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药食同源品种10

91.松花粉

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本品为淡黄色的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

甘,温。归肝、脾经。

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

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置干燥处,防潮。

大自然创造了松树长青、千年不老的奇迹,其生命之源就是松树的精细胞——花粉。天然松花粉含有最长寿生命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份,其中包括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单糖、多糖等,总含量达余种。

92.粉葛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

本品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长12~15cm,直径4~8cm;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体重,质硬,富粉性,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

饮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切块,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立方块状。外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切面黄白色,横切面有时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气微.味微甜。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2.O%。

(总灰分)同药材。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10~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93.布渣叶

本品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MicrocospaniculataL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枝梗和杂质,阴干或晒干。

本品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8~18cm,宽4~8cm。表面黄绿色、绿褐色或黄棕色。先端渐尖,基部钝圆,稍偏斜,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具短柄,叶脉及叶柄被柔毛。纸质,易破碎。气微,味淡,微酸涩。

微酸,凉。归脾、胃经。

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用于饮食积滞,感

冒发热,湿热黄疸。

15~30g。

置干燥处。

94.夏枯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呈圆柱形,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9~15g。

置干燥处。

神农是民间传说中的药仙,他解除众生疾苦之伟绩,千古传颂。

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五经四书,然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疏肝解郁之法,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夏天,茂松父亲不远千里寻神农。一日,他来到一座山下,只见遍地绿草茵茵,白花艳丽,似入仙境。他刚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茂松爹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农的药圃。此时,神农正在给药草浇水施肥,见有人晕倒急忙赶来救治。茂松爹醒来,谢恩并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神农听罢,从草苑摘来药草,说:“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又说:“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

95.当归

当归植株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全归

归头

饮片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二法)。

同药材,不得少于50.0%。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6~12g。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药当归的得名有三种传说。《药学词典》说:“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古人娶妻要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因为当归为妇科要药,引申“思夫归来”而得名。

《三国志》中有两处记载和中药当归有关的故事。第一则是《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中说,曹操听闻太史慈为东吴服务,知道他很有才华,要他弃吴北归来魏,便给太史慈一封信,里面放入一些当归。第二则是《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载:建兴六年,魏国天水郡太守马遵对姜维极不友善,怀疑他有异心,姜维便毅然投靠诸葛亮。魏国的谋臣知道姜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方设法争取他“回归”。他们知道姜维是个孝子,便将他母亲接到洛阳,诱逼她写信给姜维,并在信封里附上当归,其意要姜维回归魏国。

姜维接信后,明白其意。但他公私分明,反复思量,认为蜀国是汉室正统,而且诸葛亮对自己十分信任和器重,认为统一中原之时,便是母子团圆之日,到那时辞官归故里侍奉老母,就可以忠孝两全,岂不更好。于是他给母亲回信,附上一些药材述说志向:“良田百顷,不在一亩(母);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知子莫若母,姜母接到儿子的信,非常理解地说:“儿有远志,母无它求。”

魏国后来又多次逼姜母写信劝姜维弃蜀投魏,都被姜母拒绝。姜维死后,蜀人对他十分景仰,并在他屯军多年的剑阁建立一座姜维庙,又叫姜公祠,祠内有联云: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96.山奈

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O.3~O.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辛,温。归胃经。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6~9g。

置阴凉干燥处。

97.西红花(藏红花.番茄花)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

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甘,平。归心、肝经。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瘕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1~3g,煎服或沸水泡服。

孕妇慎用。

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闭。

98.草果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

辛,温。归脾、胃经。

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3~6g。

置阴凉干燥处。

99.姜黄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饮片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或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深黄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3.0%。

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

含姜黄素(C21H20O6)不得少于0.90%。

(总灰分)同药材。

辛、苦,温。归脾、肝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瘕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3~l0g。外用适量。

置阴凉干燥处。

.荜茇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饮片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同药材。

辛,热。归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

1~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油松

本品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树平顶;小枝粗壮.

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

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乘热切片。置干燥通风热闹感处贮藏。

苦,温,入心经、肺经。

祛风燥湿,止痛。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

四季采收结节,于伐倒的松树上锯取瘤状节,晒干备用。

温馨提示:长按







































白巅风
卡力孜然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2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