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源中药小知识什么是中药炮制

炮制是中草药蜕变的必不可少的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中药炮制可以比喻成魔法它能让平凡的草根变身为具有各种功效的灵丹妙药。

官方的解释炮制

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就是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药。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便于制剂和贮藏、使药物纯净和便于服用中药材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的过程。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潮湿不宜于保存等,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可以达到使药材纯净、矫味、降低毒性和干燥而不变质的目的。另外,炮制还有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便于调剂制剂等作用。炮制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不同意义。兹综合历代医家所述,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01除去杂质及非入药部分

一般植物药都需要经过挑、筛、洗、漂等加工处理。

洗净泥砂,拣净杂草,以及去心(远志、巴戟天),去皮(桃仁、草果仁、益智仁),去核(山茱萸、金樱子、诃子),去芦(人参、玄参),去毛(枇杷叶、石韦、狗脊),去刺(苍耳子、白蒺藜),去瓤(枳壳);

动物有的需要去头(乌梢蛇、白花蛇),有的需要去头、足、翅(斑蝥),有的需要除去皮肉、血、垢(龟板、鳖甲);

矿物类去净泥土砂石,贝壳类去净泥砂、苔藓等异物。

以上不同的加工方法,主要为了使药物清洁净纯,便于服用,防止副作用,以保证用量准确,达到质纯效宏的目的。

区分药用部位,利于发挥疗效

中药有些品种,虽同出一体,但在效用上迥然有别,必须通过炮制加工,严格区分,利于发挥疗效。

如麻黄(用茎枝)功能发汗、平喘、利尿,主治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如《伤寒论》麻黄汤);而麻黄根(用根)功能止汗,主治体虚自汗、盗汗(如《局方》牡蛎散)。

莲子,又称莲子肉,其性味甘、涩、平,功能养心、益肾、补脾、涩精,主治遗精、白浊(如《局方》清心莲子饮),又治脾虚泄泻(如《局方》参苓白术散);而莲子心性味苦寒,功能清心热,除烦止渴,主治心火亢盛、烦躁口渴(如《温病条辨》清宫汤)。

蜀椒(用果皮)功能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如《金匮要略》大建中汤);而椒目功能下气行水、平喘,主治水饮停蓄,小便不利,遍身水肿(如《世医得效方》疏凿饮)。

02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和缓和副作用

中药有少数品种是含有不同毒性的,这些含毒中药,凡在入药之前,都必须经过依法炮制,精心加工,使质量合乎标准后,方可入药;否则,服后轻者发生不良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

关于毒药的炮制与应用,古人是非常注意的。如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就用的是制半夏。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对毒性中药的应用,更为谨慎,凡用有毒药物,均在脚注上注明炮制要求。

如巴豆:去皮、心,熬黑。商陆根:熬。芫花:熬。瓜蒂:熬黄。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半夏:汤洗等。

再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上说:“草乌疗风痹,生用使人蒙”。上述记载都是古人临床应用毒性药物的经验,并提示后人切实注意,不可忽视。

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对于含有毒性的中药,无论从使用和管理上都是极为重视的,制定了必要的制度。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将收载的有毒中药,分别注明有大毒、有毒和有小毒,在炮制项上规定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在用法用量项下,每种都有明确规定,并且有的品种,还规定了含量标准。

如制马钱子粉含士的宁为0.80%,巴豆霜含油量为18%~20%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对有毒的中药炮制与应用唯一的依据。

缓和药性,是经过炮制,缓和某些药物的偏性,减少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苍术性味辛燥,用米泔制,可减低燥性(减少部分挥发油,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马兜铃性偏苦寒,多用致人呕吐,经蜜制后,可免除其副作用,且可增加润肺止咳功效;

肉豆蔻功能温中散寒,固肠止泻,但因生品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和脂肪油,生用反致滑泻,故煨去油;

