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坚韧与胜己汽车商业评论

在杂志、在论坛、在评奖泛滥成灾的年代,何以能够脱颖而出?因为我们想做且一直努力在做正确的事情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贾可

原载于《汽车商业评论》年1月刊

年夏天的那期杂志的“贾可致读者”中,我提到了“远志、坚韧、胜己”这六个字。这是一位好友当年对我的勉励和期待,自己觉得甚好,还跑去委托书家写成条幅悬挂于我的办公室。

我不知道来往于我办公室的同事们是否注意到我凌乱办公室上方的这六个字,但这些年来,我时常会抬头看它一会儿。这不是附庸风雅,这是一种得意时候的自我提醒和迷茫期的自我安慰。

这六个字旁边还有北京汽车工业奠基人冯克年6月给我写的一幅字——艰苦奋斗、自主研发、狠抓产品。如今老人早已离去,但他的字却一直陪伴着我和这本《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两幅字如同一双眼睛,一直盯着我的一举一动。虽然知道自己干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始终觉得这还是有意义的正确的事情,所以在所谓传统媒体雨打飘零之际,我们几乎不敢有任何懈怠。

我的同事王晨曦在这本杂志一年一度的记者编辑自己的“口述历史”中提到了合作伙伴雷霆生形容我们做轩辕奖的意义时说的这样一句话——“Doingtherightthingsismuchimportantthanbefamous(做正确的事比出名更重要)”。我深以为然。

年,《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进入发展的第十个年头,我们的杂志越做越厚重,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容上的。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构建了几乎涵盖汽车全产业链的专业论坛和评奖,并且因为公信力而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

在杂志、在论坛、在评奖泛滥成灾的年代,我们何以能够脱颖而出(如果有的人不承认,那我们将更加努力)?就是因为我们想做而且一直努力在做正确的事情。你们或许会问,为何这是正确的事情?我们的回答是因为自己想不出能做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人活着是需要意义的。

这真的是最真实的理由。你们可以看一看这一期我们部分同仁撰写的自己的“口述历史”,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对我的一次拷问。我非常感动,也深感带这样一支有血有肉队伍的责任重大。大家都在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交给了《汽车商业评论》,这本杂志也必须要为大家寻找生存的意义。

当然,意义正确的事情也必须是有钱可赚的事情,否则行之不远。而我一直信奉这样的观点——做正确的事情一定会名利双收,如果短期不能,只要从稍长一段时间看,一定是这样。

现在确实是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风雨飘摇期,不过这也是优秀纸媒比如《汽车商业评论》的黄金时期。

中国的传统媒体,虽然有一定的内容门槛(我指的不是准入门槛),这30多年来,大部分从来都没有真正成熟过。看看写的这些东西,你就知道他们是多么容易被人替代,也就是被现在的自媒体替代——当然,这也并非说这些所谓的自媒体又高明到哪里。

我们这本杂志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容我稍微吹一下牛,已经筑起高高的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双重门槛,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它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看门狗和教科书。

比如就在这一期的杂志上,我们梳理了过去一年12位,不,13位中国汽车界的争议者,以封面故事的形式集中体现,很多方面写得比较大胆,换句话说会得罪人,但只要对他们的褒或贬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那也是我们在所不惜或者引以为傲的。

所以,虽然劣币会驱逐良币,但只要“远志、坚韧、胜己”,只要“艰苦奋斗、自主研发、狠抓产品”,我们就会一直陪伴在大家左右。

或许,陪伴我们多年的你们这期可能会注意到,已经坚持了8年的中国汽车蓝皮书特刊怎么没有完整体现?

我告诉大家,《汽车商业评论》将用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杂志来较为系统地梳理过去一年,而完整的《-中国汽车蓝皮书》,将在今年5月初的第八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召开前夕,真正以书的形式出版,并在论坛上进行首发。

更成熟、更专业是你们对我们的要求,而更多批评、更多指教也是我们对你们的期待。

最后,敬祝我们亲爱的读者诸君新春快乐,在万马奔腾的年代找到自己策马扬鞭的机会。

对本文有任何看法,请向下滑动去“写评论”吧!点击“阅读原文”申报第二届金轩奖评选案例

赞赏

长按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