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黄帝内经朗读与解析10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张兰芳老师的解析如下:

很高兴今天早晨六点多就听到罗老师的语音诵读,读的非常好。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天来了;“此谓容平”我们要解释一下“容平”,这个容,大家看一下,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下面是一个谷。其实这个字的造字本意,是说谷子里面的那个小米,已经把壳长满了,平的意思也是这样,就是粮食的种子非常饱满,把它的壳盛满了。

我相信每一个北方人对小米都应该非常有感情,小米粥,我觉得几乎没有人不爱喝它。这个谷子在咱们中国栽培了大约有七千多年,黄帝是生活在五千年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黄帝生活的那个时期,谷子已经被广泛种植,大家知道我们的先民在驯养这个谷子的时候,至少要经历了十几万年的时间。因为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个谷子是和我们的狗尾巴草是很相似的,所以驯化它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容平”的意思就是经过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开始收获。所有的果实种子都非常的饱满。这时候粮仓也是“容平”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一种五谷丰登的状态,是丰收季节的别称,所以“容平”这个词是一个非常让人喜悦的字啊,它的寓意就是秋天万物成熟收获,五谷丰登。

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同感,我们的方块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可爱的文字,每一个字它的含义都非常的丰厚,都可以讲出一个故事,都可以给你描摹出一个生活场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她非常的流畅,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又饱含哲理。“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就是这时候是秋高气爽的感觉,秋风起了以后,天变得非常的高,非常的蓝,高远的感觉,就是那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状态。

“早卧早起”就是这个时候我们要早睡觉,起床也应该比较早,因为我们要忙着收获。“与鸡俱兴”,就是像鸡的作息时间一样,与它们一起起床;“使志安宁”,其实这时候我们要保持情绪的安宁。因为秋天这种肃杀之气开始降临,我们不要低落,不要因为万物肃杀而情绪低落;“以缓秋刑”,前面咱们讲过秋后问斩的故事,就说这时候我们的情绪安定,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收,一切都在收敛,我们的心神也要收敛起来;“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就是我们夏天往外投射的东西,要往内收;为了使我们的“肺气”保持肃清的状态;“此秋气之应”,我们要顺应秋收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肺”,如果你违逆了这个自然之道,就会伤害你的肺脏。“冬为飧泄”,这个“飧”大家看一下,夕,食就是晚饭的意思。

“飧泄”就是泻肚子,吃了东西不消化;就是晚上吃的饭,第二天早晨就泻出来了。有时候小孩子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他的大便里边有没消化的食物,比如一些豆子,花生米之类的就囫囵着拉出来了,这就是“飧泄”的意思。“奉藏者少”,就是秋天你没有收好,到冬天,你就无物可藏。所以整个秋天我们的大自然在收获,人类也应该收获收藏,是为了让我们的冬天有所藏。就会避免生这种“飧泄”这一类的疾病。

“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天来了,闭藏的季节来了;“水冰地坼”,这个“坼”是干裂的意思,就是那个大地,因为寒冷,比较干燥,会裂开,裂上很多那种大口子。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我们的手也会裂大口子。“勿扰乎陽”就是这时候你要把你的阳气潜藏起来,不要扰动它。“早卧晚起”,我们要早睡觉,晚起床;“必待日光”就说你要活动,你要出去劳作,要锻炼,要等太阳升起来比较好。

“使志若伏若匿”,“伏”通俗的说就是伏在地上,趴在地上,匿就是藏。我们的情绪要收藏好,心神不要外泄,要内敛;“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说这时候我们好像私藏了一些宝贝,我们有自己的一些收获心得,大家偷偷的藏起来,就像是得到了心爱的宝贝。比如心爱的人,心爱的小物件儿,或者是一本好书,这时候要把它私藏起来,一个人把玩,欣赏,或者品味,就是这种感觉。

“去寒就温”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取暖以抵御寒冷。“无泄皮肤”,就是说这个时候你的皮肤腠理,是非常紧凑的状态,因为他要把阳气闭藏起来;“使气亟夺”这个“亟”的意思是频繁的。就是你的气,精气神,阳气,不要被外物所夺失,就是不要流失,还是要内敛收藏的意思。“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痿”和“厥”是两种病,

“痿”是指手足软弱无力就是四肢非常疲惫,无力的状态;“厥”是说的四肢厥冷,特别是女人容易手和脚冰凉冰凉的,就是阳气非常的不足。因为冬天没有很好的收藏,所以到了春生的时候就会“奉生者少”,只有先收藏,收获了才能有物可生发,仍然是在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有句俗话叫“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因为冬天是一个封藏的季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多吃一些补益的食品,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它可以把这些水谷精微储存起来,为我们下一个时节的开始,做好一个储备。其实通过对上面春夏秋冬的学习,大家能够体会到,实际上内经里边描摹的生活场景以及自然风物都是我们北方的样子。

我们前面讲过了上古中古和下古,就是三皇五帝,他们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在陕西,山西那块。所以我们作为北方人作为山东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四季分明,寒温适中,非常利于养生,有收有藏有生有发。在这种生活环境里,我感觉特别能让我们保持一种警醒,进而让我们善于内省,就是让我们时刻谨记人与自然的关系,善于调整人与自然,善于调整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善于内求,仍然是君子反求诸己。所以我们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整个的中华文明也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所以说我们中国人和大自然的联系非常密切,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我们的宗族观念非常的强,安土重迁,我们中国人非常的谦虚,非常的勤劳,都是来源于这种农耕文明的结果。

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尤其是刚刚学习的这四段非常适合诵读。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一定要让他去诵读,是非常好的内容。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以我们的婚恋嫁娶和这个四季串起来讲一下。比如“春三月,此谓发陈”,就是我们的志趣要往外投射,要外出,这时候人们就会外出踏青,春游。因为古人的生活习俗和我们现在是不太一样的,在《周礼》里边儿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月也,奔者不禁。”就是这个时候,“仲春”是春天的第二个月。这个时候整个国家都在倡导,少男少女要会合在一起,大家要去春游,要去唱山歌,就是鼓励大家去恋爱,鼓励人们去,现在叫私奔,那个时候可以是公奔,就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形式。其实咱们的族外婚,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的。

这样在春三月的时候,少男少女们便开始恋爱;到了夏三月,“若所爱在外”,这是一个往外投射的季节,他们会互相表达她们的爱慕,处于热恋的状态;到了秋天开始收获收藏,就要忙着谈婚论嫁了,这时候小伙子就要给姑娘家里送彩礼。

秋天,爱情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古时候就是给姑娘家送这个彩礼。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诗经》里面有这样的篇章,就是送什么样的彩礼最好呢?送天上飞得大雁和地上跑的鹿。因为如果这个小伙子能把天上的大雁射下来,能把小鹿给捕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健壮的男人。这样的男子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女孩子就会非常的有安全感。

秋天的时候,欢天喜地的把心爱的人娶回家;到了冬天,“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就是说这时候就是金屋藏娇的样子,要把她藏起来,干什么呢,让她为自己生孩子。因为冬天看起来是万物肃杀,大家知道在冬至这个时节,“冬至一阳生”阳气已经开始生发,虽然非常的微弱,但是已经在动。这时候新的生命也在悄悄地孕育,就是“若已有得”“若有私意”可以这样理解。春夏秋冬是一个非常美的轮回。然后通过这个四气调神大论的学习,我想大家一定会非常的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四季,并且热爱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么美丽的文字,今天的解析到此结束,谢谢。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jiangj.com/yzfb/1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