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凡由补益药所组成,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各种虚损病症的方剂。
一、补气剂:
A四君子汤: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
君——人参:大补脾胃之气
臣——白术:益气健脾燥湿
佐——茯苓:健脾渗湿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甘温和缓,适脾欲缓喜燥之性
(理中丸去干姜,+茯苓)
:治疗脾胃气虚证之基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陈夏名六君,祛痰补气中虚饵,
除以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的区别
方名
相同
不同
四君子汤
均有人参、白术、甘草,皆可益气健脾,主治脾虚之证。
又有茯苓,且以人参为君药,重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等。
理中丸
又有干姜,且以干姜为君药,重在温中祛寒,主治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下利,等;以及阳虚失血、小儿慢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A参苓白术散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1.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
君——人参:大补脾胃之气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
臣——山药、莲子肉:健脾,涩肠止泻
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
佐——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桔梗: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载药上行以助肺气;培土生金
使——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
大枣:助补脾胃
:主以甘温补脾,纳芳化渗湿以助运止泻,佐引药入肺以培土生金。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A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1.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气少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白,大便稀薄,脉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
君——黄芪:补中气,固表气,升阳举陷“补表气”:大补一身之气
臣——人参:大补元气“补里气”
甘草:益气健脾和中“补中气”
佐——白术:益气健脾
当归:养血补虚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主以甘温,补中寓升,共成虚则补之,陷者升之,甘温除热之剂。
(甘温除热法——气虚发热)
:甘温除热法之代表方;治疗气虚发热及脾虚气陷证之代表方。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A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止汗
:
1.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2.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
君——黄芪: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
臣——白术:益气健脾,助黄芪益气固表,培土生金
佐——防风:走表去风邪,胜湿
:甘温为主,辛散为辅,补中有散,散中寓收,相反相成,药简效专。
黄芪+防风=固表不留邪
防风+黄芪=祛邪不伤正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益气固表止汗神。
A生脉散: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身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
君——人参:益气生津
臣——麦冬:养阴生津
佐——五味子:固敛气阴
:甘温甘寒佐酸收,补敛气阴以复脉。
: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二、补血剂:
A四物汤:
:补血调血
:营血虚滞症(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经闭,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涩)
:
君——熟地黄:滋阴补血(补肾精)
臣——当归:补血和血
佐——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补肝血)
川芎:活血行气(补而不滞)
:阴柔辛甘相伍,补中寓行,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
养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8:4:4:2
活血=川芎:当归:白芍:熟地=8:4:4:2
调经=当归:白芍:川芎:熟地=8:4:4:2
柔肝缓急活血止痛=白芍:当归:川芎:熟地=8:4:4:2
:补血调经之方;血病通用方。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A归脾汤: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虚热盗汗,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
君——黄芪:补脾益气
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
臣——人参、白术:补脾益气
当归:补血养心
酸枣仁:宁心安神
佐——茯神:养心安神
远志:宁心益智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使——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调和诸药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同补,重在补气。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
B当归补血汤:
:(黄芪:当归=5:1)
黄芪:固表以使浮阳回归;补气以生血;益气摄血。
当归:养血和营以治血虚之本
:补气生血
:
1.血虚发热证
2.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3.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甘温除热法——血虚发热
总结:
甘温除热法:
1.小建中汤——(中焦阳虚)虚劳发热
2.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
3.当归补血汤——血虚发热
三、气血双补剂:
A炙甘草汤(复脉汤)###: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心悸动,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瘦小)
:
君——生地黄:滋阴养血
臣——炙甘草:益气养心
麦冬:滋养心阴
桂枝:温通心阳
佐——人参:补中益气
阿胶:滋阴养血
麻仁:滋阴润燥
大枣:益气养血
生姜:合桂枝温通阳气;配大枣益脾胃,滋化源,调阴阳,和气血。
:气血阴阳并补;补中寓通,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
(1)采用水酒和煎法,文火久煎
(2)服用本方,必要时配伍健脾助消化之品
(3)阴虚内热及中虚湿阻便溏者慎用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火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加减复脉汤——滋阴祖方)
B八珍汤: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物汤(熟地黄,芍药,当归,川芎)+生姜、大枣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
组成: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物汤(熟地黄,芍药,当归,川芎)+黄芪、肉桂
(肉桂——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