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浅谈疏调气机汤在中医诊疗运用

疏调气机汤是张震老的独创方剂,本方作为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的主要基础方剂之一,经历了长期的临床检验对气机紊乱病证有良好疗效,张震老本人在谈到疏调气机方时是这么说的:“只要是气机紊乱的症候存在在病人身上你就以这个方法,作为一个基础,作为一个平台,在上边再来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用药,可以大大的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今天给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带来两篇秦竹教授亲自指导的医案,这两篇医案均是以疏调气机汤为基础治疗不同的病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有千秋,治疗应从实际出发,不可照搬!

一则医案:

“疏调气机汤”治疗失眠验案一例探讨

作者:常乐指导老师:秦竹

云南中医药大学

崔某,女,60岁,于年4月7日就诊于张老,近月失眠多梦,眩晕耳鸣,眩晕发作时难以忍受伴心慌胸闷、汗出,心情烦躁,善太息,口苦,饮食一般,体型微胖,脉沉,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

初诊:眩晕不寐

病机:气机失调,清阳不升。

治法:疏调气机,升举阳气。

处方:

葛根40g蔓荆子10g茯神15g

酸枣仁30g石菖蒲10g泽泻15g

蝉蜕10g荷叶蒂10g桔梗6g

钩藤15g合欢花12g百合40g

莲子30g香附15g元胡10g

香橼10g甘草6g

服药一周后复诊,已无眩晕症状,现症失眠多梦,五心烦热。

葛根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

百合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肺经。

复诊:不寐

病机:肝血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柔肝养血,养阴清热。

处方:

茯神15g酸枣仁30g钩藤15g

北沙参20g夜交藤20g石菖蒲10g

五味子10g蝉蜕10g合欢皮12g

百合40g败酱草15g麦冬15g

焦栀子6g柴胡10g枳实15g

法夏10g竹茹10g木香6g

炒麦芽50g青皮10g甘草6g

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经归肝、胆、心经。

服药二周后悉症除,一月后随访未见眩晕,睡眠可。

初诊患者以眩晕不寐为主诉就诊,以眩晕为重,予大剂量葛根以升举阳气。《景岳全书·眩晕》云:“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以蔓荆子、蝉蜕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以清利头目;钩藤平肝清热。酸枣仁入肝经养肝血助眠,配以茯神养阴安神,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患者心情烦躁,善太息予以香附、元胡、香橼、合欢花疏肝理气解郁,百合莲子清心养阴。桔梗、荷顶载药上行,荷顶又称荷叶蒂,味苦平。其质轻气轻灵,具有升举阳气,醒脾开胃,升清降浊,和血安胎之功。《玉秋药解》云此药“能领诸药直至颠顶”。更加甘草调和诸药。服药后患者眩晕减轻,周身气机得畅,阳气升发至颠顶。复诊予前方调整,去葛根等升举阳气载药上行之品,加夜交藤、败酱草以养心镇静安神,败酱草中的黄花败酱醇有镇静作用,其提取物可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柴胡、枳实、木香、青皮疏肝理气除痞。以五味子之酸敛之性使阳入于阴,以助眠。以法夏、竹茹祛痰并巩固前方疗效,同时一燥一润配伍避免伤阴。以焦栀子、炒麦芽消食和胃下气,以防“胃不和卧不安”。另以甘草调和诸药。使患者周身气机调畅,得以安眠。

张老处方用药平和,以疏调气机为中心,用药轻灵,对引经药使用灵活,谨守病机,不拘药量有的放矢投以大剂量葛根升举阳气,效如桴鼓,值得我辈学习。

“疏调气机汤”治疗月经过少医案一例探讨

作者:赵旖指导老师:秦竹

云南中医药大学

杨某,女,25岁。因不满工作现状,辞职备考一年余。年6月14日因近一年来月经量进行性减少前来调理,月经色暗,时夹血块,经行腰膝酸软、腹部冷痛,得热稍减,经行前乳房胀痛、情绪急躁易怒。现纳眠尚可,大便偏稀,1日2次,小便如常。末次月经:年5月25日。外院妇检:无明显异常。外院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卵巢正常大小,内膜厚约0.7cm。

月经过少

肝郁气滞,脾弱肾虚

疏肝理气,脾肾同补

疏调气机汤加减

柴胡10g白芍12g川芎10g

当归15g枳壳15g木香6g

台乌12g郁金15g泽兰叶15g

香附15g苏梗6g炒麦芽40g

佛手10g菟丝子12g山萸肉10g

山药15g生地20g牡丹皮6g

薄荷6g甘草6g

麦芽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

生地黄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肝、肾经。

二诊:年6月28日,诉服上药,期间月经来潮,经量较前略有增多,乳房胀痛及痛经稍有缓解,但仍有腰酸,故加寄生、续断、枸杞等以增补肾之功。

三诊:年9月2日,治疗两月余,诉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色暗红,基本已无血块,经期无不适。因经量已基本恢复正常,可停药,并嘱患者条畅情志。

患者备考一年余,思虑过度,肝血暗耗。《妇科要旨·种子》曰:“妇人无子,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由内有七情之伤。”肝肾同源。肝血不足,肾精亦不足。《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肾为先天之本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亦在月经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老方选疏调气机汤加减。方中以柴胡、白芍、枳壳、甘草为核心,原方为《伤寒论》四逆散,但枳实有破气之功固易为枳壳理气行滞,四者配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生地、当归补血活血,泽兰、丹皮、川芎助二药补血,同时加强行气活血祛瘀之功。香附与柴胡配伍,则疏肝理气之功更甚,再加木香、佛手、台乌加强二者效用,同时患者腹部冷痛,台乌有散寒止痛之功。肝郁日久,则易化热,故加少许薄荷、苏梗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菟丝子、山萸肉补益肝肾,重在补肾,使患者先天得充。炒麦芽、山药脾肾双补,重在补脾,使患者后天得养,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用药平和、气血兼顾、肝脾肾三阴同调,以达疏肝理气,补益脾肾,充养经血之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jb/5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