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0718/8049016.html
王静之
朋友,如果您走过凤凰古城的老街、燃过德夯苗寨的篝火、登过张家界的奇山,可如果您没有到湘西的永顺,那您就似乎没有读过沈从文的书、没看过黄永玉的画、没听过宋祖英的歌、没欣赏过谢晋的电影《芙蓉镇》,那么等于您就没有到过湘西。
如果您已读过沈从文的书、欣赏过黄永玉的画、倾听过宋祖英的歌……而且这些都已经深深刻在您心里了,可是,您却没有品尝过永顺的包谷烧酒、去领略永顺老司城八百年的“土家王朝”的历史积淀、厚重与辉煌奇观、品赏小溪原始次森林天然美景、体验猛洞河“天下第一漂”惊险与刺激、漫步于芙蓉镇的古街小巷、观赏不二门的鬼斧神工、踏上“湘鄂川黔苏维埃省政府”塔卧“雄关漫道”红色旅游的征途……朋友,我要说,您还是等于没有到过真正的湘西。
湘西永顺,风光风景绮丽迷人,素为旅游胜地……永顺永顺,永远顺顺利利,来这里您一切都会感到很“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秀美的山水,令人流连忘返。这里不仅山美水美,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更美,历朝历代曾涌现出许多数不清的千古风流人物……去领略永顺那一方山水的神秘与传奇吧!
天下的河,河床里流的都是水。
唯独永顺的这一条河里,流淌的却是酒……
因为这条河的名字,叫“酉”———酉水河。
河的两岸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土家族。
也许您对“土家族”并不太了解,不过,朋友,有一句话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您:每当我们的祖国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危难之时,都有土家族人坚强的臂膀、都有永顺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身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败日本倭寇的并不是民族英雄戚继光,而是我们湘西永顺第十八代土司彭翼南……
据明朝史书记载: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从杭州湾登陆,大举入侵、无恶不作,而我朝廷官兵屡战屡败,成为国之大患……年的腊月,湘西土司彭翼南、彭荩臣受朝廷之命,为了肃剿江浙倭患,各自率领湘西勇士远赴千里之遥的杭州湾。
他们按每司设24旗,各有旗头,临战时,排成铁塔式序列,即以一人居前,其后以3、5、7人横列4、5排,其余土兵则于阵后呐喊助威。前列伤亡,后排递补,既要各旗独立作战,又可各旗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进则队列整齐,退则井然有序,攻者无往不胜,守则坚不可摧,这是湘西人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战斗经验。尤其是土兵的“钩镰枪**之技”,制服善于近战、刀法怪异的倭寇,并巧妙运用火攻倭寇老巢王江泾,斩日寇首级一千九百九十九,其余大部分被赶下大海后淹死。后来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鸳鸯阵法就是在学习湘西土兵的作战阵法基础上演练而编制成的。可见,在抗击外来侵扰、保卫沿海安宁的共同战斗中、湘西土著军队作出了巨大贡献。杭州湾“王江泾大捷”是我国明代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的一次大胜利。据《明世宗实录》记载:“自有倭患以来,东南用兵未有得志者,此其第一功,子孙享”立牌坊予以“昭记”……
酒壮英雄胆,它使湘西人世世代代为了祖国的安危而前仆后继……
您能从“包谷烧酒”中,感受到湘西人的豪爽与执着……
您能从“摆手舞”中,感受到湘西人的热情与好客……
您能从“咚咚喹”中,感受到湘西人的朴实与率真……
这条“酉”河,源自武陵山脉深处,汇入沅江,流进洞庭湖,流进长江,流进那浩瀚的大海……
如果您想要有一种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那么就请带上您的行囊,纯爷们儿喝上二两“包谷烧”、美女们喝一口永顺特制的“米酒”,当一丝醉翁之意后,听着宋祖英演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家乡有条猛洞河》,那么,这个时候,您就可以启程了……
朋友,当您来到猛洞河之畔的永顺,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在县城南二华里处,一石壁迎面矗立、高指蓝天。远望绝壁危岩,疑无前路;近看石扉洞开、曲径通幽。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风景名胜———“不二门”。
作为有形之门,它是湘川公路上的“瓶颈”,是通往大西南的唯一之“门”。
作为无形之门,在家为“家”门,在国为“国”门,它是湘西人民的精神之“门”。
作为佛教之门,既是成佛成仙的不二佛法之门、又是进入理想和境界之“门”。
年,彭翼南率“湘军”抗击倭寇就从这里出发,所以称之为“镇倭之门”。
湘西之门———国门、家门、英雄之门、团结合作之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不朽之门。
从这道门前正眼望去———“半窗阴雾藏高木,一片青山衬夕晖。”
抬头可见:“到此人皆佛,同来我亦仙。”
朋友,此时此刻的您已经步入了神仙般的境地了……
石门之北刻着湘西著名作家沈从文题写的“石门天凿”四个大字。
