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
》》》》》》》
第首
天王补心丹
茯苓、玄参、人参、丹参、朱砂,柏子仁、酸枣仁、麦冬、天冬、五味子、桔梗、远志、生地、当归。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出自《校注妇人良方》,记住本方还是用方歌:
天王补心柏子仁,二冬生地当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柏子仁
二冬:天冬、麦冬
生地、当归
三参:玄参、人参、丹参
桔梗、朱砂
远志、茯苓)
》》》》》》》
第首
酸枣仁汤
茯苓、知母、川芎、酸枣仁、甘草。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咳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出自《金匮要略》,其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方歌: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不知是哪位作家的签名“给我一杯酸枣仁汤,来抚慰我那熬夜的伤”,你看,中医人多有意思。)
》》》》》》》
第首
越鞠丸
神曲、香附、栀子、川芎、苍术。
行气解郁。
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出自《丹溪心法》,六郁是指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
气——香附
血——川芎
湿——苍术
火——栀子
食——神曲
五个药怎么治疗六个郁呢?以上五个“郁”解决了,痰郁自然而解。)
》》》》》》》
第首
金玲子散
金铃子、延胡索。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或痛经,或疝气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出自《袖珍方》。)
》》》》》》》
第首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云:“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第首
良附丸
高良姜、香附。
疏肝行气,祛寒止痛。
气滞寒凝证。胃脘疼痛,胸闷胁痛,畏寒喜热,以及妇女痛经。
(看到《良方集腋》想起师父大人勉励我的一句话:“集腋成裘,天赋之外没有捷径。”)
》》》》》》》
第首
六磨汤
槟榔、沉香、木香、乌药、大黄、枳壳。
理气导滞,通行大便。
气泄腹急,大便秘涩。
(出自《世医得效方》,方歌如下:
六磨乌药与大黄,沉香木香枳槟榔。
便秘气结可导滞,胸胁痞满效力强。)
》》》》》》》
第首
木香顺气散
木香、青皮、陈皮、枳壳、厚朴、乌药、香附、砂仁、川芎、苍术、桂心、甘草。
行气止痛。
气滞腹痛、胁痛。
(出自《沈氏尊生书》,组方上有些“糊涂”。)
》》》》》》》
第首
启膈散
沙参、茯苓、丹参、川贝、郁金、砂仁壳、荷叶、杵头糠。
润燥解郁,化痰降逆。
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出自《医学心悟》,方歌:
启膈贝郁沙丹参,砂壳杵糠荷蒂苓,
气结痰凝致噎膈,吞咽困难胸膈疼。)
》》》》》》》
第首
五仁丸
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
润肠通便。
津枯便秘。大便干燥,艰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世医得效方》。)
———END———
封面:柳子谷竹叶单禽图
中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