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花卉黄花倒水莲盆景栽培技术

  黄花倒水莲是一种常用民间药材,其入药部位在根部,具有强筋、补气、通经络之功效,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1]。目前,由于野生黄花倒水莲不断被挖采,近年来已有药农在田间种植。黄花倒水莲作为绿化苗木和盆景树种放置于庭院,开花时,枝头缀满黄色、垂吊成串的花朵,独具特色,黄花绿叶相映成趣,秀美壮观,具有良好开发前景。通过介绍盆景管理的技术要点,一方面让黄花倒水莲盆景养护者了解其养护技术要点,弥补植株因环境变化和养护管理上的不足,以促进植株生长,达到枝健壮、叶翠绿的效果,可以提高观赏价值和药用。另一方面,让更多黄花倒水莲盆景爱好者、经营者掌握并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黄花倒水莲盆景。另外,希望更多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扩繁、引种、栽培以及活性成分提取的研究,使黄花倒水莲盆景的研究得到不断进展,开拓广阔的黄花倒水莲盆景市场前景,取得更大的成绩。   1黄花倒水莲生长习性与应用价值   1.1生长习性   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Hemsl)别名黄花远志、黄花参、倒吊黄等,远志科远志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株高近70cm,高的可达2~3m,枝干灰白色,叶互生,蜡质,柔软,叶面深绿,背面淡绿,夏秋开花,花果期5—10月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长25~30cm,下垂,倒鸡冠状;花药卵形;子房圆形,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花瓣正黄色;果期8—10月,种子圆形,绿黄色,径约4mm,棕黑色至黑色;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枝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   黄花倒水莲为中国特有物种,生于山坡疏林下、沟谷丛林下或水旁荫湿处中,分布福建、江西、广西、湖南等地。海拔~m,喜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2]。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   1.2应用价值   1.2.1药用价值。黄花倒水莲是一种良好的中草药,其性味甘、微苦,平。气微,味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虚健脾;散瘀通络,补气血,壮筋骨,主劳倦乏力,有补益气血,跌打损伤,腰膝酸痛,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之功能,多用于药用。依中医药分析,其含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PFE3、PFB4等,单体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成分,在传统应用中具有抗炎、抗衰老作用。一是镇静、抗惊作用,黄花倒水莲发出的气味对人体起到镇静神经系统的效果。二是由于植物体内含皂苷,对胃膜的刺激导致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起到祛痰、降压作用。三是据医药试验研究分析,黄花倒水莲植物发出的乙醇气味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起到抗菌作用。   1.2.2观赏价值。近年来,黄花倒水莲作为观赏植物栽种,倍受欢迎。在庭院或家中放置黄花倒水莲盆景,不仅绿化空间,弥补其他方式绿化的不足,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杀菌的作用。置于庭院,其散发出有药用价值的气味,让人心神安定,悠然自得,改善人们生活空间的生态环境。此外,盆景的养护和欣赏是享受的过程,有益于陶冶情操和保持身心健康。   2黄花倒水莲盆景栽培技术   2.1繁殖   2.1.1种子繁殖。秋后种子成熟,采收后通风晾干,去除杂质,贮藏于布袋置于凉爽处。翌年3月播种,选择土层厚、肥沃砂质土壤,耙细整平,播前先浇透地水,再均匀撒种或株行距5cm×20cm点播,用细沙土覆盖,土厚为种子直径的1.0~1.5倍,过薄种子戴帽出土[3],生长不良,过厚又不易出芽。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种子发芽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0~26℃,注意保温保湿。幼苗出土时,立即掀草并搭棚或插树枝进行遮荫。当苗高30cm左右时,选阴雨天气移植。按行株距50cm×cm穴栽定植。   2.1.2组织繁殖。黄花倒水莲可在自然条件下以种子繁殖,但发芽率、成活率低,直接导致产量低,致使药材市场上价格不断上涨,供不应求。因此,盆景若要进入市场化、商品化,须进行组培繁育,取当年生的带芽茎段,先用75%酒精处理25s,再用0.1%升汞处理5~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6次,再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之后移苗、炼苗,从而大规模快速生产黄花倒水莲苗木。   2.1.3扦插繁殖。   (1)扦插。这种方法繁殖苗木速度慢,时间选在3—4月,选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长15~20cm,留3~4节,保留1~2片叶,绑成小捆,基端浸入0.05mL/LABT3号生根粉溶液中2~3min,或在1mL/L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3],其效果良好,生根率可达83%以上。按株行距3cm×5cm斜插入土,深度为5~7cm,土面上留2~3外节,按紧土壤,使枝条与土壤充分接触,浇透水,最好选择在树荫下扦插,并用薄膜覆盖,露地苗床扦插时需搭棚遮荫。若是盆中扦插,应放在荫棚底下进行养护,经常保持苗床湿润。扦穗后30d左右,扦穗生根,并开始萌芽,成活后,松土除草,适时追施稀薄人畜粪水,促进幼苗生长。   (2)定植。培育10~12个月,当生根后苗高20cm时进行移植,否则密度太大,影响植株生长。因为是盆景树桩,株行距为50cm×cm穴栽定植,间隙宽有利于其根和茎生长良好,也可以直接移入盆中,最好选择在阴雨天进行移植。定植成活后,当年除草2~3次,夏、冬季各施1次草木灰或有机肥。

