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CBA总决赛辽宁队继续在主场迎战广厦队。最终辽宁队-88广厦队,辽宁队就此拿下了队史首座总冠军。
庆功宴上辽宁队主帅郭士强开怀畅饮,喝下毫升红酒。但在饮酒后呕吐3小时、意识恍惚,并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被医院。
郭士强的家属透露他有3天口服头孢病史。据相关医疗人士马医生接受采访时表示,有过头孢服用史的患者假若接触酒精,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因而导致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
老叔夺冠后高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是得注意身体,祝老叔快点好起来,继续带领辽篮再创佳绩。
1.双硫仑样反应是什么?双硫仑(disulfiram)为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是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已在很多国家使用。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特别是头孢类、甲硝唑类,绝对不能喝酒!用药后若饮酒,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口干、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
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老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
2.哪些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1)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
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匹胺、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等,且以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常见,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
2)含乙醇的常用药物
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3)口服液:
丹红化瘀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环孢素A口服溶液。
4)糖浆剂:
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
5)酊剂:
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内服或外用。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正骨水、骨痛灵酊、姜酊、祛伤消肿酊、烧伤灵酊、复方樟脑酊、碘酊、远志酊、颠茄酊等。
6)擦剂:
系指药物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如酮洛芬搽剂、醋酸倍他米松搽剂、克伤痛搽剂、骨友灵搽剂、麝香祛痛搽剂等。
7)涂膜剂:
常以乙醇为溶剂,如疏痛安涂膜剂。
8)流浸膏剂:
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流浸膏剂一般应检查乙醇量。如大黄流浸膏、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颠茄流浸膏、志远流浸膏、浙贝流浸膏等。
9)酒剂:
系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如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等。
10)注射剂类: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醇型)、泼尼松龙注射液(醇型);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洋地黄毒苷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11)其他:
硝酸甘油气雾剂、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复方醋酸氯已定喷剂、麝香祛痛气雾剂;盐酸萘替芬溶液、复方水杨酸溶液、硼砂甘油钾溶液、甘油醇溶液、甲醛溶液等。
3.发生反应后如何急救立刻停止饮酒,催吐,保持呼吸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如果正在用药期间发生反应的患者,立刻停药。症状轻微者,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暖,饮用糖水,促进排尿。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
4.还有哪些药吃完不能喝酒1)感冒药+酒=肝衰竭
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风险。
2)头孢类+酒=毒药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症状。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3)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血压药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4)抗心绞痛药+酒=头疼、休克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物,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5)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
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唐性休克,危及生命。
6)安眠药+酒=致命组合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仑、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有的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呼吸、心跳的作用。
酒精也有相同作用,两者合一可产生双重刺激,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7)抗癫痫药+酒=药物失效
长期饮酒可降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
如果在服药的同时或过后不多时,就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从而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导致对发作不易控制等。
8)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人们常说的抗过敏药实际上主要就是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等第一代药物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也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9)肠胃炎药+酒=更易醉酒
痢特灵(呋喃唑酮片)主要用于一部分肠胃不好的人,比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它不仅有抗菌作用,还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后在肠道内会生成羟乙胺的代谢产物,使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增强,因此即便只饮少量的酒,也容易导致醉酒。服用痢特灵药片时禁止喝酒,如已停药也应在停药半个月后才能饮酒,否则仍可出现醉酒症状。
确认过眼神,吃药绝不能喝酒,赶快告诉身边需要的人吧!
智库严选
严选酒周边精美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