莱菔子气味辛烈,生用上逆,每易致呕,经炒黄后,气味缓和,重在下气消痰。

正如清代《修事指南》所说:“煅者去坚性,煨者去燥性,炙者取和中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浸者去燥烈之性,蒸者取味足”。

这说明,如果药物炮制得当,可以矫正药物的偏性,缓和其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适应治疗要求。

03增强药物疗效

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常加入一些辅料,它可以与药物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物功能。

如延胡索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经醋制后,可使生物碱转化为醋酸盐,增加了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加强了止痛活血作用;

淫羊藿用羊脂油制后,可促进助肾兴阳之功;

阿胶用蛤粉烫制,可增强润肺平喘、止咳化痰效果;

半夏用生姜制可以加强半夏化饮止呕作用,且生姜还可解半夏毒;

黄酒制蕲蛇,可促进活血散风功效,又可减少腥浊之味。

又如蜂蜜制,一为增强润肺止咳之效,如炙款冬花、炙紫菀;一为增强补脾益气之效,如炙黄芪、炙甘草。

其他如朱砂面拌制品,取其加强镇心安神作用,如朱麦冬、朱茯神等等。

正如宋代《太平圣惠方》说:“修制合度,分两无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这说明,药物炮制得法,对促进疗效,有很大关系。

04转变药物性能,适应医疗需要

性能,就是药物的性质和功能。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

为了适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不同的需要,药物通过炮制,可改变其性能,以密切结合临床要求。

05转变药物性味

如生何首乌苦甘涩,性偏寒主泻,可通大便,解疮毒,治瘰疬;而经黑豆汁、黄酒炮制后的制首乌性变甘温主补,可以补肝肾、益精血,还可以治须发早白。

生地黄味苦性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经黄酒制后的熟地黄性变甘微温,功专滋肾补血。

天南星苦、辛、温,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善治湿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歪斜等;经牛胆汁制后为胆南星,性变苦凉,反涤热痰,平熄肝风,常用于小儿高热痰盛,惊风抽搐。

桑白皮生用味甘寒,功能泻肺行水消肿,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经蜜制后的炙桑白皮,寒性较缓,长于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生蒲黄性味甘平,功能行瘀活血;蒲黄炭性质变涩,主治各种出血。

06便于制剂调剂和易于有效成分煎出

矿石、贝甲、化石及某些坚硬植物的根及根茎、木质、果实种子类和动物的角质药材,整品既不便于调剂和制剂粉碎,且在短时内有效成分也不易煎出,因此,均须针对药材的不同质地情况,分别进行炮制处理,才能确保疗效。

如矿石类的磁石、代赭石须火煅后醋淬;

坚硬的根及根茎类如乌药、土茯苓、萆薢、天麻、白芍等均须切成薄片;

木质类的苏木、降香、檀香和动物角质类的羚羊角、犀角、广角、鹿角等,均须镑成薄片;

果实类的木瓜、枳壳等也须切成薄片;

种子类的草决明、牵牛子、白芥子、牛蒡子等,均须炒黄,用时捣碎。

此外,还有一些坚硬药材,常研成细粉随汤药分冲服用,如羚羊角粉、水牛角粉、旱三七粉、沉香粉、朱砂粉等等。

上述各种炮制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07矫味、矫臭

由于中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自然界物质,在这些原生药中,有的含有毒副作用;有的含有杂质及非入药部分,如动物之瘀血积垢,植物、矿物夹有杂草、泥砂等异物,如不加以剔选或清除,便不堪入药。

况且,有的药材体积大、坚硬,不便于调剂、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有的需要区分入药部位;有的因生熟不同或炮制所用辅料不同,作用各异等等。

因此都须通过炮制进行适当处理,才能供临床应用,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提高疗效之目的。

从上述不同的炮制目的来看,无不与临床密切结合,为临床治疗服务。历来医靠药治,药为医用,二者不可脱离。

注:本文选摘自《碥石集二——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11月。转自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3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