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远志,又名葽绕、蕀蒬、棘菀、小草根。《本草纲目》云:“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将远志列为上品,“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三因方》记载:“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侵大,不问寒热虚实,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迟倾澄清饮之,以滓敷患处。”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记载:“凡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其效如神。”中药
远志
中药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本品呈圆柱形,略弯醢,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味苦、辛,性微温。入心、肺、肾经。远志具有宁心安神,开窍益志,祛痰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神志恍惚,咳嗽痰多,痈疽肿痛。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脾胃虚弱者忌服。此外在入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恶心呕吐。配伍方剂远志酊(中成药)
远志酊为远志流浸膏经加工制成的酊剂。祛痰药。用于咳痰不爽。
安神定志丸
组成为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钱,开水送下,治惊恐不安,睡卧不宁,梦中惊跳怵惕。
——《医学心悟》
中药故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大臣谢安起初朝廷多次劝他归顺而不从,有隐居山林的意愿。后来官府征召的命令多次下达,这才就任桓温属下的司马。当时,有人送给桓温不少药材,其中有一味是远志。桓温就问谢安:“这种药又叫小草,是什么原因?”有个叫郝隆的大臣立即回答说:“不出(隐居)就是远志,出(出仕)就是小草。”巧妙而又不失礼貌的回答了桓温,嘲笑了谢安。这则故事中,植物远志的地上部分叫“小草”,根即“远志”,恰拟“处”与“出”之别。谢安听了,甚有愧色。后来,经过10余年的韬光养晦后,谢安在抵御前秦入侵的淝水之战中,指挥谢家子弟大获全胜,奠定了谢氏当轴氏族的地位和王谢并称的基础,真正实现了“远志”,远志小草一闻也成为了笑谈。
特别提示:本文所提药物及方剂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代替处方,中医讲究辩证施药,用药因人因病而异,医院,请医生诊断后,针对个体症状,提出用药方案。
—END—
内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袁嘉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