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安神药远志

  《本经》

  YuǎnZhì

  葽绕、蕀蒬(《尔雅》),棘菀(《本经》),苦远志(《滇南本草》)。

  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名远志棍。

  

  细叶远志,又名:山茶叶、光棍茶、小鸡棵、线茶、山胡麻、米儿茶、燕子草、草远志、十二月花。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根圆柱形。茎丛生,径约1毫米,上部绿色。叶互生,线形或狭线形,长0.8~4厘米,宽0.5~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中脉明显,无毛或稍被柔毛;无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偏侧状,长5~12厘米;花淡蓝色;萼5片,3片较小,线状披针形,两侧2片花瓣状,长圆状倒卵形;稍弯斜;花瓣2,基部合生,两侧瓣为歪倒卵形,中央花瓣较大,呈龙骨状,顶端着生流苏状的附属物;雄蕊8,花丝基部愈合呈鞘状;雌蕊1,子房倒卵形,扁平,2室,花柱弯曲,柱头2裂。蒴果扁平,圆状倒心形,长、宽4~5毫米,绿色,光滑,边缘狭翅状,基部有宿存的花萼,种子卵形,微扁,棕黑色,密被白色绒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本植物的苗(小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向阳山坡或路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主产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此外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①远志筒

  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②远志肉

  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

  ③远志棍

  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远志:拣去杂质,切段,筛去灰屑。炙远志:先取甘草煎汤,去甘草,加入拣去木心的远志,文火煮至甘草水吸尽,取出,晒干。(每远志斤用甘草6斤4两)蜜远志:以炼蜂蜜加入适量开水和匀,拌入炙远志,稍闷,微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斤炙远志,用炼蜂蜜2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远志,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

  ②《得配本草》:(远志)米泔水浸,槌碎,去心用。

  苦辛,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经疏》:苦微辛,温。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味酸微辛,性平。

  入心、肾经。

  ①王好古:肾经气分。

  ②《滇南本草》:入心、肝、脾三经。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1)祛痰开窍: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可配菖蒲、郁金。

  (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酸枣仁。

  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

  ⑦《纲目》:治一切痈疽。

  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

  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

  ②《药性论》:畏蛴螬。

  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

  《*辞典》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3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