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医
聚
焦
有一个节日,寄语登高远志,又寄托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情。
有一个大诗人,在这个节日深情诉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同此心。
它是九九重阳节,而诗人是王维。一千多年前的重阳节,他撰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首,与山水相隔的兄弟遥相思念。
情意深重!每逢重阳,举国都要登高、赏秋、佩茱萸、饮菊花酒。现在,这个节日还寄托着敬爱老爱、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情愫。
今天,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为可敬的品质和精神!
现场
代代传承亲情和人性
“幸福省医”里,怎可缺少敬爱爱老、天伦之乐的芳香?
10月26日,由医院工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三期“幸福省医、经典共读”读书分享会上,主题也聚焦到了重阳节:“话重阳?品书香”。每个环节设置,都充分融合了中华敬老爱幼、珍惜亲情的优良传统。
医院副院长刘广芝,分享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是作家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她说,亲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定要兼顾父母子女的人伦照顾,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
医院医生李东晗开场深情献唱《父亲》,医院常务副院长张翠莲朗读了余秋雨的《门孔》,医院副院长李杭生朗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妇科一护士长李晨阳朗读了《追风筝的人》,遗传所霍晓东博士朗读了《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嘉宾分别朗诵了《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九日登高》。
这是一场重阳味十足的视听盛宴,也代表了省医人代代传承的情谊。
这样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镜头
致敬长者致敬一种精神
在省医,有一批如春蚕、如蜡炬的长者们。
今天,仅以其中的几个代表,让我们把充满敬意的目光投向他们——
马桂英
(82岁,超声科)
超声科的年轻人,提起“潮姥姥”马桂英,脸上都泛起微笑。
她是超声科的“元老”,年就来院工作了。退休多年来,她被返聘照常上班,每周依然工作6天,为疑难病需要确诊的患者捕捉病变的蛛丝马迹。
她检查做得一丝不苟,不看清楚决不罢休。哪怕是让患者反复换体位,起来再喝水,或次日再来。超声结果跟CT不吻合,她拿片子跑楼上找CT医师再商量。从8点到12点,老人一坐4小时顾不上喝水,也只能看十五六个患者。
年轻人工作上跟她学本事,生活中也被多方关照。老人与时俱进,手机用华为Mate9,每天用手机学超声和英语两小时,将北京市中科医院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