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故事志当存高远远志

古时候,某地有一秀才,娶了药铺主之女为妻,其妻颇通药理。一年仲夏,秀才将赴省城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行前其妻将一节浅棕黄色的圆木交给他道:“相公,你带上此木,能保身体健康,考场不惊,一举夺魁的。”秀才不解其意,笑着打趣道:“难道叫我恐吓考官不成?”妻子解释道:“不是,相公此次赶考,千里迢迢,天气酷热,日间赶路,夜来读书,加之蚊叮虫咬,岂不有害健康?此木名‘大胆’,内服有安神补益、强壮之功效,可治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外用又可治一切诸疾,难道不是可保相公一路安康吗?考前服之,镇静安神,临场不惊,尽情发挥,文艺、书法俱佳,能不夺魁?”秀才听了,茅塞顿开,连连点头称是,依妻子之言,果然考中第一名解元。秀才中举之后,深感此木神效,然厌其名庸俗。既然能益智强身,何不更名“远志”?跟老丈人说之。丈人点头称妙还加上一味平和、镇静、安神的良药“枣仁”,组成“枣仁远志汤”,并以女婿做活广告,生意格外兴隆。

龚自珍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当时,与龚自珍同时代的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时,曾预料英帝国主义可能出兵侵犯,建议清廷应加强战备,巩固边境海防,绝不能妥协,可惜他的建议未被重视和采纳。

而力挺林则徐禁除鸦片的龚自珍,为此写了很多反映鸦片战争的诗作,其中有一首《远志》诗写道:“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诗的大意是说,我纵然通晓兵书,有抗敌本领,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虽有保卫国家的远大理想,却像中药的远志一样,空有其名,犹如普通小草。虽有不平凡的身手,却像被大雪封阻在山东道上的游子一样,不能前行。诗人借喻中药远志,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远志肉、远志筒。

产地: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此外山乐、内蒙古、安徽、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远志筒呈长管状,稍弯曲,形似蚯蚓,长约3~13厘米,直径约0.3~1.3厘米。外皮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或裂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味苦微辛,有剌喉感。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较薄。远志棍,细小,中央有坚硬的木心。以筒粗、肉厚、皮细、色嫩、去净木心者为佳。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阅读推荐:

中医故事:中医药店为何称“堂”?

中医故事:药王孙思邈与能起死回生的小银针

中医故事:中医药橱的起源

中药故事:甘草救了药掌柜的命

中药故事:十四个中药名字的起源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