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利支天供线香拥有战神的勇猛,无坚不摧,无障不除,无愿不成。除障线香能用于净坛、除秽、消灾、纳福、清心、驱毒、僻恶、驱邪,势如破竹。陀罗尼线香能和中健脾,适宜有脾胃系列问题之士。
:
由海南沉香、白檀、安息香、降香、广木香、乳香、白胶香、甘松、赤芍、白芍、藿香、桂枝、琥珀、郁金、香附子、天竺黄、当归、茯苓、红景天、天山雪莲、桂花、太子参、川芎、五味子、怀牛膝、陈皮、砂仁、远志、黄芪、双花、牡丹皮、零陵香等两百余草本草木汇集而成。
“上供与下施”:
“摩利支”,梵文音译,意译积光、威光、阳焰等。意思是具有大威德之光明。“天”是指菩萨现天人身。根据经中记载,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她的威德之光明有如太阳所发出之火焰,是无往不胜的战神。
据唐不空三藏所译之《摩利支天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有护身、隐身、得财、诤论得胜等功德。根据经典所说,被人拖欠财物久不归还的,可向菩萨祈祷求助。
宋天息灾三藏所译《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所出摩利支菩萨赞偈:「身遍于法界,清净若虚空,慈光照世间,明等百千日,能发智慧焰,烧退烦恼魔,永断贪瞋痴,长抛生死海。」摩利支天菩萨法门,具足息灾、增益、怀爱及降伏四法之功德,能满足行者所求种种正确及善性之心愿。
其它如:治病、护身、求聪明长寿、求辩论得胜、求降雨、求福、求子女等等,莫不一一灵验应心,具如经中所说,功德赞不能尽。天中二十八宿皆为此天所管辖。具体修法,可以参考唐不空三藏所译之《摩利支天陀罗尼经》所述,念诵其心咒。也可以持诵“南无摩利支天菩萨”圣号,同样能得菩萨加持消灾满愿。
“香助健康”: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当中云:“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美,阴气乃随,生气淳化,力物以荣”。
王冰注曰:“生气上发,故土体疏泄;木之专政,故苍气上达。达,通也,出,行也。”张介宾注云:“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苍气,木气也。”由此可见,这里的“土疏泄”意指木气条达,土得木制化而疏通,与《素问·藏气法时论》的“土得木而达”是同一意思,隐含了肝木具有条达、疏通的作用。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其气疏泄正常,则气机畅达,气血和调,经脉通利。脾为仓廪之本,主运化,其气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其气降。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因,为气血生化之源。
然脾胃之升降,精微之纳化,又赖肝之疏泄相助,肝气条达,气机调畅,是保障脾胃正常运化功能的重要条件。
《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若气郁伤肝,疏泄失职,可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影响纳化功能,出现脘腹胀痛,纳呆,嗳气、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成因。肝主疏泄,肝郁的人则气机不畅,常常感觉生活、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发脾气、生闷气。
:
由旃檀、沉香、藁本、降真香、大黄、红花、灵芝、松黄、白芥子、苏合香、石菖蒲等草本草木和合而成。
佛教《涅槃经》中说,人有三障,障碍修行正道,妨害善心。即:一、烦恼障,贪欲、嗔恚、愚痴(三毒)等之惑。二、业障,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恶(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宋惟净三藏译《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六说:“譬如大火,能烧大地药草丛林杂类等物,菩萨亦复如是,以智慧火能烧所起贪嗔痴等及随烦恼,是为菩萨能烧烦恼之薪。”智慧火焚烦恼薪,常见于佛经譬喻中。密法中,以末香代表微细无明烦恼,而智慧火能焚烧清净。故特重烧香一法。
唐善无畏讲、一行法师记录的《大日经疏》八说:“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这是进一步指出,菩提(正觉)香的各种功德,为智慧火点燃,被解脱风吹散,随悲愿力自然扩散,遍布法界,普熏一切。这就是烧香真义。所以香能除障,即蕴含解脱之深意。
此香为供养金刚部众,尤以供养除盖障菩萨与不动明王为主。除盖障菩萨又名除一切盖障菩萨、降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为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日经》疏云:“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切众生无畏,满其所愿也”。
不动明王也称不动尊,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均能扫除障难,并不为动摇之意。不动明王显现愤怒像,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使众生于修行路上不致动摇善念菩提心。
因除盖障菩萨和不动明王之本愿,行人以恭敬心至心供养,可除灭一切盖障,降伏一切障碍,施予一切无畏,圆满行人所愿。
其香,能用于净坛、除秽、消灾、纳福、清心、驱毒、僻恶、驱邪,势如破竹。
:
沉香、旃檀、降香、琥珀、云苓、桂芯、苏合香、安息香、白胶香、槐花、桂花等两百余草本草木汇集而成。
“上供、下施”:
陀罗尼是梵语音译,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五说:“云何陀罗尼?答曰: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中略)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经论中,言及陀罗尼时,有二种用法。其一指智慧或三昧;即以慧为体,摄持所闻所观之法,令不散失。其二指真言密语(明咒),即明咒之一字一句,具无量之义理,若诵之,则除一切障碍,利益广大,故名陀罗尼。此外,一说谓咒语之具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释中,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谓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趣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妄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能,得证真如故。”
此香供养通于“五部”(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羯摩部),供者以如待上宾之虔敬心,燃香供养与烟供施予自得功德。
“香助健康”:
其香,香韵棉柔、甜美、芬芳,沁人心脾,令人愉悦。
《四圣心源》云:“肝藏血、肺藏气、气起源于胃,血本于脾。”而,“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陀罗尼”适合脾胃系列问题者使用。
《内经·博议》云:“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汗腐,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人自有生而后,全藉谷气为养,故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死。可见平人之常气禀于胃,无胃气则死也。经曰:饮食入胃,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太和,必以胃气为本,是五脏四时,皆必待此而得其平也。
“陀罗尼”一香,尤其适合脾胃系列问题之士使用。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