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共济失调的11条治疗法则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共同特征是中年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分三个期:初期、中期和晚期。初期一般表现为走路的时候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以及准确性变差。中期的时候表现为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发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会感到吞咽困难,进食的时候比较容易呛咳。到了晚期的时候就容易说话极其不清楚,甚至是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要轮椅来代步,理解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迷不醒。中医讲遗传性共济失调属于痿症!御方生髓汤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11条法则!

  痿症的症状以痿弱不用为主,病机以虚弱亏损为本,或挟有标实。但虚损有气血亏虚、肺阴亏耗、真精乏匮、肾阳虚衰、中土不足及脉气虚损之不同,标实又有湿热浸淫、情志化火、瘀血内停、气机郁滞、积痰内伏、虚火内炽之各异,故当谨守病机,孰虚孰实,秉情而施。归纳起来,痿症的治疗法则大概有以下几条。

  1.清金保肺法

  本法适用于外感热邪燥气,灼伤肺阴,或情志化火,木火刑金,灼伤肺叶;或饮食不当,中焦积热,母病及子,导致肺脏蕴热,肺胃之阴亏耗之痿证。证见外感及热期或发热后,出现肢体软弱无力,手不能提物,足不能任地,渐致肌肉萎缩,皮肤干枯,心烦口渴,呛咳痰少,手足心热,两颧红赤,咽干唇燥,尿短赤热痛,舌红而少津,苔黄,脉细数等。常用药物有:沙参、人参、麦冬、生地、石膏、知母、黄芩、桑叶、杏仁、麻仁、天花粉、山药、玉竹、甘草等。

  2.补益肝肾,壮健筋骨法

  本法适用于由于后天调养不力,形体过用所致的肝肾两亏证,肝不养筋,肾不主髓,肢体不用。症见缓慢起病,肢体逐渐痿弱不用,腰背酸软不举,久则骨肉瘦削,时有麻木、拘挛、筋惕肉瞤,头晕耳鸣,两目昏花,遗精早泄,潮热盗汗,两颧潮红,低热,咽干,尿少便干,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常用药物有:牛膝、锁阳、枸杞、菟丝子、肉苁蓉、当归、熟地、白芍、黄柏、知母、龟板等。

  3.清热利湿法

  本法适用于外感湿热之邪,或寒湿入里化热,或湿邪内生,蕴而生热,湿热互结,浸淫筋脉所致的痿病。症见四肢或双下肢痿弱无力乃至瘫痪,肢体灼热,得凉稍舒,身热不扬,脘闷纳呆,面黄身困,首如裹,颜面虚浮,口干苦而粘,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常用的药物有黄柏、苍术、牛膝、萆薢、防己、车前子、苡米、蚕沙、木瓜、泽泻等。

  4.补益脾胃法

  本法适用于脾胃素虚或大病、久病后脾胃受伤,中土不振,气血乏源所致的痿病。症见渐见下肢痿软无力,以至瘫痪,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神疲倦怠,面色淡白无华,头晕肢困,食少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细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脾胃受损在痿病的整个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脾胃功能的恢复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痿病康复的进程,故前人不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说明历代医家对补益阳明都相当重视,所以,补益脾胃法不仅仅应用于脾胃虚弱型痿病,也广泛应用于其他各型痿病实邪已去、正气未复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人参、甘草、大枣、山药等。

  5.温化寒湿法

  本法适用于外感寒湿之邪,或其人真阳素亏、寒湿内生而致寒湿浸渍筋脉之痿病。症见颜面水肿或虚浮晦滞,四肢困重,行动笨拙,乃至瘫痪,腰背酸楚,脘闷纳呆,泛恶欲吐,女子带下,或有肌肤瘙痒,足跗微肿,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滑缓。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苍白术、干姜、木瓜、豆蔻、茯苓、泽泻、黄芪、党参等。

