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春风素馨远志合欢
五月早已春光怡人,暖风荡漾。在这浅夏里,到处都是有浓绿。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初二(6)班举办了学习"中草药文化"的春游活动!
天气好像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似的,没有暴晒的太阳,也没有倾盆的大雨,不冷不热刚刚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坐在大巴里的我们,一路上,大家都非常兴奋、开心,欢声笑语温暖了这辆冰冰冷冷大巴车。
从南沙出发,大概半小时的车程便到达了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身为成立于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建立的中药药圃,年广州中医学院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以及年建设的医史馆,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年7月4日,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家长和同学们早已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进入博物馆。一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那两座摆满中药标本的玻璃柜。贯通3个楼层的液浸制标本墙上排列着岭南地区代表性中药标本,被放置在个玻璃瓶中。中药标本墙高14.8米,共分四扇,每扇长度为3.82米。现有中药标本种、0多瓶(份),浸制药标本多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
正沉浸于中药标本之中,我们被引导员带到了会议室,听一个“中医药文化讲座”。
薛博士为我们准备了"读红楼学中医"为题的演讲活动,主题内容非常引人入胜,同学们都在十分认真的听讲。据薛博士的介绍,在红楼梦里面,提及到了很多回中医药文化,而且描写了许多运用中医药解决了疑难杂症的片段,可想而知中医药文化在古代的重要性。薛博士还特意为我们介绍了红楼养生茶和粥的制作方法,这使我们受益匪浅。最后薛博士还讲到了把脉的方法,现场请了两个同学上去做示范。
这场讲座挺有意义的,让同学们都增长了一些医学知识,也提高了对医学的兴趣。
接着就是大家期待的部分——参观博物馆馆。
第一站是“白犀牛”标本,这是广州动物园送给中医药博物馆的标本。据解说员哥哥说,白犀牛仅剩下一只雄性了,白犀牛的角可以入药,安宫牛黄丸就是用白犀牛的角制成的。不过,国家已经明令禁用白犀牛的角入药了,因为近几年的白犀牛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
第二站是二楼展馆,展览柜里摆的都是些关于医药的古籍,古籍中记载的都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密密麻麻的文字刻在墙上,那些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文字了,它们见证了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全过程,每增添一个壮举,它们便会迎来新的文字,随着时间,如同种子一般,生根发芽,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或许不经意间再去看,原来这棵树已经能够遮天蔽日了。
墙上标注的是中医药的历史,从古至今关于医药学发展的大事。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餐时间。博物馆送的小礼物里面有一份答卷,只要把那份答卷填写好,就可以凭这张答卷免费领取药膳午餐。午餐很丰富,还很贴心的加了一瓶酸奶。
吃完午餐,我们又回到了博物馆进行寻宝游戏。游戏内容是: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再游览一次博物馆,找到自己比较熟悉的草本植物并写下它的简介。游戏时间是一个小时内,同学们都赶紧分工合作,在博物馆里忙碌起来。
一个小时后,同学们都拿着自己写的草本植物的资料,准备进行评选。虽然是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但是同学们无论输赢,都很开心。
接着我们便到博物馆门口,集体拍照留念,看下面美美的集体照!
将要离开博物馆之际,为了感谢馆长的大力支持。我们班赠送了一幅李时珍摘草药的图(悄悄地告诉你,这可是我们班黎智锋同学的作品)给薛博士,背后的木雕像恰好就是李时珍采摘草药时的雕像哦。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感谢举办这次活动的家长们,要不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充实的体验!这次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一日游,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越来越多人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学走进生活迈向世界。期待在未来,中医药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
图文/李嘉怡、李颖彤、黄静仪
万琪菲、罗林玲
审稿/邓鹤明
编辑/陈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