  2.2盆土配制与消毒   2.2.1盆土要求。植株在有限的盆土之中,其根系的生长受到容器的限制,而盆土是提供植物生长、开花和结实养分的基础,盆景植物对盆土要求也极为严格,要保证盆土中的水、肥、气的相互协调,同时,根据不同植物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黄花倒水莲宜选择pH值为6.0~6.5的土壤。不只是单纯使用田园土,要求盆土有良好的团粒结构,疏松透气,排水通畅,腐殖质含量丰富,而且肥力效率持久[4]。   2.2.2盆土配制。要养好盆景,首先要配制好盆土,按植物所需,进行营养和比例的搭配调和,盆土常用山中深层土壤或田园土、腐质土、粗砂等。黄花倒水莲盆土配制比例宜园土∶腐质土∶粗砂为3∶2∶3。   2.2.3盆土消毒。盆土来源广泛,土壤中含病菌病毒、细菌和真菌、杂草种子和虫卵等,在配制后需进行消毒,以减少花卉的发病率。一是日光曝晒。此方法可以处理大量的盆土,成本低,方法简便,将配好的盆土捣碎,均匀地平铺在水泥地上,厚度要薄,1~2cm为好,在强烈阳光下,曝晒3~8d,视情况而定翻动土壤,高温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二是药剂消毒。将35%福尔马林或60%代森锌粉剂50~60g(mL)或40%多菌灵粉剂50g喷洒至1m3盆土均匀搅拌,用薄膜覆盖密封2~4d。随后除去薄膜7d,待药气挥发后使用。三是蒸汽杀菌。将薄膜盖紧盆土,通上~℃的蒸汽进行消毒,30min即可;若用土量少,可用蒸笼蒸盆土,蒸0.5~1.0h,此法用时短,常用于春季、秋冬季扦插用土。四是开水处理。将℃的开水,浇透盆土、水滴干后置于太阳下,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花盆,在强光下晒4~10d,此法只能在夏季或高温天气使用。   2.3修根与翻盆   等到养植2~3年,要进行修根翻盆,翻盆是盆景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增加营养、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方法。黄花倒水莲幼树2~3年翻盆1次,成年树3~4年翻盆1次,同时还要注意盆的大小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因为盆小、土壤少、营养少,影响植物生长,翻盆时应根据其生长状况而定,以盆中植物的根系分布满盆底时为翻盆的最佳时间。翻盆宜在早春或晚秋季节进行,或在叶芽萌动之前进行。   翻盆前7d,浇水到盆内土壤上下湿润,晾到盆土不干不湿时进行翻盆。翻盆时先将松动盆四周的紧土,后反扣花盆,用手轻轻拍打花盆边沿或盆底,将植株的带土脱出。另外,翻盆时,对过密集根、发育不良根、虫害根、腐烂根、老根等进行适当修剪,置换部分新土,以促进萌发新根,增强植株的活力。盆栽后7d内,将盆景放置于阴处或进行遮荫,保持土壤、枝条、叶片湿润,通风。   2.4转盆   转盆是指将花盆旋转位置或方位。为使盆景植株生长均匀、端正、姿态优美且保持株形美观,利用植物的趋光性,改变盆内植株的摆放方向,尤其是放在窗口或一面进光温室的大棚,每月转动1次,在生长旺季每隔10d左右转动1次。   2.5浇水   盆景浇水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浇水时间和方法,夏季多浇,其他季节视情况而定,黄花倒水莲是阴性植物,春夏之交1~2d浇1次,夏天1d浇1次,叶片和地面每天喷水,以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特别炎热的夏季,有条件的可将盆景转移至荫棚处。浇水可采取喷壶喷水,水管直接浇水或整盆放入水中进行浸盆,但要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必浇透”的浇水原则[4]。   2.6施肥   黄花倒水莲不施重肥,特别是幼苗时,浓度不宜过高,控制在6%左右,后逐渐加浓,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夏、冬季各施1次草木灰或有机肥,或用液肥浇施或喷洒方式进行追肥,也可加入0.3%的磷酸二氢钾(K2HPO4·3H2O)进行叶面施肥。如果是庭院养植,可用茶叶水或是洗米水浇花,每月浇水1~2次,浓度以稀为好。   2.7遮荫   黄花倒水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和强光。特别是幼苗生长时期,夏季的管理尤为重要,用喷水降温,经常向盆景的四周和地面喷水,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停止施肥,如果在阳台盆栽,7—8月时最好移置室内。室外的盆景,最好设棚遮荫,避免强光直射。   2.8病虫害防治   2.8.1病害。黄花倒水莲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枯病。根腐病早期,根茎变褐、腐烂;叶柄基部发生褐色,星斑点状腐烂,有时成棱形或椭圆形,最后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早拔除病株,烧毁,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倍液进行喷灌,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或用10%石灰水对病穴消毒。叶枯病是从树干下部先发病,向上蔓延。叶片中心部开始有圆形小斑点,不断扩大,最后叶片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用代森锰锌~0倍液叶面喷施,隔7d喷1次,连续防治14d可治愈。   2.8.2虫害。黄花倒水莲主要虫害有蚜虫和豆元青。蚜虫在5月底6月初为害嫩叶,用40%乐果乳剂倍液喷杀,7d喷1次,连喷2次即可控制。而豆元青用0mg/kg敌杀死,相隔5~7d,连喷2次,可全部杀死。

今日推荐长按







































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3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