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远志说画

也许音乐,通过音律的高低、歌唱技巧的优劣,从音符穿过鼓膜的刹那,就可能轻易分辨。然而对于一幅画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如何来鉴赏,这是一直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徐若鸿看来,欣赏,很难用语言进行表述。反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绘画的技巧或用笔的方式等,传递给对方是相对容易的。然后当你要将一种意境,一个感觉传递给另外一个人时,就要难得多。照水芙蓉并作清晨一喷香从宏观上来讲,近来人们总喜欢用一个词“画风”,而对于中国画的画风,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一类作品可以称为是雄强之美,如长安画派厚重、雄强,散发着阳刚气息;而江浙一带,包括安徽的绘画风格,是山清水秀,具有灵秀空灵之感;第三类作品,当你看到画面,会感受到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被激昂亢奋的情绪所笼罩;第四类作品,画风清逸淡雅,即使你心绪不好或心情浮躁时看到它,整个人都会变得很平静。雨后荷叶中国画这门艺术十分博大精深,与西方具有差别。本身来讲,中国画涵盖的中国画传统文化的意义要大于绘画形式本身。古人曾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对于每个画家的要求。欣赏徐若鸿的作品,会发现他的用笔用墨非常讲究,在色彩上与传统的方式不太一样。其实徐若鸿对西画也曾经有过系统的学习,但却对其中纯色的运用有些排斥,几乎在执笔前都会先行进行调色,而在构图时,也会借鉴一些西画的构成形式。大自在乃真富贵艺术,可以被看作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事物,无数中西方优秀的艺术家证明了这一点。就如古代优秀的艺术元素和形式很难被超越,每个时代的个性特性造就了不同的艺术作品,或许这本就不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它不依存理性分析,不能够用发展,倒退这样的词汇界定,完全是一个感受力的事物。有时,会发现真正有深度的、伟大的作品反而没有任何人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zp/12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