  6.填精补髓法

  本法适用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所致的发育迟缓之五软证。症见小儿出生后,渐见头项软弱倾斜,东倒西歪,遍身赢弱,足软弛缓,不能站立,兼见口软唇薄,不能咀嚼,口常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肌肉松弛,活动无力,舌淡苔少,脉沉细尺弱,指纹淡。治宜温阳益气,填精补髓法,方用补肾地黄丸,或补天大造丸,及人参养荣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紫河车、鹿茸、龟板、补骨脂、肉苁蓉、山茱萸、人参、当归、熟地、菟丝子、牛膝、枸杞子、山药、五味子等。

  7.温肾助阳法

  本法适用于真阳亏损,肌筋失于温煦之痿病。症见四肢痿厥,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倦怠乏力,腰酸腿软,足跗微肿,四肢冰冷,阳痿遗精,汗毛脱落,出汗异常,小便清长,舌淡白,尺脉弱。方用右归丸加减。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当归,杜仲、菟丝子、山药、山茱萸、熟地、仙灵脾、巴戟天等。

  8.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外伤或产后瘀血内停不散,经脉气血闭阻,肌筋失养所致之痿病。证见外伤后或产后不久即出现肢体瘫痪,以下半身为多见,二便失禁或干结癃闭,不知痛痒,足跗水肿、苍白,皮肤枯而薄。继而肌肉瘦削,肌肤甲错,四肢不温,胸腰或肌肤刺痛,舌质红,或瘀血斑点,脉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常用乳香、没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牛膝、狗脊、地龙、活血藤、川芎等。

  9.疏肝解郁法

  本法适用于肝郁不舒,疏泄失职,肝经气血不调,筋脉失养之痿病。证见病人常多愁善感,悲伤欲哭,一遇郁怒则突发四肢瘫痪,然四肢肌肉虽久病亦多不瘦削,肌肤润泽,伴胸闷不适,两胁胀痛。喜叹息、暖气纳呆、口苦,舌质淡红,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调理气血,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有:柴胡、白芍、茯苓、白术、枳壳、陈皮、当归,川芎、香附等。

  10.镇心安神法

  本法适用于由于突然受惊恐,伤及心肾,心无所主,肾不作强之痿病。证见突受惊恐后下肢痿软,软则步履无力,甚则不能行走,或心悸不安,甚则男子精液时出,面色苍白,冷汗频出,二便失禁,四肢冰冷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细弱数。治宜镇心安神,益气升阳,方用妙香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有:茯苓、茯神、远志、朱砂、山药、麝香、黄芪、人参、桔梗、甘草、木香、升麻等。

  11.燥湿化痰法

  本法适用于素体肥盛之人,因元气虚损,不能运化湿痰,致湿痰内停,客于经脉所引起的痿病。症见腰膝麻痹,四肢痿弱,胸闷纳呆,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宜燥湿化痰,方用二陈汤为主,适当配伍通络、强腰膝之品。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南星、薏米、续断、桑寄生等。

  本病之临床疗效,主要是依据其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症状的临床改变,大体划分为以下四级:

  临床痊愈:治疗后步态稳定,双手活动自如,语言流畅,临床症状消失。停药随访三个月后未复发。

  显效:步态基本稳定,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久行仍乏力。

  好转:步态摇晃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无效:步态不稳无改善,临床症状变化不大。

御方生髓汤在用药上的特色优势

(1)千人一病,一人一方

善治病者,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根据病情变化在方剂上加减化裁,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照中药配伍原则,使药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汤剂内服后吸收快,对人体刺激性相对较小。

(2)传统古方,严格炮制

采用传统古方配制,中药调剂人员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炮制,从而避免了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后果。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

(3)药材地道,质量上乘

中药材均按照要求产地采集。中药材的产地、采集与保存直接影响药性和疗效,我国古代就尤其强调这一点,其脉案用药都要标明所用药材之产地。这是因为,只有质佳而品色皆优的地道药材,才能保药效。

(4)传统手工,砂锅煎药

部分药物采用原始的手工砂锅煎药法,先煎、布包、后下、烊化、冲服等严格按照古方要求操作。机器在煎过程中是高压的环境,中途不能打开,从而做不到先煎后下,但是用砂锅煎药可以灵活控制,工序虽繁,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zp/5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