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咳嗽频繁,就诊者居多,将这一段及以前咳嗽病案记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丨病例一丨
患者常某某,男,14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间断咳嗽,以白色粘痰为主,肺部CT示:未见明显感染病灶。请会诊,患者咳嗽、咳白色粘痰,食欲可,舌质淡白,苔白,水滑,辨为肺阳不足,寒饮内停。
-10-24处方:
茯苓30桂枝15干姜15细辛3五味子9炙甘草6清半夏15杏仁10麻黄3桔梗12白芥子6苏子9生姜3片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诉服用中药后咳嗽较前减轻,咳白色泡沫痰,进食后剑突下胀满,查舌质淡白,中心厚,微黄,脉弦迟,辨为脾肺阳虚,湿滞中焦。
-10-30处方:
清半夏20黄芩9黄连3干姜15党参15炙甘草6茯苓30桂枝15细辛3五味子9杏仁10代赭石30莱菔子30生姜5片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服用中药后,咳嗽减轻,有清涕,口干,乏力,进食后剑突下仍有胀满,查舌质淡白,苔水滑,寸关脉沉弱,尺脉弦,辨为阳虚饮停,气滞中焦。
-11-16处方:
黄芪90当归15茯苓30桂枝15干姜15炒白术15细辛3五味子9杏仁10清半夏20黄芩6党参15炙甘草6白芥子6桔梗12生姜5片
带药出院回家。
丨病例二丨
本院护士咳嗽一年余,拍CT数次,左肺有一钙化灶,余未见异常。呼吸科给西药包括抗生素治疗无效。查舌质淡红,苔薄白水滑,问痰白色、粘,不易咳出,遇冷空气咳嗽加重,咳嗽厉害时会出现喘息。辩为肺阳不足,寒饮蓄肺。先予以小青龙汤两剂温肺化饮缓解症状,加生牡蛎以利痰。
处方:
麻黄9桂枝9杏仁9半夏9干姜9五味子9生白芍9炙甘草6细辛3桔梗12茯苓15生牡蛎30
两付水煎服日一剂
两剂咳嗽减轻,但痰仍粘,无喘息,二诊予以苓桂姜辛五味加杏仁半夏汤加生牡蛎、海浮石以利痰,使痰不粘稠,加白芥子加强辛散饮邪的功效。
处方:
茯苓30桂枝15干姜10细辛3五味子9半夏12杏仁9炙甘草6桔梗12白芥子6生牡蛎30海浮石15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已很少咳嗽,即使有痰,也易于咳出。以苓桂姜辛五味加杏仁半夏汤加桔梗口服巩固疗效。
处方:
茯苓30桂枝9干姜6细辛3杏仁9半夏9五味子9炙甘草6桔梗12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丨病例三丨
幼儿三岁多,发热,38-39.3℃,咳嗽,流涕,服用柴桂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及抗生素均无效,已六日,舌质红,舌苔水滑,此乃寒闭而内热,予以大青龙汤加半夏,一剂汗出热退,咳嗽缓解。
-1-29处方
麻黄3桂枝3炙甘草2杏仁3生石膏10半夏3
两付水煎服日一剂
丨病例四丨
同事咳嗽一周,自诉咳得肺都快出来了,咳白痰,查舌苔白滑,舌质微红,脉浮滑,辩为寒饮蓄肺,内有蕴热。予以小青龙汤加小剂生石膏,一剂咳止,无出汗。嘱停服以防过剂。
-1-27处方:
麻黄9桂枝9杏仁9半夏9干姜9五味子9细辛3炙甘草6茯苓15生白芍9生石膏15
两付水煎服日一剂
丨病例五丨
哈密电视台的一个病人,女,咳嗽两年多,遇凉加重,因甲状腺结节就诊哈密二院,还伴有失眠,腰酸痛,怕冷等症状。辩为脾肺肾阳虚并气血瘀滞。先开三付小青龙汤温阳宣肺,蠲除寒饮,以缓解咳嗽症状,急则治其标。
处方:
麻黄9桂枝9杏仁9半夏9干姜9五味子9生白芍9炙甘草6细辛3生龙骨30生牡蛎30远志10
二诊咳嗽减轻,缓则治其本,宣肺止咳与温补肾阳并重。
处方:
麻黄9肉桂6熟地60鹿角胶12茯苓15细辛3怀牛膝20制龟甲30炙甘草6泽兰15益母草30杏仁10当归30生龙骨30生牡蛎30
三诊天寒受凉,咳嗽加重以苓桂姜辛五味汤加减除肺寒饮兼顾肾阳。
处方:
茯苓30桂枝15炒白术20生山药30干姜15细辛3半夏10杏仁9炙甘草6怀牛膝20制附子10龟甲30五味子9
援疆结束后发舌质暗红,苔水滑,腰酸腿乏,尤其是下肢,咳嗽减轻,痰少,多为干咳,嗓子眼睛辣,睡眠比以前好,两天一次大便。结合舌质舌苔及症状考虑脾肺阳虚兼血瘀,并有虚火上扰,以附子理中汤合引火汤加减7剂以温补脾肾,养血活血。
处方:
党参15干姜12炒白术15茯苓15怀牛膝20当归30桃仁10红花10巴戟天30制龟甲30鹿角胶12熟地60鸡内金15炙甘草6五味子9生白芍15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七付服完患者各种症状都缓解,舌质也由原来的阳虚血瘀变得红润了,而且甲状腺结节自己变小了。继续温补脾肾以治本善后。
处方:
熟地60生山药30山茱萸30茯苓15泽泻15丹皮15肉桂5制龟甲30当归15桃仁10红花10干姜6炙甘草6五味子9怀牛膝20
丨病例六丨
吕某某,男,43岁,遇寒喉中有田鸡声,咽干,咳嗽、咳白痰,舌质暗红,苔白,脉紧,辨为肺阳不足、寒郁内热,予以射干麻黄汤加减七付,咳嗽、咽干缓解。
-10-18处方:
射干15麻黄9紫苑12冬花12干姜15细辛3茯苓30五味子9清半夏15炒杏仁10炙甘草6桔梗12桃仁10当归15蝉蜕15生姜3片大枣3枚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丨病例七丨
医院家属,老人,女,咳嗽半年余,各种中西医治疗效不佳,来诊咳嗽、咳痰,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硬。予以镇肝熄风汤加减而愈(处方未记录)。此证乃肝胆气逆而致肺气上逆所致,故重用龙骨、牡蛎、代赭石、龟甲和牛膝潜镇肝气,加杏仁、牛蒡子等降肺气,同时应用玄参、麦冬、白芍柔肝养肝,生麦芽、茵陈疏肝气。
咳嗽临床常见,但证型多样,此处列举一二,抛砖引玉。归根结底,咳嗽离不开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型,继续细分则离不开辨证施治。临床还会经常用到苇茎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可惜病例未详细记录,故未载。大家还有什么特殊案例或者治疗建议请留言,互相学习。
作者
郭宏强
图片
郭宏强
END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