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中药导学课。听老师详细介绍各科备考战略,不走弯路。
第十一章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凉血散瘀效果好一些)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小蓟饮:尤善治尿血、血淋)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尤宜下焦出血证)(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归肺、胃、膀胱经)(甘寒:清热生津)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各种出血、尤宜肺胃出血证)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尤宜出血而有瘀滞者)
茜草
凉血、通经、祛瘀、止血
(尤宜血热夹瘀的出血证、瘀血经闭)
蒲黄
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
(煎服、包煎)
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艾附暖宫丸)
(虚寒性的崩漏-为温经止血之要药)(安胎-虚寒性的胎动不安)
(月经不调、痛经-为治下焦虚寒性妇科病的要药)
侧柏叶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苦寒)
(归肺、肝、脾经)(肺热咳嗽)(生发乌发)
苎麻根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猪妈、怀胎、2只死-原因:尿血)(安胎要药)
仙鹤草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
(脱力草)
(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
紫珠叶
收敛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内外出血、以血热者尤宜、在肺胃最佳)
藕节
收敛止血
棕榈炭
收敛止血
鸡冠花
收敛止血、凉血、止带、止痢
血余炭
收敛化瘀止血、利尿
景天三七
化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证-为血中之气药)
(上行头目-治头痛要药。下行血海-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元胡)
(罂粟科植物)(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
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畏丁香)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瘀血重证:癓瘕积聚-妇科肿瘤)(常与三棱配伍)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孕妇、月经过多忌用)
丹参
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归心、心包、肝经)(区别其他参:苦寒)(孕妇慎用)
益母草
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坤草)
(为妇产科要药)(程咬金的典故)
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有小毒)
(常与红花相须为用)(肺痈、肠痈)(味苦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
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牛膝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怀牛膝)
(本品活血祛瘀力较强、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其活血祛瘀作用有疏利降泄之特点)(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常为药引)(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
川牛膝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川:多能活血行气止痛)
水蛭
破血逐瘀、通经
(癓瘕积聚)
鸡血藤
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调经止痛、又兼补血作用)
五灵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包煎)
土鳖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主入肝经、性善走窜、为伤科常用药物)
穿山甲
活血消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善于走窜、性专行散、即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癓通经)
(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
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
乳香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苏木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西红花
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月季花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北刘寄奴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干漆
破血祛瘀、杀虫
姜黄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刘寄奴
破血通经、散寒止痛、消食化积
虎杖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自然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血竭
内服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化痰药(湿聚成痰)(多配健脾燥湿药、因脾为生痰之源)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有毒)(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湿痰要药(二陈汤)(外用消肿散结:痈疽肿痛、毒蛇咬伤、多生用)
(找潭泥藕-批)
天南星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风声紧、天南海北)
(导痰汤)(祛风止痉: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芥子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芥茉)(三子养亲汤)(走窜、阳和汤)(治寒痰喘咳悬饮肋痛)
桔梗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痰的电梯)
(寒热证均宜、杏苏散、桑菊饮)(载药上浮、舟楫之剂、提壶揭盖气机上逆、呕吐、眩晕、阴虚)
旋覆花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有绒毛、包煎)
白前
降气祛痰止咳
(寒热、外感内伤、新久咳嗽均可)(止嗽散)
瓜蒌
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2谈话、胸宽、畅)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
川、2谈话、总结、润肺。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
(胃热呕吐)
竹沥
清热滑痰
(清心定惊)
天竺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清心定惊:中风痰迷、惊痫癫狂、惊风)
白附子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毒蛇咬伤)
前胡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前胡、降下来了、开始肃风热)
昆布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消痰软坚:瘿瘤、瘰疬、睾丸肿痛)
海藻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反甘草)
黄药子
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有毒、量大致吐泻腹痛、肝肾损害)(消瘿)(小英死了!)
