:其一寸十二节,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在药材性状上生动阐述了古代医方所用即为现今的石菖蒲。本品具体治疗的疾病如下:一、消化道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属于湿邪导致的各种消化道症状。二、神经系统疾病。最常用的是用于健忘,以及热毒神昏,痰厥,癫痫等疾病。三、外用。菖蒲气味清香,古代文人点油灯看书时,容易被烟雾熏眼浊脑。这时吸一口蒲叶,可借清气驱散混沌。《神仙传》中王典因吃了菖蒲而永生。因此对于古代求仙问道之人来说,菖蒲可以说是触手可得的灵物。《吕氏春秋》载孔子听说周文王特别喜爱嚼菖蒲,自己效仿,而菖蒲味道刺激难以下咽,每次都要要缩脖硬吞,执于一念的孔子坚持了三年才适应这种药味。孔子享年72岁而善终,在现在大家觉得很普遍,但是在春秋时期这确实是十分长寿,想来应有菖蒲的一份功劳。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药材品种主要有石菖蒲、水菖蒲和九节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均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水菖蒲叶似剑,又叫水剑草,药典没有将其进行收载,但多省份的地方中药材标准都将其收载,其来源是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在地方标准上,藏菖蒲和水菖蒲为同一个植物,同一个药材。开方时的九节菖蒲或者节菖蒲有古今之分,所用药材已是大不相同。《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凡使采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长一寸九节者,是真也”。古代认为根条长,环节多者为佳,故有“一寸生九节者为佳”之说,并俗称为“九节菖蒲”。古人认为菖蒲一寸九节者良,九(为虚数,代表多的意思)节菖蒲来代表质优的石菖蒲。现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九节菖蒲在版药典后均没有收载该品种。石菖蒲个子货呈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粗糙有环节,具细纵纹,上方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饮片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小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伪品水菖蒲药材根茎较粗大,少有分枝,折断面海绵状,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辛。还有一种菖蒲名叫茴香菖蒲,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茴香菖蒲外皮颜色比较红,断面也是红色的,并且有非常浓烈的八角茴香味。市场石菖蒲正品有大别山货、江西货和湖北货。采购时注意水分,以防后期发霉。

后记

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愈密、愈瘠愈细,可适情,可养性,书斋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从中可见石菖蒲生命顽强,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这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的风骨气节。

无惧岁月悠长,哪怕风雨敲打,外在环境的艰难催生了石菖蒲内在的不屈精神,可谓历久弥坚。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亲,中国药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jb/5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