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素萍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志愿填报随即提上日程。今年,浙江省首轮志愿填报将于6月29日-30日展开。本周三起,截止到6月18日,考生可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填报志愿模拟练习。然而,面对80个可填志愿,考生及家长觉得困惑重重。今后的路怎么走,有着无数可能。七分考,三分报。如何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人生关键时刻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高校有“高招”,潮新闻特别邀请了浙江省各大高校招生办主任来支招。本次开讲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部长、招生办主任石磊峰。图源:受访者供图“求本远志”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训。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引申为求实、求真、求是。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笔者认为,高考志愿填报,也应遵循求本远志之道。首先,应求好政策之本。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开始实施,各大高校的医学、理学、农学、工学等学科专业的选考科目基本都要求物理和化学必选。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除护理学和助产学专业要求选考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英语和国际商务等专业不设选考科目限制以外,其他专业均要求物化同考。鉴于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掌握意向专业的报考条件,同时要充分发挥选考科目的优势,扬长避短。特别要提醒的是,因为符合报考条件的生源数量发生了变化,意向学校和专业往年的录取情况只能当作辅助参考,而不能当作唯一的报考“准绳”。其次,应求好知己之本。知己,就是认识自己,每个考生都需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智商、情商和职业价值观等开展集成分析。一般可以通过自评(自我分析自己的职业理想、优缺点等)、他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心理测评(利用专门的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性格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专业。只有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看清自己,才能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进一步看到是否适合自己,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认为喜欢”,更要做到“我们确实适合”。第三,应求好知彼之本。知彼,就是认识环境,每个考生都需要对学科专业、院校情况、城市地域和相关报考规定等环境因素有充分的了解。一是了解专业信息。对专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院校的专业介绍来了解,也可通过阅览行业发展资讯、请教行业从业人员来进一步观察意向专业的就业领域和行业发展前景。二是了解院校信息。考生在考察院校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对院校名称的粗浅理解,更要深入了解意向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社会影响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做出的贡献度等。三是了解城市信息。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势必会带来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和择业机会,高校所在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以及就业机会多寡也应纳入志愿填报的决策因素中来。四是了解招考信息。考生填报志愿前,要全面掌握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仔细研读各意向院校的招生章程。特别要注意的是,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个体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考生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要谨慎对待个体情绪化、片面化、带有主观臆断性的评价,要学会科学地、批判地甄别信息。最后,要扬起远志之帆。高考志愿填报,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和传承人。作为即将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年人,既要有脚踏实地习得一技之长、投入职场筑好小家的朴素追求,也要有仰望星空投身一番事业、勇攀高峰学成报国的壮志雄心。衷心祝愿每一位考生心想事成,顺利圆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