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倒水莲资料
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来自于远志科,远志属。别名白马胎,倒吊黄,鸡仔树,鸭仔兜,一身保暖,木本远志。
Polygala,Polys多的+gala乳,指某些种具催乳作用;fallax:1.欺骗的,2.虚假的。
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单叶互生,叶片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花瓣正黄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产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生于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海拔-米,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厦门。
本种根入药,有补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的功能。
名族药
白马胎:根治跌打损伤引起的风湿骨痛《桂药编》。
根治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苗)《桂药编》。
杜坑令密,都今因迷,加播屙眠,鸭仔兜,叶船草:根治子宫脱垂,脱肛,慢性肝炎,肝大,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尿路感染《桂药编》。
鸡仔莲:根用于补气,壮筋骨,护肝。节端莲治肝炎,肾炎,子宫脱垂。
根治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桂药编》。
全株(黄花倒水莲):甘、微苦,平。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
用于产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肾炎水肿,阴挺,带下病,崩漏,月经不调。
开头
文中的黄花倒水莲是在昆明植物园遇见的,一开始还感觉可能是个豆科植物,但叶子没有豆科的感觉。
从群友那里知道是一个南方很有名气的药,来自于远志科,远志科我们还没有介绍过,我们先来看这个有名的药吧。
药材
黄花倒水莲,又称黄花参,系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的干燥根。其气微,味微甜或无甜味,为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常用之药材。
其药用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福建等地亦有分布。多长于海拔~m近山谷、溪旁或潮湿肥沃之灌木林中,为中国特有之物种。
本品味甘微苦,性平微温,具有补益强壮、健脾祛湿、活血散瘀等功效,临床则多用于产后或病后体虚、劳倦乏力、脾虚水肿、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花倒水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及调脂等作用。在民间壮医经验方“壮通饮”中,黄花倒水莲亦是其主要组成成分。
化学成分
目前已知黄花倒水莲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多糖、有机酸、氨基酸等。
皂苷类成分被认为是黄花倒水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在根部含量最高。黄花倒水莲所含皂苷类成分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黄花倒水莲水溶液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在降甘油三酯方面作用尤为明显。
黄花倒水莲所含多糖类成分,具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实验小鼠免疫功能作用,其在抗应激、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生物活性。
其他作用
据文献报道,黄花倒水莲尚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血栓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黄花倒水莲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或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
同时,黄花倒水莲水提液对实验小鼠耳廓微血管亦具有扩张作用,这与黄花倒水莲“活血散瘀”的功效基本契合。
黄花倒水莲总皂苷亦具有抗凝、抗血栓等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而实现。
高脂血症
基于黄花倒水莲在民间的广泛应用及其补益强壮、健脾祛湿、活血散瘀的功能特点,目前其多被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应用黄花倒水莲口服液对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的观察研究表明,黄花倒水莲口服液能显著降低患者TC、TG水平。
且与对照组诺衡(化学名:吉非贝齐)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黄花倒水莲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黄花倒水莲口服液,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其疗
杨春华等对60例不同中医证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黄花倒水莲水溶液不仅能有效调脂,且可改善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症状,尤其对气虚痰阻型患者疗效为佳。
运用壮医经验方“壮通饮”(扶芳藤30g,黄花倒水莲20g,血参15g),对5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
壮通饮与对照组(地奥脂必妥片)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9%,对照组为71.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壮通饮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目前基础研究表明,黄花倒水莲调脂作用确切,与临床研究是相符的。但目前仍然缺乏临床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运用自拟方白莲汤(白背叶根45g,黄花倒水莲30g,虎杖20g,郁金15g等)对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白莲汤疗效显著。
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用黄花参肝舒袋泡茶治疗急、慢性肝炎及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疗效亦显著。
其中,黄花参肝舒袋泡茶主要由黄花倒水莲、黄芪、虎杖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疏肝健脾等功效。
食疗
黄花倒水莲在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区域素有“黄花参”“土黄芪”“土人参”等称谓,且多以食疗为法。
根据目前壮、苗、瑶医等文献资料记载,常用的食疗方有。
①黄花倒水莲20g,山鸡肉g,炖服;或黄花参30g,九层风30g,五爪风20g,暖骨风10g,大肠风10g,与瘦肉炖服,可用于产后或病后体虚等。
②黄花参20g,紫九牛15g,熊胆木10g,五爪风15g,水牛奶15g,与鸡肉炖服,可用于治疗产后黄疸。
③黄花倒水莲20g,鸡骨草20g,水煎服;或黄花参20g,山念根20g,山栀根20g,五爪风20g,与瘦肉炖服,可治疗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
此外,黄花倒水莲30g,旋覆花根20g,何首乌15g,黄精20g,土党参15g,水煎服;
或黄花倒水莲30g,十大功劳30g,骨碎补30g,浸酒mL,每次服用20mL,亦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肾虚腰痛等疾病治疗。
结尾
黄花倒水莲的介绍就到这里啦,黄花倒水莲作为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常用之药物,在民间有“土黄芪”“土人参”之称,常被用作党参、黄芪等代用品。
其药用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黄花倒水莲亦是“药食同源”的良好药材,这对于老年性社会的慢病调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黄花倒水莲具有良好的调脂、抗氧化及抗病毒等作用。
但其在基础及临床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期待黄花倒水莲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服务于临床。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