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任继学治疗乳癖验案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重视,应早治疗早康复。

  

  某女,53岁。年6月7日初诊。

  因月经过多1年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医院,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曾服用中药治疗而无效。现症: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数。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治法:补气养血调经,凉血活血。方药如下:

  生绵黄芪20g,当归头15g,牡丹皮10g,生地炭20g,大黄炭10g,桂枝15g,茯苓15g,黑芝麻15g,苎麻根20g,益母草10g,莲房炭15g。日1剂,水煎服。

  急则治其标,该患者月经过多虽由“多发性子宫肌瘤”所导致,但肌瘤并非一日所生成,亦非一日可消除,且其随着天癸的衰竭而有渐消缓散的趋势,故可暂时不予治疗,而以止血调经为要务。生绵芪、当归头补气养血止血,生地黄炭、大黄炭、苎麻根、莲房炭凉血止血而不留瘀,桂枝、茯苓、牡丹皮三者伍用化裁于“桂枝茯苓丸”,取缓消癥块之义,益母草活血调经;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全方以炭类止血见长,共奏调经止血之功。

  二诊至三诊(6月14~21日):药后乏力好转,心烦,舌红少苔,脉沉弦有力。此阶段治法不变,或加炒海螵蛸、荆芥炭以止血,或加阿胶、枸杞以补血扶正。

  四诊(6月29日):自初诊药后,月经至今未潮,体力增加,但胸闷,心悸,舌淡红、少苔,脉沉弦有力。方药如下:

  制香附15g,岷当归15g,枳壳15g,桔梗10g,生地黄15g,茯神木15g,远志15g,大黄炭10g,炙黄芪15g,牡丹皮15g,贯众炭15g,桂圆肉10g。日1剂,水煎服。

  患者冲任失调,肝气郁滞故胸闷;气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心悸。制香附疏肝解郁而不耗气伤阴,枳壳、桔梗理气宽胸,炙黄芪、岷当归、生地黄、桂圆肉补气滋阴养血,茯神木、远志安神定悸,大黄炭、贯众炭、牡丹皮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全方以理气扶正为主,兼以止血。

  五诊(7月5日):现为月经第3天,经血鲜红量多,寐差多梦,舌红、少苔,脉沉弦。治以止血调经为主,佐以养心安神。方药如下:

  制香附15g,炙黄芪15g,生地炭20g,黑芝麻20g,荆芥炭15g,岷当归15g,大黄炭15g,牡丹皮10g,炒海螵蛸l0g,茯神10g,益母草15g。日1剂,水煎服。

  六诊(7月26日):月经正常,仍胸闷,心悸,乏力,舌暗红、少苔,脉沉弦。方药如下:

  岷当归15g,茯神15g,益母草15g,炙黄芪20g,朱寸冬20g,焦栀子5g,党参15g,大黄炭15g,白薇15g,枸杞20g,牡丹皮l5g,制香附15g,赤芍药15g。日1剂,水煎服。

  月经已正常,故以扶正为主,兼顾调经。方中岷当归、炙黄芪、党参、枸杞益气养阴补血,茯神安神定悸,大剂朱寸冬滋阴复脉止悸,焦栀子、牡丹皮、赤芍药、白薇、大黄炭泄血中伏火而止血,制香附理气解郁,益母草活血调经。诸药配伍,整体调理以善后。

  以后直至10月,患者未再复诊。

  七诊(10月12日):现月经调,但双侧乳房胀痛,扪之有肿块,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活动度好,乳头偶有少量黄色分泌物溢出,月经时乳胀加重。至我院外科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舌红、苔白,脉沉弦有力。诊断:乳癖。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方药如下:

  生鹿角20g,醋柴胡15g,瓜萎15g,制香附15g,浙贝母15g,岷当归15g,忍冬藤30g,生牡蛎20g,乌梅3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日1剂,水煎服。

  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乳房腹痛,甚至气滞血瘀形成肿块。若脾胃运化失司则痰浊内生,痰浊结于乳房胃络亦可致病。乳癖的形成与气滞、血瘀、痰凝皆有关系,故治疗要三者兼顾。方中生鹿角咸能入血软坚,温能通行散邪,是治疗乳癖不可或缺的圣药;醋柴胡、制香附疏肝解郁,散中有收;瓜蒌清热散结,活血消肿;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通经脉而调气血”(《医学真传》),“专治痈疽”(《本草蒙筌》);大贝、生牡蛎化痰软坚,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解毒散结,乌梅酸敛而软坚,配伍岷当归养血活血使化瘀而不伤正。

