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两穴捏脊,治疗失眠效果好

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病因病机也是十分复杂,或因情志内伤,思虑太过,内伤心脾,气血生化无源;或气阴两虛,心肾不济;或因热病伤阴,肾精不足;或气郁化火,火灼真阴,阴虚阳越,心神失藏等。

其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阳不入阴,阴不涵阳,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今天络师兄分享一个艾灸+捏脊相结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据观察效果真的很好,不妨试试看~

·基础资料·

某门诊收治了例失眠患者,其中男40例,女6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平均6.5年。有服安眠药史者42例。

随机将病人分为艾灸组(治疗组)62例,和中药组(对照组)40例。

·治疗方法·

艾灸组:治疗前,嘱患者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然后取双侧涌泉穴和足三里穴,点燃艾条,对准涌泉穴和足三里穴施行艾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施灸后,令患者俯卧,先用掌根在腰背部膀胱经及督脉循行部位来回按揉3分钟,使肌肉放松。然后在长强穴处用捏脊法——用拇指挠側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络师兄提醒您双手交替捻转向前直至大椎穴。

每次捏3~5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服任何药物。

中药组:用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20g,柏子仁25g,知母、远志、生白术、生牡蛎、生龙骨各10g,茯苓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结果·

失眠质量分为5级。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时间×%。

1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

2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

3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

4级:睡眠率10%~50%,中度睡眠障碍;

5级: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

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停服安眠药;

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达65%以上,停服安眠药;

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少3/4;

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在40%以下,靠安眠药维持。

艾灸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中药组。

·典型案例·

王某,女,55岁,退休工人。年6月8日来诊。失眠8年余,加重3个月。8年前因工作压力开始失眠,当时伴有健忘,心悸等症,虽经中西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后经自练气功,症状渐减至正常睡眠,因退休后无所事事而烦躁郁闷,诱发失眠发作,每晩难寐易醒,时寐时酲,有时彻夜不眠,并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症。医院诊治,服药和练气功均无效,经人介绍前来治疗。

艾灸足三里、涌泉穴并配合捏脊治疗1个疗程,患者自述每晚入睡顺利,持续睡眠5小时左右。2个疗程治疗后,毎晩睡眠6~7小时,且伴随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小结·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益真阴而寓元阳,肾阴为一身之根蒂,肾阳为机体生命的动力。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又名地冲,灸之可补肾,通调一身之阴阳;又肾经“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灸涌泉穴还可疏通心肾两经之经气,宁心安神,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有引火归元之妙。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和下合穴,《素问·逆调论》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艾灸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使神得养。络师兄提醒您笔者在临床上用艾灸足三里治疗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及气血亏虚不得濡养心神,而致寐寝不安者有良效。

脊柱属督脉经,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

因此艾灸涌泉、足里配合捏脊来协调阴阳,通调气血,镇静安眠,治疗失眠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免责声明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精选好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5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