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上午9:00,北京五中于东图影剧院举办以“心怀远志,追梦无悔”为题的届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以颁奖典礼形式呈现,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与学生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两小时。
张婷老师为毕业生们致辞
这三年,有收获,有辛苦,有不甘…飞速的成长里,人生道路晦明变化,无数风雨卷集而来,噼里啪啦砸向我们;许多年少的梦就此化为泡沫,许多本该明朗的前途却在阴云之间摇摆。于是我们悔恨、沮丧、难过、愤怒;每次在这时,都是学校点亮了黑夜,家长轻轻把我们扶起,老师修复了一个又一个破碎的梦。
“春风化雨”“清风解忧”“润物无声”,均是最柔和的笔触,勾勒出记忆中他们最温柔的面容。从稚子到成年,未说完的话,也便载着那束花和那张卡片一同走远吧。
在我们感谢的人里,鲜少会有人提起学校,但在本次毕业典礼中,第一个奖项便是颁给学校的。学校是无闻的背景,在它的映衬下,才搭建起了我们的舞台。万千心事,无数对白,与五中相处的日子,莫失莫忘,莫失莫忘。
学生代表为学校颁发春风化雨奖
学生们为家长们颁发润物无声奖
学生们为老师们颁发清风解忧奖
本次颁奖还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大家都叫他“微笑哥”,却从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在楼道里的一次擦肩,就是三年我们与他全部的交集,但他总对同学们报以微笑和问候。这一份感恩,由我们传递给郭颜杰老师。
在毕业典礼上,一切都显得寻常而又不同寻常。曾经的诗朗诵,基本是个人创作、或成诗分配,而今天诗朗诵在舞台上的展现,融合了几位来自不同班级同学的努力,和老师精修的斟酌,才成就了这样的字词工整,和这样的饱含深情。
学生们带来诗朗诵
我们总是看到老师迎面走来的样子,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却没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飞速长大的自己;我们越走越近、越走越近,直到今日,真正与他们擦肩而过,奔向更远大的前程,留下一个背影。但我们的背后温暖,因为知道,他们在守望、他们在等待、他们依然在敞开怀抱;无论何时再度回首,一定都还能再看见他们熟悉的面孔。
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刚入学的我们,有的执着于与老师作对,绝不允许老师踏入自己的领地半步;有的沉迷于大千世界,准备蹉跎几年光阴,再慢慢对付考试;有的和家人有一块心结,却因面子和骄傲,从不交流、也绝不和解;有的执着到古板,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忽略了外面的风景…各色人物,都浓缩成了一部话剧,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每个人也都是主角。自编自导的这台好戏,正代表着每个人的故事,它们研磨开都是青春的草汁,熬煮着三年的日日夜夜,有着最纯粹的馥郁。
本次话剧也是毕业典礼的创新,填补了五中历史上,毕业典礼从没出现过话剧的空白。三天定稿,四天排练,剧组最终在舞台上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毕业典礼在由《北京东路的日子》重新填词的《细管胡同的日子》和班主任《放心去飞》的大合唱里走向尾声。郑重接过自己的毕业证,那一刻,我们真正走出了五中的校园。
李翥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主持颁奖环节
张校长和关书记为学生颁发毕业证,即致自己的秀木凌霄奖
校长讲话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每一年都有一批人离开,每一年都有一批人到来。也许这一次毕业典礼,对于90岁的五中来说,只是无数个毕业典礼之中普通的一个;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记忆。
毕业典礼核心小组
从高考结束到现在十多天的匆匆里,每个人都做到了曾经不敢想象的事。主创团队创造了奇迹,全体毕业生齐心协力,完成了它、造就了它,同时也见证了它。十多天没见的日子过去,今日再相见,好像也只是平凡上学的一天,我们聊着天,等着班主任老师进班,开始一天的学习——唯独不同的是,没有一个人盼望着下课。
“五中已完成她对我们的使命,我们也已走在路上:这只是岁月的一个截点,我们还要不回头地走下去。只是寂寞回首的时刻,总觉得还有一个可以称为“家”的地方还在原地,家人也还在、青春热血也还在,待我们推门回来,依旧是味道熟悉的热茶。
十年以后,再相见,也一定还是今日这样。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九班
年的九月,我们踩着落叶到来,初次见面,说出了一句你好。
年的六月,我们踏着夏风离开,最后一眼,只能用再见拜别。
前途开阔,未来可期。
我们终有一天还会再次相逢。
文字提供:许曈、冯小冰
图片提供:季晓冬老师
版面编辑:师鸿坤(秘书处)
北京五中团委会学生会
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