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杂志
MEDICINE
地黄
前言
民国10年(公元年)浙农杂志中《笕桥药材志》记载:“笕桥居杭城东南相距约10里,旧名茧桥,后易茧为笕。案笕为长竹管所成之水道,便疏泄,资灌溉,农事赖之。笕桥之名,其以此乎。地宜药,最著者凡十八。乡老传言,仙人过笕其囊裂药坠而遗种,故其药特效,是言虽怪诞不经,然足以证其品之纯良,其毗连临平、乔司两镇亦产药材,而不及笕桥之丰,故成名笕药。十八味药中计植物药十四,动物药二,冬瓜(冬瓜皮、冬瓜子)、莱旅(萝卜子、地骼骼)各分为二,故号十八。今列诸于后:玄参、麦门冬、地黄、薄荷、草决明、千金子、白芷、白芥子、荆芥、牛芬子、冬瓜皮、冬瓜子、莱放子、地骸镂、黄麻子、泽兰、地鳖虫、僵蚕。”
它有很多小名
地髓、牛奶子、节艺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浙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var.luteaMakino.的鲜根。它与河南四大淮药之一的怀地黄品种不同。杭州觅桥地黄栽种已有多年历史。清康熙《仁和县志》载“地黄种有粗细不同,以水浸之,浮者曰天黄,不可用;半沉者名大黄,次之;下沉者始名地黄。良山门外多种此。”清《药性蒙求》载:“今肆中所用鲜地黄是另一种,出杭州览桥,其形亦细长不同,其治亦大热之症。”
它有很多作用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地黄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热病烦躁、阴虚低热、消渴、斑疹、吐血、尿血、崩漏等症。地黄进一步加工后叫熟地,熟地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目昏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经闭、崩漏等症。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已研发出清凉滋补饮料、啤酒、地黄精等保健食品。
它有很多特征
多年生草本
①根:赤黄色,长三四寸,外形类似人手指;
②叶:深青色,卵形至长椭圆形;
③茎:微细短白毛;
④花:红紫色或黄色。
从古到今有很多产地
《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地黄的产地为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指出彭城(今江苏徐州)、历阳(今安徽和县、江宁板桥(今南京板桥镇)的地黄质量也不错;《本草拾遗》中也有记载“地黄出江南、怀庆及浙杭。”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省份(如河北、浙江、安徽、辽宁、江苏等地)都进行了引种,但仍以河南产区面积最大、质量最优。
环境适应性及野生资源分布
地黄喜温、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有“三怕”,即怕旱、怕涝和病虫害,能耐寒。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以微碱为好,但不宜在盐碱性大、土质过黏,以及低洼之地栽种。忌连作,轮作期要在5年以上。地黄根茎萌蘖力较强,芽眼多,易发芽生根。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的有少量野生地黄,但野生地黄一般不作药用。
如何栽培它!
