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专业失眠,说来话长。
女儿十个月以前,特别能哭,尖锐的哭声直冲云霄,一次次在激灵中惊醒。怀孕时能吃能睡的好状态慢慢被击打得七零八碎。孩子断奶后,开始了寻医问药的路。各种坎坷,时好时坏。众医生相。直到闺女上高中,起早熬夜的紧张,身体彻底被推向了深渊。
整夜整夜的不眠,整个人差极了,占全了气血阴阳的虚。拿中药当饭吃,吃到厌倦,吃到绝望。可怜那些被难为的酸枣仁们,可怜的我。
后来,缘分让我一点点接触中医,一点点靠近中医。那一段时光很快乐,虽然虚久了的身体并不能跟上心灵的脚步。
没多久,生活再次黑面击打,刚有的起色又被打了回去。吃了两个多月的安定,缓过劲来又开始了中药的调治。喝够了汤药,选择了方便的中成药。吃了两个多月的人参归脾丸和逍遥丸,睡眠略好,气色也略好了些。
只是依然受困于每个月的那几天,例假一来,就是十多天的不得眠。每个月都被分割成两半,眠一半不眠一半。以为是血虚的缘故,蒸了玉灵膏,吃了好长时间,效果并不明显。
再翻书,“血虚较重者,亦应适当补气,气旺血生”。又吃了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颗粒,效果不明显。比较困扰的一段时间,感觉药吃得很混乱,一会儿祛湿,一会儿补脾胃,一会儿补肾阳,一会儿活血化瘀,有些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黎明前的那一抹黑。理不清的一团麻。
后来,兔子刚好讲到了包治百病的小柴胡。才发现,在外力的助推下,已经成功地靠近了它:寒热往来、心烦恶心、默默不欲饮食。第一天吃小柴胡,心情很舒服,晚上就能安然睡去,调理气机的药见效好快啊。不过不欲饮食的症状却持续了好多天。
吃了半个月的小柴胡,安稳的不仅仅是梦。更惊喜的是,多年来第一次打破了魔咒,没有和大姨妈较劲,你来你的,我睡我的。
几个月前,看罗大伦老师的书:“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之下降”时,就曾怀疑,自己会不会是体内气机运行不畅导致整夜不眠?(经常接连不断地打嗝,晚上睡不着时尤甚)迷惑了好一段时间,没有找到答案。时机不到吧!
或许,二十年前的拯救,也就是那一碗小柴胡汤吧(升肝气降胆气和胃逆)。绕了大大的一个圈子,今生,命该如此吧,认了!虚了那么久,前路未知,握紧兔妹妹的手。一起走。
不过想想也对,小柴胡和解的是少阳之证,也就是半表半里之间的问题。而半表半里是表与里的通路,如果这个层面气机不畅,表里不通,当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刘希彦先生在《大医至简》里也说,小柴胡用得好,可以治一多半儿的病,就是因为它可以疏通少阳枢机,解决半表半里的病证,交通表里。
所以要辨证用药。所谓的”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胁苦满”,这些其实不是证,是症。初学者是可以对症用药,但很容易把药用窄了。真正的中医是对证,少阳证才是证。因此小柴胡的用途之广,绝对可以称得上包治百病。
那怎么才能判断是少阳证呢?一是可以从脉判断。二是对症。三是探求病因。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失眠主要的原因就是情志。情志问题,可以导致很多身体的疾病,每个人表现不同,但病机多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肝郁很容易化火,导致心神不安,烦躁失眠,口干舌燥。
肝胆问题,都属于半表半里的问题。小柴胡汤中,柴胡是调畅肝胆之气的,可以疏肝理气,降逆胆气。黄芩又可以清泻肝胆之火。因此用药后,很是对证,睡眠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善。
由此再次证明,中药治的不是病,只是帮助身体的脏腑恢复功能。至于症状,对证用药后自会改善,不必因为失眠,就一定要加酸枣仁、合欢花、茯神,远志等。真正的中医治疗就是四两拨千斤,调的是功能,治病是赠品。
如果作者不用小柴胡,用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应该都可以,只要气机畅通,小圆圈转起来,身体会自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