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4页纸小抄中药综合转发者逢考必

壹类考点

.症、证、病:①症(单一性、自觉性):如发热、恶寒、头痛、恶心、舌红、脉浮等。②病:如感冒、胸痹、厌食不寐。③证(本质):如风寒犯肺、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痰火扰心。

2.阴阳:①根据相生确定的治则: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②根据相克确定的治则: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培土制水法。

3.五脏:①心(五脏六体之大主):主血脉;主神明。②肺(华盖、娇脏、贮痰之器):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③脾(后天之本、生痰之源):脾主运化;主统血。④肝(刚脏):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主藏血。⑤肾(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

4.元宗营卫:①元气:推动和促进生长发育,温煦、激发;②宗气(“气海”、

“膻中”):贯心脉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③营气(“营阴”):营养人体、化生血液。④卫气(“卫阳”):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汗孔开合和汗液排泄。

5.经络:①督脉—阳脉之海;②任脉—阴脉之海,妊养胞胎;③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④带脉: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

6.体质:①偏阳质:亢奋、偏热、多动;发病多热、实;用药宜凉忌热。

②偏阴质:抑制、偏寒、喜静少动;发病多寒、虚;用药宜温忌寒。

7.七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8.预防康复()未病先防①培养正气(重视精神调养,加强锻炼身体,注意生活起居,人工免疫。)②消灭病邪(药物杀灭病邪,讲究卫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种外伤。)(2)既病防变(早期诊断,控制疾病传变。)

9.八纲:寒热——属性;表里——病位与病势;虚实——邪正盛衰;阴阳

——总纲。

0.望色: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望舌质:①胖大舌:胖嫩色淡,属脾肾阳虚;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心脾热盛。②瘦薄舌:阴血亏虚。③裂纹舌:红绛有裂纹,属热盛津伤;淡白有裂纹,属血虚不润。④齿痕:多属脾虚。⑤芒刺:芒刺干燥,属热邪亢盛:舌尖有芒剌,属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剌,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属胃肠热盛。

2.潮热:①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五心烦热,“骨蒸潮热”);②湿温潮热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③阳明潮热(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

3.脉象: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虚脉主气血两虚证;实脉主实证;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涩脉主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洪脉主邪热亢盛;弦脉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4.治法:①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②反治(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调整阴阳:①阳偏盛→实热→损其有余→热者寒之;②阴偏盛→实寒→损其有余→寒者热之;③阳偏衰→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④阴偏衰→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⑤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阳双补;⑥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以热治热;阳盛格阴

→真热假寒→以寒治寒。

6.藏族医药:①五元:土、水、火、风、空。②三因:隆、赤巴、培根。

“隆”与“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③藏药六味:酸、苦、甘、辛、咸、涩。④藏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土元偏盛:重、腻;水元偏盛:凉、钝;火元偏盛:热、锐;风元偏盛:轻、糙。⑤七十味珍珠丸——安神,镇静,醒脑开窍;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七味红花殊胜丸:清热消炎,保肝退黄;洁白丸:分清泌浊;

三十五味沉香丸:清瘟泻热,宽胸益肺,祛风通痹;降脂丸:清血除脂;八味沉香散: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志嘎汗散:清热解毒,消炎;五味麝香丸: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蒙族医药⑤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⑥三秽:稠、稀、汗。

7.传统文献:《黄帝内经》:最早中医典籍;《伤寒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开创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温疫论》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神农本草经》:最早本草学专著。《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肘后备急方》急症手册性质;《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论病首重妇婴病防治与护理。《千金翼方》:孙思邈;《太平圣惠方》:首详诊脉辨阴阳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普济方》:古代收方最多。

8.与药名有关术语:①炮制类:酒蒸大黄;②修治类:远志去心;③产地类:田三七、东阿胶。④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⑤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⑥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9.正别名: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山豆根(南豆根)。马钱子(番木鳖、

马前子)。槟榔(海南子、大腹子)。大黄(锦纹、将军)。首乌藤(夜交藤)。

牵牛子(黑白丑)。香附(莎草根)。淫羊藿(仙灵脾)。前胡(岩风)。茜草(血见愁)。海螵蛸(乌贼骨)。穿山甲(鲮鲤)。三七(滇七、金不换)。山茱萸(枣皮)。杜仲(木棉)。辛夷(木笔花)。青果(橄榄)。佩兰(省头草、醒头草)。甘草(皮草、国老)。

