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明诗新解5

白癜风难治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明诗新解(5)暮宿田家作[明]蓝仁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汲水泉满涧,烧竹烟在户。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浊酒初泼醅,嘉蔬亦时具。且慰饥渴怀,况谙村野趣。老翁八十余,有子没征戍。粳稻岁莫收,官司日加赋。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愧乏经济才,徒然守章句。

关于“乱水行人渡”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乱水:横渡过水。”(岳麓书社年版,第60页)

按:这句的末尾已有“渡”字,如“乱水”仍为“横渡过水”之义,即嫌重复。诗人琢句,不至于如此荒疏。故“乱水”之“乱”,仍当作形容词看。

唐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二首其二:“野寺垂杨里,春蛙乱水间。”

钱起《过杨驸马亭子》诗:“乱水归潭浄,高花映竹明。”

李频《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诗:“乱水通三楚,归帆挂五湖。”

宋强至《春日兴庆池上作》诗:“林端衮衮晴烟起,冰底溅溅乱水鸣。”

文同《什邡道中》诗:“高林夹广道,乱水入平田。”

韦骧《安远道中》诗:“晩穿乱水踏欹危。晓度空山瘴雾飞。”

元戴表元《魏文节公墓》诗:“寒岩碎裂从中起,乱水喧鸣竟独流。”

何中《微雪》诗:“乱水投陂急,群峰照野明。”

明李梦阳《秋怀》诗:“双洲菡萏秋堪落,乱水蒹葭晩更悲。”

郑岳《淇县道中》诗:“津亭流乱水,辙迹陷深泥。”

凡此“乱水”,率皆如是,可以参看。

感怀

[明]文征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关于“远志出山成小草”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远志:药名。此言自己本有远大理想,一出了山,便成了小草。”(岳麓书社年版,第页)

按:这里的“小草”,是远志的别名,因此也是药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之下《排调》:“谢公(按:晋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按:晋桓温)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文征明这首诗,即用此故事。

谢安原本隐居东山,后来出山入仕。郝隆之言,是讽刺他隐居东山时,志存高远,名望贵重;一旦出山入仕,便与追逐荣利的世俗之辈无异,成为不值钱的小草。故谢安听后甚感羞愧。

这是古人诗中在谈到“仕”与“隐”时常用的典故。

如宋释觉范《次韵陈倅》二首其一:“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晁补之《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六:“白圭未可轻三复,小草须防得二名。”

李复《题严贤良东山集》:“谢公高志渺浮云。对弈从容静世纷。坐客偶然谈小草,无言徒愧郝参军。”

李彭《次秦处度赠归宗老示中上座韵》:“远志是小草,慎在出处中。”

元张伯淳《呈右平章》:“小草可惭非远志,焦桐何意得知音。”

陆文圭《送辅若晦南游》:“纵无讥小草,恐有遗当归。”

赵孟頫《罪出》:“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明陈献章《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五首其三:“西山对面说河图。远志谁将小草呼。”

庄昶《五羊寄邓先生俊》二首其二:“浮世虚名非得已,出山小草却悲人。”

郑善夫《东山柬董文玉谕德》:“高卧正怀谢太傅,莫令小草后人传。”皆是其例。

文征明这里也是因被迫出仕而用以自嘲。

关于“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东方:指汉东方朔。《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此用其事。”(同上,第页)

按:注者说“东方”是东方朔,并不错。但认为这是用《史记·滑稽列传》所载东方朔“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事,却与诗人的用心失之交臂。

要读懂这两句,须看《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鼔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

要特别注意其中“臣朔年二十二”一句。

东方朔“待诏公车”时,才二十二岁;而文征明任翰林院待诏(这与汉代的“待诏公车”地位差不多)时,已五十多岁了。

所以他在诗里自嘲道:头发都白了,才“博得公车召”,恐怕东方朔也懒得来笑话我了吧。

“不满”,是不足、不够的意思。

作者/钟振振编辑/章雪芳校对/冯晓

点击回顾

年(10-12)月目录

首届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今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fb/7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