  八诊至十一诊(10月19日~11月16日):自觉肿块缩小,胀痛减轻,故效不更方。

  十二诊(11月30日):乳房肿块压痛明显,月经已两月未行。舌红无苔,脉缓滑。方药如下:

  岷当归15g,醋麻黄2g,熟地黄5g,白芥子10g,生鹿角30g,制香附15g,醋柴胡10g,地龙5g,土贝母5g,赤芍药15g,瓜蒌15g,川芎5g。日1剂,水煎服。

  乳房肿块压痛明显而局部皮色不变,是为阴证,脉缓滑为有痰有瘀之象,故取阳和汤化裁以温化痰凝、散瘀消滞。方中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且麻黄醋制则散中有收;白芥子辛散,祛皮里膜外之痰;生鹿角温通软坚,取代原方鹿角胶之滞腻;阳和汤原方记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土贝母解毒散结,治疗乳癖功效显著。醋柴胡、制香附疏肝解郁,散中有收;瓜萎清热散结,活血消肿;地龙、赤芍、川芍凉血散瘀,行气通络;岷归养血。月经两月未行似有绝经之兆,应顺其自然。

  十三诊(12月13日):疼痛好转,效不更方。

  十四诊(12月21日):近日乳房较痛,肿块似有增大,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弦而数。方药如下:

  醋柴胡10g,三棱5g,莪术5g,醋香附15g,醋青皮15g,肉桂5g,海藻15g,生鹿角30g,当归尾15g,瓜萎20g,生牡蛎20g,芙蓉叶15g。日1剂,水煎服。

  乳房疼痛又见加重,虽用十二诊方药温化痰凝、散瘀消滞亦未见好转,且肿块似有增大,此为顽痰瘀血,故以醋柴胡、醋香附、醋青皮疏肝破气,散中有收;三棱、莪术、归尾破血逐瘀,海藻、生牡蛎化痰软坚散结,生鹿角温通软坚,瓜蒌清热散结、活血消肿,芙蓉叶解毒消肿止痛,稍佐肉桂温通血脉,通行药力。

  十五诊(12月28日):疼痛改善,舌淡红少苔,脉沉弦而数。上方加山慈菇15g解毒化痰,散结消肿;皂角刺5g以通乳络,虫白蜡5g以定痛。

  十六诊(年1月4日):疼痛明显减轻,乳房结块亦有缩小,舌淡红少苔,脉沉弦而数。加白胶香5g活血止痛解毒;木鳖子1个(炮去油)以消肿止痛,解毒散瘀。

  此二次诊治皆以选用外科常用药而见长。如虫白蜡定痛效佳,白胶香活血止痛解毒。俗语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吸取其他学科的用药经验,确可开阔诊治思路。

  此患者又经三次诊治而肿消痛止,病愈。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突竭”,意即妇女49岁前后,肾精日渐亏虚,天癸日渐竭绝,冲任二脉气血不足而功能失调,气血瘀滞,上则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则乳房疼痛而结块;下则积聚于胞宫,胞脉阻滞而生积聚,瘀阻冲任,血失固摄,则月经紊乱而失调。本案所述之子官肌瘤及乳腺增生均为更年期妇女常见疾病,其病机关键以冲任失调为本,案中补气养血调经、凉血活血止血、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各种治法,随证而处,不拘一格,尽可作为调理冲任之用,故而奏效。但由其乳癖的治疗过程亦可看出,该病缠绵反复必须坚持治疗方可收效。[刘艳华.任继学教授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并乳癖医案一则[J].时珍国医国药,,19(8):-]

  附朱良春良方:

  1、朱氏消癖舒乳方

  蒲公英(30~60g),配合陈皮(10~15g)、生甘草(5~10g)为基本方。

  消肿散结,理气散结。

  均以黄酒为引。①红肿愀痛加漏芦、天花粉;②乳汁排泄不畅加王不留行、白蒺藜;③局部硬结较甚加炮穿甲片、皂角刺。

  方名系编者杨建宇拟加。[朱良春,朱步先.蒲公英应用琐谈[J].上海中医药杂志,,(2):33]

  2、消核汤

  炙僵蚕15g,蜂房15g,当归15g,赤芍药15g,香附15g,桔梗15g,陈皮10g,甘草5g。

  消肿散结,理气散结,主要用于乳腺增生(乳癖)等。[姜仁昌,梁建峰.朱良春经验应用举隅[J]中国社区医师,,6(16);45]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hl/1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