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评估的背景及总体设计

中药资源评估的背景及总体设计

郭兰萍1,张泽坤1,张小波1,

杨光1,王海南2通信作者,黄璐琦1通信作者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

年12月26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明确中药资源评估是“中药生产企业对未来5年内中药资源的预计消耗量和预计可获得量之间的比较,以及中药产品生产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的科学预估”,并要求新药注册和再注册时开展中药资源评估,目的是促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生产企业树立起“中药工业生产应先保证中药资源产量和质量”的理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一部分人盛赞此举的同时,另一部分人质疑资源评估这类公益的?复杂的事情为何不是政府举国家之力来做,而要企业来承担?对此,本文在全面分析中药资源评估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中药资源评估的总体思路和设计,旨在为相关企业开展中药资源评估理清思路?

1

中药资源评估的背景与意义

1.1以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为目的的中药资源评估是新药开发的前提

近年来,中药工业增长迅速?年到年,平均每年速度递增为23%(图1)?仅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亿元,同比增长12.2%,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速为16.7%(表1)?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均呈现较快增长,进口额.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出口额.0亿美元,同比增长9.4%?进出口贸易总额.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分析中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中药产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整体竞争力较强,可见目前我国依然为中药资源的净出口国(表2)?这些都对中药资源可持续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部分野生中药资源或道地药材资源濒于枯竭?

中药资源由植物?动物和矿物组成,其中药用植物资源在种类和用量上均占到中药资源的90%以上,因此药用植物成为了中药资源评估的重点?药用植物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其药用部位和品质的形成通常需要多年,加上其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使得其资源具有有限再生性的特点?对于那些种植中有特殊生境要求,或人工繁育或生产技术尚不成熟的中药材,一旦开发成中成药,随产能扩大,其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例如,我国曾经批准过一些基于民族民间验方的新药,由于其原料药材分布在民族地区的很小范围内,且产量很小又无栽培,导致不少这类新药或者根本无法投入大生产,或者虽然有生产但产能极小?因此,新药开发前,在明确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开展中药资源评估,是确定产品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和规模的必然要求?

1.2以质量保证为核心的中药资源评估是促进中药工业固定产地且质量管理前移的重要举措

中药材历史上一直以野生资源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需求量剧增才开始大面积种植?模仿大农业的现代中药种植高度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不可再生的化学投入品?杨婉珍等收集了篇文献中的条中药材农药含量数据,分析了《欧洲药典》收载的70种农药残留情况,发现种中药材有33种存在超标现象;周利等以《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ISO国际标准为依据,分析了中药材种的个重金属数据,结果显示,中药材中铅(Pb)?砷(As)?镉(Cd)?汞(Hg)4种重金属超标率分别为3.46%,4.03%,2.91%,1.41%?综上可见,基于化学农业的中药种植模式正使中药材安全和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中药材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盲目引种造成的中药材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中药材道地性缺失,品质下降,以及因产地?生境?种质?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方式等因素引起的中药材质量变异现象时有发生?经过研究发现,当产地差异引起的质量变异大到一定程度时,同种植物甚至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型?同时,相同的产地生境往往较一致,且很容易推广栽培同一中药材品种,农民口口相传的栽培经验通常导致当地采用相同的种植及采收加工技术,造成同一产地的中药材质量更加接近?由此可见,产地因素是造成中药材质量变异的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以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为核心,通过资源评估促进中药工业原料药固定产地,结合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采收及加工,可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变异及有害污染物,促进中药工业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前移,这是从源头确保中药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1.3以实现全程可追溯为抓手的中药资源评估是现代中药优质品牌打造的关键

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导致中药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给中药材质量监管带来了困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质的药材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是保证中药材品质的核心要素,而推行中药材全程可追溯是实现中药品质保障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均以不同形式主导或参与了中药全程可追溯工作?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上市公司均已经在中药材溯源系统上布局,其他如北京中研百草?道地良品等科技服务型公司,也正在积极推动中药材溯源系统的建立?然而,缺少强劲的政策引导,且中药材生产环节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致使多数的追溯都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流通环节,无法实现真正的全程可追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药资源评估制度设计,引导中药工业生产企业固定产地,成为了实现中药材全程质量追溯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中药材生产基地规范化生态种植,生产出安全优质的中药材,并通过优质优价机制实现优质中药材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完成基于质量和价格的中药产品分化,并最终实现优质中药大品牌打造?

1.4开展经典名方制剂的中药资源评估体现了中药资源保护和监管的国际化视野

中药经典名方的推行,是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应当认识到,开展经典名方制剂的中药资源评估虽然是崭新的事物,却有着坚实的政策法律依据和充分的实践可行性:《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规定“保障中药材来源的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将资源评估等情况及相关说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审评机构;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更是从中药材种植栽培?储存初加工?生产流通?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检测与评价?野生中药资源保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助于中药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年6月,我国加入《名古屋遗传资源议定书》,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对我国中药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国际贸易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不论从资源保护本身还是中药材质量监管出发,中药资源评估都是势在必行?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植物或动物类新药的注册审批开展资源评估的国家并非只有中国?早在年,美国FDA就有实施的新药注册资源评估规定:凡含有植物或动物成分的新药,在注册时需提交一份包括物种(产地?产量?生长周期等)?获取方式?开采许可?非濒危物种声明?治疗所需生物量等信息的报告和一份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总之,当前正在开展的中药资源评估体现了中药资源保护和监管一体化的国际化视野,在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历史上具有以下重要意义:①保护中药资源多样性,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②倡导中药材绿色生态种植,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③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实现中药生产的均一性和稳定性;④促进中药材生产固定产地,实现中药生产全程可追溯?