20.并开药名:二蒺藜、潼白蒺藜:刺蒺藜、沙苑子。二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腹皮子:大腹皮、生槟榔。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四仙:焦三仙+焦槟榔。

2.处方应付:①直接写药名,调配清炒品(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②直接写药名,调配麸炒品(僵蚕、白术、枳壳)。③直接写药名,调配炮制品(草乌、川乌、天南星、附子、吴茱萸、远志、厚朴、何首乌)。④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烫制品(龟甲、鳖甲、穿山甲)。⑤直接写药名,调配煅制品(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⑥直接写药名,调配炭制品

(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⑦直接写药名,调配蜜炙品(枇杷叶、马兜铃)。⑧直接写药名,调配醋炙品(延胡索)。⑨直接写药名,调配盐炙品(补骨脂、益智仁)。

22.“药引”送服:活络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黄酒送服;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姜汤送服;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淡盐水送服;至宝锭焦三仙煎汤送服;银翘解毒丸鲜芦根煎汤送服;川芎茶调散清茶送服;四神丸、更衣丸米汤送服。

23.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①“十八反”(藻戟遂芫俱战草,半蒌贝敛及功乌);②十九畏”(丁香-郁金;人参-五灵脂)。

(2)妊娠禁用中药:丁公藤、三棱、莪术、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商陆、斑蝥、雄黄、蜈蚣、罂粟壳、麝香。

(3)证候禁忌:体虚多汗忌用发汗药;阳虚里寒忌用寒凉药;阴虚内热慎用苦寒清热药;脾胃虚寒、大便稀溏忌用苦寒或泻下药;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脱证神昏者,忌用开窍药;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体虚多汗者忌用麻黄;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哺乳期妇女不宜大量用麦芽等。

24.斗谱:

()常用药物中上层。

(2)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放斗架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与厚朴花;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3)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造成污染的,多放斗架较下层。质地沉重: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等。易造成污染者: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等。

(4)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放斗架最低层大药斗。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5)“相须”、“相使”配伍、处方常用“药对”可同放于一斗。如麻黄与桂枝;酸枣仁与远志;射干与北豆根;党参与黄芪;桃仁与红花;杜仲与续断;陈皮与青皮;泽泻与猪苓;山药与薏苡仁;板蓝根与大青叶;辛夷与苍耳子;火麻仁与郁李仁;羌活与独活;苍术与白术;麦冬与天冬;川乌与草乌;知母与浙贝母;蒲公英与紫花地丁;篇蓄与瞿麦;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小茴香与橘核。

(6)不可放一斗:①配伍禁忌药物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斗,如“十八反”

“十九畏”。②形状相似功效不同饮片,不宜排列在一起,如蒲黄与海金沙,紫苏子与菟丝子,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厚朴与海桐皮,荆芥与紫苏叶,大蓟与小蓟,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菟丝子与苏子,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③药名相近,性味功效不同的不应排列在一起,如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等。④同一来源不同部位入药且功效不同的不能排列在一起,如麻黄与麻黄根。

(7)有些中药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以防止灰尘污染,保持清洁卫生,如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黄、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血竭面。

(8)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物在同一斗中。如阿魏、鸡矢藤。

(9)贵细药品专柜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如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

(0)毒、麻药品必须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

25.特殊煎法:①先煎:生蛤壳、生龙骨、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②后下: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③包煎:车前子、葶苈子、旋覆花、枇杷叶、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④烊化(溶化):

胶类(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

⑤另煎: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鹿角霜。⑥兑服: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⑦冲服: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⑧煎汤代水:葫芦壳、灶心土等。

绝密4页纸正式来袭——执业药师通关的秘密武器

限量抢购,买科送3科!超划算的考点总结四页纸

专业提分,提炼考点,仅需4页纸,背过掌握,提分及格没问题!2小时轻松掌握四页纸,一科仅需,现在购买赠送考前押题

购买联系周老师(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2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