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拿破仑

秦始皇以一国之力,从边陲出发,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乱时代;拿破仑率领法国一国之兵,横扫整个欧洲,让各国贵族和皇族闻名色变。可,这两位相差整整年的伟人,有啥关联呢?

春秋和战国时期,其实战争的形态是不同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有点像“君子之争”。两国开战,还讲究“师出有名”,打的时候呢,也比较“文质彬彬”。著名的宋襄公和楚军之战就是如此。

宋国军队明明已经准备好了,楚军开始渡河,手下人说等楚军渡河一半时迎头痛击,胜负立判,宋襄公不干;等楚军渡完河,还没列好阵,手下人又说“趁对方阵形未稳”冲杀过去,则大局可定,宋襄公还是不干。结果呢,结果就是宋襄公战死沙场。

可就是这么一位“用贵族之间的默契礼仪打仗”的宋襄公,当时可享有“春秋五霸”的美誉。

秦始皇这位老兄又是怎么成为一统天下的老大的呢?打个不恰当比喻,就是“流氓战术”。为了最终出位,过程中各种尔虞我诈,背信弃义都在所不惜。打仗的目标也从“道义上占取制高点”改变到“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才有赵括一战,赵军40万俘虏被“坑杀”的惨剧。

形象地说,春秋时期两国交战,是大家站定先说一轮各自打架的理由,然后肃整衣衫,讲求一招一式的“文斗”,打完了,战败一方认输即可,没有全军覆没之忧。

战国时期就完全不同了,两个“流氓”干架,一方可能还在说话,另一个已经偷袭开始;同样都会为自己找理由,不过都是些“歪理”,而且还“强词夺理”,反正最后是“拳头硬的说话”。打完了,可不是战败一方认输就可以了,不被直接干掉,也会缺胳膊少腿,完全没有了“后面再战”的机会。

说到这,秦始皇和拿破仑的关联到底在哪里呢?

原来,秦始皇和拿破仑为什么都那么“能打”,是有一个共同点的,就是都从原来的“贵族战争”转化为“全民战争“,在战争能力的发动上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自然战无不胜。

先看秦国,商鞅变法走的是“法家治国“之路,变法后的秦国,就剩下三种人:军人,农民和官吏。三种人各司其职,让秦国这个国家机器可以高速运转,以最终平定天下为目标。

再看法国。其实19世纪的欧洲,还和中国春秋时期有点像,国家之间的战争主要还是贵族之战,贵族们带领自己领地的私军或雇佣兵作战,所以,很多所谓的欧洲大战役,都是几十人或几百人的“小打小闹“,为什么,因为广大农民并没有参战。

到了拿破仑就不同了,首先将整个法国变成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其次,打仗不再仅是贵族手下那点雇佣兵或私兵,而是源源不断的农民军。加上拿破仑的军事天才,自然在欧洲所向披靡。

后来,所有欧洲国王和贵族都看明白了,懂得了通过国家发动全民作为兵源的模式,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就大幅上升了。

到了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想,今后的战争形态可能主要是一堆IT人员在开着空调的办公室里,操控着仪器就完成了吧。

不知道下一位霸主将来自哪里?

备注:

1:纯属胡言乱语,请一笑了之。

2: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远志致远

您的打赏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yy/4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