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州镇七盘沟的万村,种植有大量的樱桃和青红脆李,但长年饱受干旱的影响。缺水,使得这里果树生长极大受限。
▲正在焊接排水管的农民工万村缺水概况
气候干燥、土壤沙化,植被覆盖率低,以及泥石流灾害导致的土地面积萎缩,使万村一度非常贫困,在政策扶持下,万村刚脱贫摘帽一两年。
引水工程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万村一共六个村小组有上千村民,分布在河坝到高山一带。农户收入基本以栽种水果为主,如果能解决灌溉用水,这里的水果产值将会更好。
←劳动的“搬运工”
工人们扛着一截截水管,一步步往山上挪动。铺设引水管,是万村灌溉工程中最难的环节。
灌溉水源
经过考察,沿着七盘沟逆流而上,到达沙板沟一带,这里有一股水可以引流到达万村各个小组,基本满足全村的灌溉用水。
→发动青壮劳力全程接近10公里,其间道路基本在七盘沟山沟中穿行,路途非常艰险。
工程规模
这是万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项目之一,引水管、蓄水池以及相应的人力投入需要两百来万,工程跨度从去年直到今年,由于冬半年山上会下雪,所以工期很紧。
爬过拦水大坝公益扶贫
于是,由中央彩票公益金提供经费,在威州镇的统一部署下,协调了三四十位民工,从七盘沟山脚出发,全程十公里,肩扛背挑引水管。
走过涉水木桥工程艰辛
工人们自带干粮,天刚亮就准备出发,扛着3米长、16厘米直径的水管,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山上移动。一路上坡坡坎坎,到达截水口位置,已经进入到森林里。
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路途坎坷
由于受13年7.10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瓦砾及许多荆棘杂草,许多路段完全没有路,有时还得涉水通过,加之天气炎热,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
山路艰险一路都是石头瓦砾齐心协力
忙碌了一天的农夫卸下了肩上树根般粗细的水管,休息一会,再继续往山上扛。从大清早出发,经常是下午时分才能走到目的地。
克服困难
走过悬崖峭壁,进沟的峡谷也越来越深,路越来越难走,其中还得跨过几个为防范泥石流修建的拦水坝,踩着木梯,从排水孔一点点往里面塞。
铺设管道
由于水管是沿着山上往下牵引,管道会直接从许多悬崖上飞过去,施工中也采用了钢绳悬吊,无论是搬运水管,还是架设水管,都非常危险,施工负责人也给每位民工买了保险。
新建水池
除了铺设8.5公里的排水管,还需要新建12个蓄水池,分布在万村各组的点位上,满足全村各个地点农田的用水需求。
助力脱贫
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9月份完工,从此万村终于可以告别靠天吃饭的日子了。这既是万村希望之水,也是脱贫之水,解老百姓忧心之事,也助力精准扶贫。
后续管理
后续通水后,威州镇还将加强对七盘沟万村的灌溉用水管理,确保所有村民、所有土地都能受到润泽,让这股水源一直源源不断。
在汶川威绵片区,许多高半山地区都有缺水的现象。不仅是灌溉用水,甚至人畜饮用水都面临着困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之一,解决汶川老百姓的用水问题,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汶川将继续加大投入,尽可能解决汶川部分地区缺水的现状,让汩汩流水滋润汶川大地。
图/曾兰方
主管: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
主办:汶川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编:王飞
编辑:赵琼朱远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