01
整地施肥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而深厚的砂壤土,周围无遮阴物。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忌茄科作物。于头年秋季深耕土地30cm,翌春解冻后,每0.h㎡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kg,碳铵5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肥10kg作基肥,然后浅耕15cm翻入地下,耙耱平整、待栽种。
02
繁殖方法
根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一般采用根茎繁殖。作繁殖用的根茎,生产上俗称种栽。晋北地区的种栽培育主要采用窖藏留种法。秋季收获时,选产量高、抗病力强、体大而充实、芦头短的优良单株,挖取根茎后,再选无病虫害、无伤痕的进行窖藏越冬。翌春取出,将芦头切下,除去木质部,即可作种栽。种子繁殖主要用于复壮,防止退化。
03
栽种
4月中下旬开始栽种,栽前将种栽去头斩尾,取其中段,然后截成3~6cm长的小段,每段要有二三个芽眼,切口蘸以草木灰,稍晾晒后即可栽种。栽种时按行距40cm、株距30cm,挖深3~5cm的穴,每穴横放一段种栽,然后盖细土与畦面平。全部栽完后,再耙耱压实种栽。
04
田间管理
注意需要在苗齐后进行多次中耕除草,要及时摘蕾和去分檗,及时去除串皮根,防止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生长,要按照“三浇三不浇”原则进行灌溉排水,要“少量多次”的进行追肥。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地黄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枯萎病、斑枯病、轮纹病、病毒病以及地老虎等病虫害,及时进行正确的防治。
如何采收加工
01
采收
地黄一般在10月上旬停止生长,叶子开始枯黄且带斑点时及时采挖。先割去地上茎叶,然后在畦的一端开深35cm的沟,顺次小心挖取根茎。鲜地黄不宜长时间存放,应及时加工。
02
生地黄加工
烘干和晒干两种方法。
烘干:先将鲜地黄除去须根,选留种栽后,其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置于火炕上炕干。开始用旺火,温度升至80℃~90℃,经8h炕后,当地黄柔软无硬心时,取出堆闷,覆盖麻袋或稻草,使其发汗,约5~7d后再进行回炕,温度在50℃~60℃,回炕8~12h,至颜色逐渐变黑、干而柔软时,即成生地。质量以无芦头、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
晒干:去净泥土后,直接在阳光下晾晒,晒一段时间后堆闷几天,然后再晒,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由于秋冬阳光弱,干燥慢,晒干不仅费工,而且产品油性小。
03
熟地黄加工
取干燥好的生地黄,用黄酒浸拌(每10kg生地黄用3kg黄酒),将浸拌好的生地黄置于蒸锅内,加热蒸制,至其内外黑润、无生心、有特殊焦香气味时停止加热,取出置于竹席或帘子上晒干,即为熟地黄。
05
熟地黄蒸制工艺研究
地黄的资源利用
AND
产品开发
01经典名方地黄饮子的古代文献考究发现地黄饮子出自金代医家刘河间所著《宣明论方》,由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藏菖蒲、远志12味药物组成,主治喑痱。后世记载的地黄饮子多遵从《宣明论方》中的方剂组成和主治,且临床应用有所扩展,在有主治病证记载的条文献中,喑痱最多,约占总病证的一半;其次为中风,约占五分之二;亦用于暴喑、痿证、眩晕、遗尿等病证。地黄饮子治疗病证范围较广,但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俱亏”。其制方独特,上下并治,标本兼顾,尤以治下治本为主。在有药物用量记载的56条文献中,约有三分之一继承了《宣明论方》的记载:“等分,上为末,每服3钱。”药物用量总体偏轻。制剂多为汤剂、煮散,在煎服方法上主张“浊药轻投”“数滚即服”“不计时候”。
02
现有研究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疗效。
03
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同事还能缓解关节疼痛及改善炎性反应。
04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IL-6、IL-8、TNF-α、CRP、MCP-1、ICAM-1炎症因子及mALB水平显著降低,临床疗效显著升高。提示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抗炎症反应作用优于比单纯西医治疗。
05
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显著。
06
知柏地黄口服液联合丙硫氧嘧啶辅治甲亢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恢复正常,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丘集维,陈珏莹,莫竣麟,谢永祥.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6[-05-18].
[2]李守峰,田明波,周志胜,刘旭东,王朝东.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追踪[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4[-05-18].
[3]张秀芬,王思梦,白建英,刘桂香,范瑞菊,李付平.经典名方地黄饮子的古代文献考究[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6[-05-18].
[4]刘伟,雷雨.齐拉西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40(08):-.
[5]史晗冰,刘建光,徐靖华,李圣.知柏地黄口服液联合丙硫氧嘧啶辅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33(04):45-48.
[6]黄艳丽,李征锋,吴滢,吴敏,张慧.基于参芪地黄汤治疗的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反应相关性的Meta分析[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11[-05-18].
[7]柳阳.丹参等八味常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8]张根清.地黄的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05):60-61.
[9]江砚,陈锡林.中药“笕桥十八味”渊源及药材基原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0):-.
THEEND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1班
李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