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近几年门诊上的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一方面现在的学习压力真的很大,另一方面咱们孩子在学校和他人的社交、相处方式也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家长和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怎么相处,家长怎么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严厉要求,却很少关心他的精神状态,关心他的情绪,慢慢地孩子的心理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不是不开心,家长们千万不要轻视!现在其实有很多家长对抑郁症的了解还不足,认为孩子只是单纯地不开心,单纯的没精神,口口声声说着、“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有啥不开心的”、“好好的有什么病,你就是想太多了”、“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有啥不开心的”、“好好的有什么病,你就是想太多了”......
殊不知,家长的不理解反倒会更让孩子失望,加重孩子的病情。
其实你知道吗?在我国,患抑郁症的人数高达1亿!每年因为抑郁症而选择轻生的约有12万人!
抑郁症是一种病,你的孩子真的不是因为矫情,也真的不是想得太多,他自己也不想让自己处在这种阴霾之下,其实他们也曾向你求救过,只是你很多时候都选择了忽视......
那么面对孩子抑郁症,家长应该怎么做?对于深陷抑郁之中的孩子来说,他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被关心,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关心,一句温柔的鼓励,都能让他心里好受很多。
作为家长,发现孩子抑郁之后,一定要及时地关心孩子的近况,打听孩子的不开心,并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同时带孩子及时就医,看心理医生,要对孩子耐心、细心。
另外,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尽量不要选择让孩子长期服用西药,因为很多精神类的西药副作用太大,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可以试试中医调理,调畅孩子的情志,帮孩子慢慢走出来,同时还能帮孩子养成健康的身体。
中医治抑郁症中医学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历史更为久远,对病因、病机、预防、治疗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我从医四五十年了,见过那么多抑郁症患者,总结下来其实大多抑郁症患者病因病机都在于肝、脾、心。
因此针对调理,中医治抑郁症,主要思路就是通过调畅患者的情志,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我按照这个思路,调理抑郁症,十有八成的患者都能恢复或有很好的改善,也都能慢慢把西药减下来直至停药。
验案举隅田某,女,17岁,抑郁症一年半,因抑郁症辍学一年。
当时由她父亲带她来看诊,据他父亲所说,患者初中和高一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好,在班级里都是排前几名,结果高二的时候课程进度太快,有些跟不上,成绩慢慢跌落到中下游,因此孩子的压力一直很大。
但是这位家长也有一些问题,只关心孩子成绩,很少去关心孩子压力大不大,学习累不累,在学校开心不开心。慢慢地,孩子就抑郁了。
具体表现为:悲观消极、失眠多梦、心悸心慌、吃不下饭、肢体困乏、思维混乱。
刻诊,舌苔薄白,脉弦细。
开方:柴胡、白芍、茯苓、酸枣仁、远志、竹茹、胆南星、薄荷、栀子、神曲、丹参、甘草。
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复诊:情绪稳定、睡眠改善、思维清晰、心情改善。
三诊:脸上有笑容,悲观自责的情况大大改善,愿意和人沟通,睡眠好了。
四诊:基本恢复正常,开朗,情绪稳定,能说能笑,其余诸方面皆良好。
最后为求稳定善后,又多给患者开了一个月的药,巩固调理。患者在服药期间,已逐步将西药停掉。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很明确,就是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这也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问题所在。
肝藏魂,肝郁气滞则肝魂失常,因此患者就会情绪异常。肝郁易导致脾虚,气滞易生痰,痰蒙清窍,患者就会神志不清醒,呆滞,思维混乱。
因此给她的调理思路就是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思路清晰,调理得当,于是患者一步步恢复。
最后我还是建议家长们,家里孩子有抑郁症的,一定要来看中医试试,不要让孩子长期吃着西药还处于抑郁的阴霾中,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让孩子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