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经》学习笔记之生气通天论(节选)题记
中医师承班开班以来,已半年有余,每周一次,受益匪浅,常讲中医就是生活智慧的浓缩,生活处处皆中医,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
目前,什么化妆品卖得最好?祛痘的,什么衣服最贵?皮肤。
今天,先分享一下,上节《黄帝内经》课之《生气通天论》的学习心得,一起看看,痘痘从何而来?
这一篇主要讲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是相通的,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统一。
阴阳二气,又以阳气为主,阴气从之。
生气者,阳气也。
于人而言,生气通天论,就是肺气通天论。
肺主皮毛,主一身之气,皮毛正如包裹地球的大气层,又通过皮肤上的毛孔,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何尝不是“天人相应”。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因时之序”,就是四气调神。顺应天地的变化,则人气通天气,生生之气,则不自伤。
“阳气固”,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虽有虚邪贼风,则不伤也。
汗出见湿,乃生痤。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查皮),郁乃痤。
正题来了。
“痤”,就是“粉刺”“肺风疮”,俗称“青春痘”,通常是圆锥形的小红疙瘩。
此皆阳气内郁所为。
阳气为什么会内郁?出汗,一来排泄无用之物;二来调节体温。
汗出,毛孔张开,阳气外泄,感受湿邪阳气凝滞,乃生痤。
劳汗当风,生活中处处可见,夏天天热,走进商场空调一吹,爽呀!冬天天冷,走进商场空调一吹,暖呀!
风为媒介,可带着暑、湿、燥、火到处跑,有风,毛孔就会收缩,收缩就带着邪气进入,该散的散不出来,就是阳气内郁。
为什么在脸出的比较多?阳气,有轻清上浮的特性。
头又为诸阳交会处。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分布最广。
所以,一个是肺经受热,熏蒸于肌肤或过食油腻辛辣,饮食肥甘味厚,长此以往,脾胃蕴湿积热,外犯肌肤,就是郁乃痤了。
高梁:即“膏粱”,“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
足,当为“足以导致”。
丁,通“疔(ding)”,疔、疮、疖、肿,这些都是邪在腠理之间的病理表现。
当然,有的人在肩、背也会有,也会冠以各种名称,温病医家认为疹乃肺经风热,斑为阳明(胃)热毒。
颜色比较暗,比较硬的痤疮就是受寒引起。如果颜色比较红、粉刺前面有个白点点,往往跟风、跟热有关。
我们知道了原因,在治疗时就可根据个人情况区别对待,或清热祛风,或温阳化瘀等等。
——学习李伟亮老师的《黄帝内经》课小小心得
《黄帝内经》,一部关于天地宇宙、生命规律的博大精深而伟大的典籍。让我们重温经典,让难解的古医理,在不经意间深入浅出,在谈笑风生之时,豁然开朗。让你在放松与快乐之中,重新开启封藏已久的记忆,和我们一起体悟这门有关宇宙能量及人体能量的古老经典的精髓所在。好了,如果你也喜欢,不如点击本页面底部的“阅读原文”,查看具体的课程信息吧!最重要,课程费用是“随喜捐赠”,用于中医公益活动了!——结束——
远志中医
心怀远志中医当归养生
实用
生活
态度
传承
分享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