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险,人心齐
——线上教学“我有妙招”
疫情期间,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转为线上教学。面对着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江东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积极钻研在线教学的技术与方法,夜以继日地在各类教学平台建课、授课,乐此不疲;学生们按照学校的教学相关安排,做好个人学习规划,与授课教师同“屏”共振,深度互动,研讨学习。别样的课堂,传递出同样的精彩。
01
教师一边抗疫一边线上教学
疫情险,人心齐,江东中心小学许许多多老师主动请缨做志愿者,义无反顾穿上防护服奔赴抗疫一线;回家脱下“战袍”,坐在电脑前,俨然又是一位谆谆教导的师者,他们在线上为学生授课,用真诚付出诠释师者担当。
面对肆虐的疫情,江东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一边积极投入抗疫防控工作,一边默默坚守教学岗位,进行线上教学。从抗疫“战场”回来,老师们不辞辛劳,探索线上教学的法宝,集思广益,做好线上磨课、教研交流等,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内容丰富不减质。
江东中心小学副校长郑淑芳老师带领学校老师一起采用“空中课堂+钉钉平台”模式,以学习单的形式,推进全学科的线上教学进程,以“阳光体育、经典诵读、绘本故事、快乐阅读、写字绘画、思维训练、科学小实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为主,鼓励开展亲子劳动实践,共同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劳动的快乐,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02
“五育并举”为本,提质落实“双减”
江东中心小学的“线上教学功课表”劳逸结合,从布置学习任务到作业反馈环节,从学科学习到家务劳作,巧妙构思,落实“双减”的政策要求。各科教师们以“五育并举”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研讨,统一安排阅读、活动性学习任务并且火速寻找适合孩子学习资源和活动方案,指导家长安排好学生居家学习和生活。三至六年级各个学科的老师们则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在研讨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如语文老师狠抓生字词语、课文背诵和日积月累,注重学生在线上的反馈,孩子们的反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拍照、录视频、语音、画图等,多角度多层次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体育老师们收罗热门教学资源让学生跟练视频,每天钉钉发布体育锻炼任务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美术老师们利用网上查找的小视频或者网络微课结合老师的作画要求,让学生挥舞画笔化身马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跟着学习作画……
03
特色实践作业,亲子动手学习
优化作业设计、布置高效作业,也是“双减”的一个重要部分。海滨小学根据各个年段学生的特点,布置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实践作业。如一年级的实践作业是:疫情期间小朋友们居家整理书桌、收拾书包、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等。经常做事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反应也灵敏,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相对紧凑的生活。
二年级的实践作业是小学的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画一画分享在群里。
三四年级的实践作业是:春天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四季轮回,当我们再一次走进春天,春季较常见吃的菜有哪些呢?可以制作成什么样美味的食物呢?我们一同来寻找,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的方法寻找答案,并尝试动手制作春天的美食。
五六年级的实践作业是:春天的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呢?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给植物写生,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
“这样的作业形式,我和孩子都很喜欢,因为可以亲子一起动手学习,品尝那充满着回忆的味道。希望这场‘倒春寒’的疫情快些过去,在解封的那一刻拥抱莆田专属的春天!”海滨小学的学生家长陈女士说。
除了在教学APP定期推送微课、微视频、预习导案等手段让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鼓励各个教研组开展灵活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清前小学郑随炎老师还创造性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