海蛤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
(含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海浮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
瓦楞子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礞石
消痰下气、平肝镇惊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百步、润咳杀虫)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泻肺热强、以皮利水)(力缓、清肺热)
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力峻、泻水气、祛痰涎)
紫菀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枇杷叶
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马兜铃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
白果
敛肺平喘、止带缩尿
(白色入肺、哮喘痰嗽)
胖大海
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洋金花
平喘止咳、解痉、定痛
第十四章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有毒、含硫化汞、忌火锻)(0.1-0.5g)(住啥:寺、心静)
磁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吸铁石)
(镇静、凭聪明拿船)
珍珠
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生用平肝、煅用收敛)
琥珀
安神定惊、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不入煎剂、忌火煅)(真、鱼鳞)(鱼:瘀)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养心安神、敛汗
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柏子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夜交藤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合欢皮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
牡蛎
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赭石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红色入血)
蒺藜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刺蒺藜)
(刺激厉害、瓶干、输干)
罗布麻叶
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区别牛黄)
(肝火上炎)(先煎2h、研未服0.3-0.6g)
钩藤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肝凉)
(清肝热)(后下)
天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肢体麻木、手足不遂)(上天恩赐用于治疗偏身麻痹的药物)
全蝎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有毒)(研末0.6-1g)
蜈蚣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有毒)
地龙
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蚯蚓)(腰缠火丹)(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小活络丹)
僵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解毒散结
第十六章开窍药
麝香
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入丸散0.03-0.1g)
(香、走窜)(摄像、瞧、活童、总动)
冰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凉开)
苏合香
开窍辟秽、止痛
安息香
开窍辟秽、行气活血
(秽:秽浊)(安息、无气、开窍行气活血)
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注意药理)(昌铺卖粥、化湿和胃)
第十七章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拯危救脱要药)
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可代替人参、除大补元气)
太子参
补气生津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黄芪
补气升阳、益卫固气、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疮疡难溃难腐)(中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脾虚胎动不安)(炒:健脾止泻)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平补三焦)
甘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调和诸药)
蜂蜜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失眠证)
刺五加
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饴糖
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红景天
益气、平喘、活血通脉
绞股蓝
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第三节
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何首乌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制用:黑豆煮)(发为血之余)
白芍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龙眼肉
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
第四节
补阴药
南沙参
清肺养阴、祛痰、益气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麦冬
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一味生津、非常心烦)
天冬
滋阴降火、清肺润燥、润肠通便
(滋养肾阴)
石斛
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玉竹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黄精
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润肺益肾健脾甘平:黄精、山药)
枸杞子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墨旱莲
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
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益胃生津、养胃阴、清胃热)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
(水陆、天阳地阴、滋阴、集阴于一身)(醋淬、先煎)
鳖甲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癓瘕积聚)(醋淬、先煎)
桑椹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蛤蟆油
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楮实子
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第二节
补阳药
鹿茸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从容=通畅)
淫羊藿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拔羊毛)
巴戟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
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寒除湿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补的同时行气血:补而不滞)
补骨脂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补骨脂+益智仁:补益)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蛤蚧
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壁虎蛇)
(蛇:温肾阳)(益精:血肉有形之品)
冬虫夏草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肺癌放疗咯血)
菟丝子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止止泻、安胎、生津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偏固精)(沙苑蒺藜、潼蒺藜)
紫河车
温肾补精、养血益气
(胎盘)(肺肾虚喘)
锁阳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骨碎补
补肾、活血、续伤
核桃仁
补肾、温肺、润肠
狗脊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海马
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第十八章收涩药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酸苦甘辛咸)(归经)
乌梅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乌梅丸:安蛔止痛。酸酶汤:生津)
五倍子
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赤石脂
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莲子肉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一生固精批写、一心恋子)
芡实
益肾固精、补脾祛湿
(止带效果更好)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六味地黄丸:补肾需收涩)
覆盆子
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螳螂的虫阴)
金樱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下焦所有的病症)
海螵蛸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乌贼骨)(海啸-固守执守、带血捅窗)
诃子
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肉豆蔻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石榴皮
涩肠止泻、止血、杀虫
椿皮
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麻黄根
收敛止汗
浮小麦
益气、除热止汗
糯稻根
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罂粟壳
敛肺、涩肠、止痛
第十九章涌吐药
常山
涌吐痰饮、截疟(涌吐生用、截疟酒制)
(常山赵子龙勇猛、截阿斗)
瓜蒂
内服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湿热黄疸)。
藜芦
涌吐风痰、杀虫疗疮
第二十章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
(有毒忌火)
硫黄
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有毒忌火)(疥疮要药)(孕妇忌用畏朴消)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色白入肺)
蛇床子
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小毒)
露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土荆皮
杀虫、疗癣、止痒
铅丹
外用拔毒止痒、敛疮生肌。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轻粉
外用攻毒杀虫。内服利水通便。
第二十一章拔毒消肿敛疮药(痈疽疮疡)
蟾酥
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有毒)
炉甘石
明目去翳、收湿生肌
(孙悟空在炼丹炉内炼就火眼金晶)(石-粉-吸收)
砒石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批示:辛大热大毒、花坛节!)(0.-0.、三氧化二砷忌火煅)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朋友少、四、清肺、谈)。
大蒜
解毒、消肿、杀虫、止痢
(辛温、腐蚀皮肤发泡)
升药
拔毒去腐
马钱子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猫爪草
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毛莨
发泡止痛、攻毒杀虫
斑蝥
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癓
儿茶
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