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虽然今年的端午来得比往年“晚”一些,但丝毫不影响大家过节的热情,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食粽子……很是热闹。
其中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主打美食”,大家似乎都难以抵挡它的诱惑,有的人甚至每天都要吃好几个。这种吃法对身体健康来说可是很危险的哦!
案例:
刘华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中午饿了便煮了几个粽子当主食,一顿就吃了6个鲜肉粽。刚吃完他还觉得没什么,结果下午刘华就肚子疼得厉害,甚至开始恶心、呕吐。
家属赶紧医院急诊科,经检查后发现刘华的病因是——粽子吃多了,引发了急性胰腺炎。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美味粽子新鲜上市。但粽子高热量、难消化,要怎么吃才能更健康呢?
1替换主食,控好热量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热量相对较高。再加上鲜肉、蛋黄、蜜枣、豆沙等馅料,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千卡,比一碗米饭还要多。
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高血糖等疾病。
2趁热吃易消化粽子中的糯米放凉之后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对肠胃虚弱、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最好吃新鲜制作的热粽子,避免吃冷粽子。
小贴士
有人可能会问:“听说米饭放凉了后会产生抗性淀粉,有助于防慢病、控三高,那粽子放凉后是不是也这样呢?”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淀粉食物冷却后都会产生抗性淀粉。像短粒的糯米,它的淀粉结构就决定了它无法生成抗性淀粉,放凉了吃不仅更难消化,对血糖、血脂等也都没有益处。
3午餐时间吃最合适吃粽子的最佳时间是午餐时,因为此时往往是肠胃道“战斗力”最强的时刻,有利于粽子的消化。
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因为晚上肠道的蠕动会开始减慢,消化液分泌也会随着减少,此时食用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问题。
4吃粽子时“搭个伴”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为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大家可以在吃粽子时搭配些别的食物。
粽子配蔬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消化。而且蔬菜中富含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正好能弥补粽子的营养不足,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另外,蔬菜的饱腹感较强,和粽子一起食用还有助于控制粽子的食用量,避免热量超标。
粽子配茶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等物质可促进消化道松弛,吃粽子时配上一盏茶,既助消化,还解油腻。
枣泥粽、豆沙粽等甜粽,适宜搭配清淡的绿茶、薄荷茶;
以鲜肉粽为代表的的咸粽,则适宜搭配性质温和的熟普洱茶。
粽子一次煮多了吃不完,或是吃了太多粽子想换换口味,就可以按下面这2个方法给它们“变个身”,保证美味不减。
百合绿豆粥
剩下的蜜枣粽、蜜豆粽等甜粽,可以先用勺子碾碎,然后加两把绿豆与足量沸水,入锅煮10分钟左右,出锅前5分钟再放入适量鲜百合即可。
鸡蛋羹
鸡蛋打成蛋液,加1.5倍的高汤或水,再放入切成丁的鲜肉粽、蛋黄粽或白粽子,然后加适量盐及几滴香油,入锅蒸熟即可食用。
端午节时湿热郁蒸,百虫活跃,大家除了要健康吃粽子,平常的保健养生也不能落下。下面的这3种药草,具有防蚊虫、祛暑湿、提神醒脑等功效,是端午时节的“养生宝”。
艾叶
中医认为,端午时的艾草药用价值最高,具有温经止血、驱寒祛湿、调理气血等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艾叶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等成分,有助于抗凝血、抗病菌、抗过敏,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艾叶蛋
食材:鲜艾叶10g,鸡蛋2~3个,山楂30g,生姜15~30g
做法:锅内加水煮鸡蛋,煮熟后将鸡蛋取出,敲出裂纹。在锅中加入艾叶、山楂、生姜片及适量的盐,煮开后10~15分钟后放入裂纹蛋,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
菖蒲
端午时除了插艾草,不少人家还会插菖蒲。菖蒲也被叫做“驱蚊小能手”,用红色的线或布条将它系起,插在门楣上,可以驱赶蛇虫鼠蚁,避免传染疾病。
菖蒲有水菖蒲、石菖蒲之分,端午期间挂在门前的一般为水菖蒲,根茎较粗,叶片较长。而石菖蒲植株较为矮小,常入药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它有“补五脏、通九窍”的功效。
延缓大脑衰老方
药材:石菖蒲3克,人参3克,茯苓5克,远志2克
代茶饮可有效改善记忆力衰退、忘事等症状。
健脾祛湿方
药材:石菖蒲3克,藿香3克,佩兰3克,苍术5克
煎煮后代茶饮可起到健胃醒脾、祛湿豁痰、促进食欲的功效,很适合暑湿重的端午节气饮用。
青蒿
青蒿可用于防治夏季外感暑热、发热烦渴等症状,对很多夏季流行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青蒿汤
药材: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
这个方子出自《圣济总录》,加水煎服对暑毒热痢有一定疗效。但因各人体质不同,服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意见。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