2

中药资源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2.1中药资源评估总体思路

《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中药资源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原则”“坚持药材资源的供给与消耗平衡原则”“坚持动态评估原则”,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开展中药资源评估中要确保中药资源“总量不减,保障供应”的总体思路?“总量不减”即通过管理手段的宏观调节促进国家中药资源总量不减少,“保障供应”即要求每一个中药生产企业均应具有保证企业自身所用中药材原料药材可持续供应的能力,两句话放在一起,即指通过每个企业自身的“保障供应”实现国家总体的“总量不减”?

2.2中药资源评估的方法

2.2.1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于“总量不减”的中药资源“家底评估”中药资源评估的终极目标,一是为了保护,二是为了可持续利用,两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提出了中药资源评估的具体要求,但作为一个新事物,很多人还是不能准确的掌握开展资源评估的具体方法?目前常用的中药资源评估方法有2种:一是基于“总量不减”的中药资源“家底评估”;二是基于“保障供应”的中药资源“供需平衡评估”?其中,基于“总量不减”的中药资源“家底评估”是指通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摸清全国中药资源家底的过程?显然,中药资源“家底评估”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动用各方力量,定期开展中药资源普查,掌握全国范围内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的基本信息及其蕴藏量等信息,用以为全国中药资源的发展提供战略决策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开展了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了全套的技术方案,包括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等系列技术规范,并已在个县的中药资源的普查工作全面应用?本次普查全面获得了中药资源分布?储备?价格及供需关系等信息,将会为国家中药资源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但根据《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的有关要求,评估的载体是企业,评估对象是企业某原料药材的可持续能力,可见,这一方法并不是本次中药资源评估所要求的方法?

2.2.2自给自足,基于“保障供应”的中药资源“供需平衡评估”供需平衡关系直接决定中药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针对供需平衡开展的资源评估可分为国家和企业2个层面,国家层面的评估反映一定时间段内,某一资源在全国范围总获得量与总消耗量之间的平衡;企业层面的评估反映一定时间段内企业所用某种中药资源的可获得量和消耗量之间的平衡?中药资源评估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层面中药资源的供求平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供求平衡的总和决定着国家层面的供求平衡,因此,中药资源评估设计正是通过保证各个企业自身中药资源的供求平衡实现国家层面的中药资源评估?

《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要求坚持药材资源的供给与消耗平衡原则,即“使用药材资源的药品生产企业应提供资料证明预计药材年消耗量与可获得药材资源量之间平衡?如使用野生药材,应保证药材年消耗量低于相应药品生产企业可获得的规定产地药材的自然年增长量”?中药资源评估内容包括中药资源预计消耗量?预计供应量?潜在风险和可持续利用措施4个方面?此处,预计消耗量?预计供应量均针对某个企业的某个产品的原料药材而言,而可持续利用措施也是指企业针对该原料药材的潜在风险采取的措施?由此可知,《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是要求各个企业以产品为抓手,开展原料中药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的评估?而且并要求“对于复方中成药,其处方中所含的每一药味均应当单独进行资源评估”?可见,企业层面的供求平衡是中药新药注册或再注册时中药资源评估的重点和关键?

3

开展基于“保障供应”的中药资源“供需平衡评估”的基本策略

上文可知,本次中药资源评估直指针对企业自身资源供求平衡的评估,那么,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资源的评估呢?

首先,对于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尤其是企业自身已建有中药材生产基地,或者已与相关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购销关系的中药材,企业完全可以自行进行中药资源评估?具体的做法是按公司中成药或饮片生产计划计算出预计需要的中药材用量,再根据基地中药材的亩产量计算出所需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并对中药材种植基地或合作基地提出种植规模要求即可?

其次,对于一些有特殊属性的中药材,其评估难度较大,如:①对生境有特殊要求,生态位狭小,分布面积小且总产量偏低的中药材;②适生性极强,全国广泛栽培,但质量变异大的中药材;③生物特性尚不是很清楚,栽培技术不很成熟的中药材;④生长周期长,生产风险较大,且没有形成中药材主产区的中药材;⑤主产区不明确或多个主产区,以及存在其他生物学问题的中药材等?由于以上中药材的资源评估需要大量中药材野生资源分布?栽培中药材分布?产量以及栽培基地等数据和信息,评估时需要专业知识或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企业聘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估,或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最后,从长远来看,企业应正确认识中药资源评估对中药产品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尽早建立中药资源评估及保障的人才队伍,在中药产品的日常生产和运营中,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2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