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贴心锦囊又来咯!本期我们将介绍安神药,但愿在这个秋天能为屏幕前的你清心除烦~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一)镇惊安神药
朱砂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水飞法研成极细粉末。
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1、热扰心神之心悸失眠本品既可心安神,又能清心热,适宜于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宁证。治疗热邪内扰心神之惊悸怔忡,烦躁不眠,常与清泻心火、除烦安神之品同用;治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中烦热,可与养阴清心安神药配伍。
2、惊风、癫病等本品镇心安神,还适宜于惊风、癫、狂、痫病实证。治温热病、热痰闭阻心窍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者,常与清热泻火、化痰开窍、息风止痉药同用;治小儿惊风,宜与清热息风药同用;治癲痫昏仆,不醒人事,手脚抽搐,常与化痰开窍、息风止痉药配伍。
3、热毒疮痈本品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常与其他清热解毒、利咽药配伍;其清心热,还可配伍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干掺,或调敷,或喷喉。
本品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汞中毒;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火煅能析出水银而有大毒,故忌火煅。
《神农本草经》、《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百度百科。
龙骨
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
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1、心神不宁,惊痫,癫狂
2、肝阳上亢证
3、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
4、湿疮湿疹,疮疡溃后不敛
煎服,3~9;或入丸散。
慎服。
《神农本草经》、《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百度百科。
琥珀
为古代松科植物,如枫树、松树的树脂埋藏在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
主要产自辽宁、河南、广西、贵州、云南、浙江、淳安千岛湖、吉林珲春等地。
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安神定惊,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1、心神不宁证及惊风,癫痫
2、血滞经闭,癥瘕等
3、小便不利,淋证
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
本品渗利、行血,故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慎服。
《名医别录》、《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百度百科。
珍珠
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海产的天然珍珠主产广东、台湾;淡水养殖的珍珠主产黑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等地。
甘、咸,寒。归心、肝经。
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1、心神不宁证及惊风,癫痫
2、目赤肿痛,翳障胬肉
3、溃疡不敛
4、皮肤色斑
入丸散,0.1~0.3g。外用适量,研掺,或水飞点眼、吹喉。
本品重坠,孕妇慎用。
《日华子本草》、《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百度百科。
(二)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生长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广为栽培。
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养心安神,敛汗。
1、心神不宁证本品既能养心肝阴血,又能宁心安神,为养心安神要药,尤宜于心肝阴血亏虚所致者。治疗阴虚不足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常与大枣等补养阴血、安神药配伍;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常与知母、茯苓等配伍;治心脾不足,惊悸不安,体倦失眠者,可与龙眼肉等补益心脾药物同用;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健忘梦遗者,常与补养心肾药物同用。
2、自汗,盗汗本品有收敛止汗功效。治疗体虚自汗、盗汗,常与益气养阴、固表止汗药配伍。
本品尚有生津止渴之功,还可配伍用于津伤口渴、咽干等。
煎服,10~15g;研末,每次1.5~2g;或入丸散。本品炒后质脆易碎,便于有效成分剪出,可增强疗效。
本品味酸性敛,故内有实邪郁火者慎服。
《神农本草经》、《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中国植物志。
远志
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生于草原、山坡草地、灌丛中以及杂木林下,海拔(-)-米。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安神益智,袪痰开窍,消散痈肿。
1、心神不安证本品既能宁心安神,又能益智而善治健忘,为安神益智常用品。治疗心脾不足、心肾不交之健忘,失眠,心悸怔忡,常与茯苓、石菖蒲、人参等药同用。
2.痰阻心窍之癫痫发狂,神志恍惚本品又有祛痰、开窍之功。治疗痰湿闭阻心窍之癫痫,惊狂,常与化痰开窍、息风止痉药同用。
3.咳嗽痰多本品有良好的祛痰止咳作用。治咳嗽痰多,常与化痰止咳药同用。
4.痈疽疮毒本品有消散痈肿功效。治疗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药同用。
煎服,3~9;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化痰止咳宜炙用。
因本品辛温,药性偏燥,故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忌用;对胃有刺激用,故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神农本草经》、《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中国植物志。
柏子仁
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产于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西藏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米。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华北地区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多选用造林。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1、心悸,失眠
2、肠燥便秘
3、阴虚盗汗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煎服,3~10g;或入丸散。
本品质润滑肠,故大便溏者宜用柏子仁霜代柏子仁。
《神农本草经》、《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中国植物志。
首乌藤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米。
甘,平。归心、肝经。
养心安神,祛风通经。
1、虚烦失眠多梦
2、血虚身痛肢麻,风湿痹证
3、皮肤痒疹
煎服,9~15g;或入丸散。
慎服。
《本经逢原》、《临床中药学》(王建、张冰主编)、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