您步入石廊,峭壁相倚,中漏一线天光。壁间题诗留词、琳琅满目,引人注目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的诗句:“悠悠猛峒水,通天不二门,攀登玉皇顶,信步入画屏。”字迹龙飞凤舞、潇洒苍劲。
“人间多歧路,天堂不二门。”这是著名诗人公刘先生游不二门时,撰写的一副楹联。
真可谓,古今中外的不论名人还是墨客,一来到“不二门”,就似乎步入天堂仙境、有了神仙一般的感觉……
不过,“不二门”这里仅仅是猛洞河畔风景画册的扉页罢了……
从猛洞河沿河而下,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
老司城,乃是抗倭英雄彭翼南故居所在地,又叫“土王城”、“福石城”,位于猛洞河漂流起点哈妮宫上游。老司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古都,它四面环山,犹如“万马归朝”之势,历代土司在这里建都,因此有“土司小朝廷”之称。据《永顺县志》记载,这里是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故都,有多年历史,即从彭氏世袭政权开始,承袭34次,27代,时达年之久,而且从未中断,这种区域自治的历史之久,在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少有的。昌盛时期曾是“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旋铎作诗云:“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从这里的哈妮宫沿河而下,就是“天下第一漂”了。
在这里,您可体会到什么叫惊险!什么称刺激!
猛洞河漂流全程47公里,沿途两岸绿树葱茏,悬崖耸峙,飞瀑流泉与溶岩峰林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特的自然画卷,诚为寻幽探胜的黄金之漂。真可谓:“轻舟出绝壁,波光动九天;逐浪歌盛世,摆手舞蹁跹。”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这里誉之为“天下第一漂”,您看那两岸青山绝壁间:雄鹰盘旋、百鹭踩莲、黄莺梳翅于枝头、锦鸡匿藏草间,仿佛莺歌燕舞、鸟语声喧。在这个巨大天然的动物园里,令人流连忘返!
当你漂流一上岸,映入眼帘的,那便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芙蓉镇。
芙蓉镇原名王村镇,原来是秦汉时土王的王都,古时也称“酉”,叫酉阳,五代十国时称溪州。位酉水北面,是酉水的重要码头,通川黔、达鄂泸,舟楫之便,得天独厚。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王村的红火的独特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被我国著名导演谢晋选中,拍摄了享誉国际的电影《芙蓉镇》而一炮走红,随着旅游人与日俱增,于是干脆更名为“芙蓉镇”。
当游人如织地涌入王村时,看到的并不是电影《芙蓉镇》里的被导演人文化了的王村,却恍然发现视觉中的王村,其魅力、其幻境、其情绵、其诗意,另辟幽深,独树一帜。
王村村口的瀑布,高60米高,宽42米。倾泻而下的水流,一面咆哮着撞击、侵蚀、淘刷着陡坎和溪床,天釜神功地挖出了一个巨大的洞穴;一面反弹着溅起冲天的水跃,风起云涌地形成了漫天水雾,这“雪浪”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七彩长虹飞渡,上下气势非凡。
游完王村,您可再沿河而下,便可品赏“小溪原始次森林”天然美景、体验那原始次森林的野味般的情趣了。
小溪原始次森林位于永顺县小溪乡,年月12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中国科学院专家学者考察论证:这里是中南十三省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而唯一幸存的天然资源宝库。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森林风光、原始河谷、珍稀动植物、民俗风情、科考探险于一体,被人们誉为植物的王国、绿色的宝库、鸟兽的天堂、大自然的迷宫。
您再从小溪往北行二十公里,便是湘鄂川黔红色革命根据地———塔卧。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年冬,国民党调集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二、六军团一边策应中央红军,一边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于年11月19日开始战略突围,并踏上长征之途。
王静之,土家族、祖籍湘西,生于四川涪陵。
年在湘西永顺县玉屏小学担任民办教师、
年在中共永顺县委宣传部担任新闻干事、
年在湖南电视台担任新闻编辑、记者等。
年被破格评聘为国家一级导演(正教授职称)系湖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表演等专业特聘教授;从事专业影视导演工作30年,先后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潇湘电影制片厂等摄制单位的影视剧中担任独立导演工作,同时也曾长期担任湖南经视《故事酒吧》等许多知名电视栏目的艺术指导;著有《青春的脚步》(广东花城出版社);《从文学创作到视听表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影视评论与分析》(湖南文艺出版社)等数十部专业论文书籍与影视戏剧文学专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