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赛道上的机器人,都在往无锡高新区飞

此前曾听闻,国内部分企业宁愿高价购入国外的机器人品牌也不愿用国内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

精度不够。

当生产线需要承载一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产值,部分国产工业机器人生产出来的成品精度就开始有偏差;国外工业机器人虽然卖得贵,消费体验还差,但为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不少企业还是选择了国外的品牌。

制造业的胜负,也逐渐从这样细微的地方决出分水岭。

01.

蓄势:细分领域的卧虎藏龙

想当初,中国传统制造业从基本代工做起,拧好每一颗螺丝,逐渐将优势扩充到整个产业链。

迈入机器人产业时代,新的“螺丝钉问题”又开始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动化拧螺钉,怎么确保拧出来的螺钉都是好的?

一家拥有10年+自动化技术应用经验的无锡高新区科企,只需要用3步解决这个问题。

1——自动送钉拧紧系统,将各种不同型号的螺钉精准送达指定位置;

2——DK智能拧紧工具,凭借精准的电机控制和力传感器闭环实现高精度拧紧,可以提供多种拧紧策略,将螺钉准确拧紧至目标扭矩;

3——具有AI视觉能力的柔性上料系统,凭借“智慧”加持,能精准识别物料姿态,配合机械手实现分拣、抓取、送料。

就靠这精准的3步,这家企业从拧螺钉做起,不仅把自己成功嵌进了汽车产业,现在还进入了人形机器人产业。

这家无锡高新区的标杆企业,就是丹尼克尔。

十几年前,丹尼克尔诞生时,送钉、拧紧、上料这些细分市场还是进口产品的天下,如今它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零卡钉”和送钉轨道“自适应”,拧钉“高阶策略”和上料“振动隔绝”的创新技术成果,都达到业内先进水准,尤其是自适应技术和浮动拧紧技术更智能,在业内达到领先水平。

目前这家科企在汽车及零部件品牌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在德国还有近百套的丹尼克尔智能送钉拧紧系统用于某知名品牌的人形机器人的制造。

据介绍,该套系统背后的技术还与人形机器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各类仿真人形机器人有着大关节与小关节。大关节由伺服电机构成,灵巧手离不开空心杯电机,这些电机驱动控制等技术都是和我们的智能拧紧工具采用一样的技术。”

将自动化拧螺钉等最基础的工序做到业内领先,虽然看起来还只是机器人制造生产线中很小的一部分,未来却是支撑起“精度”和“稳定度”的关键。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正是各地打好基础功的关键时期。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强悍,细分领域更是卧虎藏龙。除了实现自动化的“精度”,让未来的机器人“学会思考”的赛道也跑出了领先者。

专攻“脑部”的太机脑,在今年年初凭借公司研发的“机器大脑-面向专用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创业奖”金奖。补充一下,这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

这家公司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其独特的机脑系统研发能力,虽然目前的应用还集中在针对不同的扫地车类型和使用场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机脑系统,但它的终点并不只是一辆“萝卜车”。

在太机脑的自动驾驶仿真实验室,无人驾驶智能控制器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GPS、IMU等多种传感器进行高度融合,可广泛应用于车辆、清洁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器人等领域。

公司文化墙上的一句“人脑换机脑,铸就中国梦”或许更能形容这家公司的远志。

和丹尼克尔一样的是,这两家企业都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起步,实现了在国内设备无人化升级领域中领跑于第一方阵。

02.

爆发:一个出乎意料的产业集群

今年年初,无锡高新区还在深圳举行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推介会,与大湾区AI数字产业联盟、蜜蜂科技就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孵化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下了笛爱智能、渊联技术、智音科技、航宇动力等多个湾区科创项目。

为机器人产业蓄势之时,一支潜力股悄然爆发。

今年的一场年中国小微特机器人大赛暨小微特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让业内的目光聚集到无锡高新区。不少前来的专家被刷新了一个印象:

几年不见,一个出乎意料的产业集群——小微特机器人(即小型、微型和特种机器人),已经在这里拔地而起。

位于无锡高新区的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一年前4月才刚结束一期的建设,年产业园实现整体营收2.89亿元,围绕小微特机器人整机上下游,产业园吸收引进包含芯片、核心组建部件及机器人应用类企业19家企业。

小微特机器人在无锡高新区的率先爆发,速度惊人。

从萌发到茁壮成长,既有中电海康这家物联网龙头企业的支持,更是当地对这一机器人产业支持的大力加码:

无锡高新区捧出了无锡高新区小微特机器人-三年规划,12条支持小微特机器人产业包括在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企业主体、推动技术攻关和加强生态建设等四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小微特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加速建成。

其中,对于境内拟上市的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领域企业、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共创新(研发)平台都将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

如果说,此前小微特机器人就正中无锡高新区积极抢占的“5+N”未来产业新赛道,12条新政发布以后,这一机器人产业在无锡高新区就拥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到年,无锡高新区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群将集聚企业数超过50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亿元,全力建设小微特机器人应用示范先导区,打造国内一流的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聚高地。

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群专项基金也成立了。对于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来自无锡高新区这个合作伙伴的坚实支持让他们对于未来有了更强的信心:“我们今年的战略目标是3+30,即孵化三个小微特机器人公司或是创新项目,通过投资或合作方式,聚集30家小微特机器人整机企业进入园区。”

中电海康此前刚用基金投了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小微特机器人专项赛最终决赛中斩获特等奖,由此引起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fb/11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