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期间,关于应用有关药物期间或前后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有导致死亡的报道。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何谓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等,国内文献报道较多。
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临床医务工作者大多会提示患者禁止饮酒,以避免发生双硫仑样不良反应。
药师的职责有哪些?作为临床医师往往思考不到的是:根据药剂学知识,乙醇作为药物制剂工艺中常用的辅料或溶剂,在患者需要联合用药的情况下,这种因某种头孢菌素类或硝基咪唑类等药物与某种以乙醇为辅料或专用溶剂的药物联合用药时,也可能导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将含乙醇的临床药物整理如下,作为患者药物服用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药师有必要掌握,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
特别提示:由于各药品厂家生产工艺有不同,下述所列举药物含乙醇情况仍以具体药品说明书为准。
注射剂1.激素类及影响内分泌药物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含50%乙醇)、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醇型)(含50%乙醇);
实例:患者,女性,52岁,因急性胆囊炎入院。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0g,Q12h;氢化可的松注射液mg,qd治疗。
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颜面部皮肤潮红、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并停用氢化可的松后反应逐渐消失未再出现。
分析此实例为典型的头孢哌酮引起的双硫仑反应。
氢化可的松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醇。临床使用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辅料即为乙醇,含量约50%。因此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合用后出现了双硫仑反应。
为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对所有应用头孢类抗菌的患者应常规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酒精过敏史和近期饮酒史,如患者在用药前7d有饮酒史,应禁用该类药。
对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应当嘱其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7d。
2.心血管系统药物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含10%乙醇)、洋地黄毒苷注射液(含10%(V/V)乙醇)、尼莫地平注射液(含20%(V/V)乙醇)、硝酸甘油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盐酸吡硫醇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辅料含95%乙醇);
3.抗微生物药物
阿奇霉素注射液(溶媒含乙醇)、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溶媒含乙醇)、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辅料含无水乙醇)、注射用伏立康唑(国产制剂,专用溶剂为乙醇、丙二醇混合物,进口无);
4.免疫调节药物
他克莫司注射液(每毫升含有mg乙醇)、环孢素注射液(辅料含乙醇);
5.抗肿瘤药物
多西他赛注射液(辅料含无水乙醇)、注射用多西他赛(专用溶剂为乙醇的灭菌水溶液)、紫杉醇注射液(含无水乙醇);
6.呼吸系统用药
穿琥宁注射液(辅料含乙醇);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辅料中含乙醇,但量很少,与头孢类连用机会很多,但目前未见双硫仑反应报道。
7.妇产科用药
前列腺素E2注射液(地诺前列酮);
8.麻醉药及辅助麻醉药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口服制剂1.中成药口服剂
藿香正气水(含乙醇40%~50%)、十滴水(乙醇量为60%~70%)、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含甘草流浸膏和复方樟脑酊)、感冒止咳糖浆(含甘草流浸膏和橙皮酊);
实例:临床上常见输阿奇霉素的同时,口服甘草口服液时出现心脏变化等一系列反应等。
2.西药口服剂
环孢素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含少量乙醇)、地高辛口服溶液(含乙醇9%~11%)、麦角隐亭咖啡因口服液(含5.8%(v/v)的乙醇)、酮咯酸氨丁三醇片/胶囊。
气/喷雾剂硝酸甘油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盐酸克仑特罗气雾剂、麝香祛痛气雾剂(乙醇量为47%~57%)、宽胸气雾剂(乙醇量为27%(ml/g)~42%(ml/g)、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含90%乙醇)。
酊剂骨痛灵酊(乙醇量为45%~55%)、消肿止痛酊(乙醇量为47%~57%)、祛伤消肿酊(乙醇量为50%~60%)、烧伤灵酊(乙醇量为70%~75%)、筋痛消酊(乙醇量为50%~60%)、复方樟脑酊(乙醇量为52%~60%)、颠茄酊(乙醇量为60%~70%)、姜酊(乙醇量为80%~88%)、远志酊(乙醇量为50%~58%)、碘酊(含乙醇45%~55%(ml/ml))。
流浸膏剂颠茄流浸膏(乙醇量为52%~66%)、浙贝流浸膏(乙醇量为50%~70%)、姜流浸膏(乙醇量为72%~80%)、远志流浸膏(乙醇量为38%~48%)、当归流浸膏(乙醇量为45%~50%)、甘草流浸膏(乙醇量为20%~25%)、大黄流浸膏(乙醇量为40%~50%)、益母草流浸膏(乙醇量为16%~20%)。
搽剂姜黄消痤搽剂(乙醇量为35%~60%)、骨友灵搽剂(乙醇量为20%~25%)、麝香舒活搽剂(乙醇量为50%~58%)、麝香祛痛搽剂(乙醇量为47%~57%)、癣宁搽剂(乙醇量不低于60%)、酮洛芬搽剂(乙醇量为65%~75%)。
其他涂膜剂
疏痛安涂膜剂(乙醇量为42%~52%)。
酏剂
地高辛酏剂等。
醑剂
樟脑醑、亚硝酸乙酯醑等。
正骨水(乙醇量为56%~66%)、甘油醇溶液(含2%(V/V)乙醇)、复方醋酸氯己定喷剂等。
编辑:汪俊
图片源自:shutterstock.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