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赏立夏养心,脾肾兼顾远志中医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从这个时候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年立夏时间:5月5日 09:41:50,农历 年三月(大)廿九。

立夏三候

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乡间田埂的野菜、王瓜的蔓藤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养生原则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jie,nue),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再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季在五行属火,五脏应心,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阳气在外,阴气在内,这时我们体表是热的,身体内部是凉的,冬天呢,人体体表是凉的,身体内部是热的。自然中也是一样,夏季地上是热的,地下是凉的。冬季地上是凉的,地下是热的。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

——《伤寒论》

养阳主要是养人的阳气,天气渐热人们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来降温,特别是冰箱和空调的出现,烧烤和冰啤的时间又开始了,常吃寒凉食物先伤及脾阳,脾阳虚日久伤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而五味调和之道就是中医养生之道,其实人们有一句老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的就是春夏养阳的道理,现在人们多数喊的要养生,却一直在做伤生的事情。本来现代社会,因为大家劳神、熬夜较多,损耗阴津,所以,阴虚的人也比较多。再加上过一个夏季,又在耗伤自已的阳气,实是难以健康呀!

小贴士阳虚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怕冷,不敢吃凉的或腹部受寒腹胀,腹泻,腹痛,不易消化,周身倦怠,乏力,头晕,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粘腻,舌体大,舌苔厚腻,女性还会出现月经量少,失眠。

有没有什么办法有应对呢?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泡茶饮,固中扶阳。当然,还可以咨询中医师来针对个人进行调整用量。

养心为上

心通于夏气,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养心气,最好的就是睡午觉,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至一小时,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包括我们去读读书、练练书法、弹弹古琴等等,都是上面说的养心,使志无怒的方法。

在上面的养生原则中有一句叫“使气得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气是心气,此时心阳盛,这个时候开始,人体气血也就从体内转移到肌表,出汗开始增多,汗为心之液,从而心气宣而不郁,所以,在夏季我们要出汗,而不是待在空调房里,当然,不能是大汗淋漓,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一不留神就会伤阴。

所以,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对机体进行合理调养。适当“增酸减苦”。

解暑神器

酸梅汤

酸梅汤滋阴生津解暑,又不伤身,针对夏季浮阳在外产生的虚火,也是大有好处的,现在,都有现在的配料,直接拿来煮,又可解决孩子喝饮料的问题。

编者按:穴位保健小方法

弹中指(心包经起自中指的指尖)。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的功能,促进气血循环,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常点按手少阴心经荥穴——少府穴。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可清心宁神。

---结束---

远志中医

心怀远志中医当归

养生

实用

生活

态度

传承

分享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9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