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腺样体肥大总是反复,是少了健脾这个步

很多家长给孩子查出腺样体肥大,还张口呼吸、打呼噜、鼻塞等症状,自己开了一些消炎药、鼻喷药等药物用了效果不佳,或者过一段时间有反复了,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得留意一下孩子有没有脾虚的症状,比如:容易积食、消化不良、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舌苔淡白、舌苔厚等等。

如果有就说明孩子不是单纯的腺样体肥大了,还要考虑脾胃不好、运化失调,不能滋养清窍有关,如果一味的治标,但体内的气机还没有通畅,自然效果不佳。

所以针对这类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健脾这个步骤不能少,两千年前医圣张仲景为此创立里四君子汤,后世收录于《太平惠明和剂局方》当中,四君子汤影响深远,后世很多调脾、补气的方子都是以此为祖方或者基础方。

四君子汤,顾名思义,由四味药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炙)。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气方剂多从此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色不华,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华不足,语声低微,气短乏力。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故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均为中焦脾胃气虚之象。治宜补益中焦脾胃之气,以恢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

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为臣药。

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佐药。

苓、术合用,则健脾祛湿之功更显。

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4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名为四君子汤。

加减化裁:

1、人参大补,却容易上火,如果不是很虚,经常把人参改成党参,因为党参是补脾气专用,像小孩子的脾胃虚,同时又是纯阳之体,重点调气时,可以用太子参。

2、四君子汤加陈皮,叫异功散,主要用于小儿气虚积滞积食;

3、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组成六君子汤,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4、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叫香砂六君子汤,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兼痰阻气滞症;

5、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莲子、砂仁、薏仁、桔梗,就是著名的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虚湿盛证;

6、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叫做八珍汤,用于气血两虚症;

7、四君子加四物汤、再加肉桂、黄芪,就是十全大补汤,主要用于气血两虚偏虚寒者;

8、四君子汤加酸枣仁、当归、远志、黄芪、龙眼肉、木香,叫归脾汤,用于心脾两证、脾不统血症;

9、四君子汤去掉茯苓加干姜,叫理中汤;再加桂枝,叫桂枝人参汤,加附子叫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胸痹、慢惊风等。

10、四君子汤去茯苓伸利、白术燥湿,加黄芪、肉桂,叫保元汤,用于儿科虚损劳怯,元气不足症。

11、四君子汤加葛根、木香、藿香,叫七味白术散,用于脾胃虚弱,津虚内热症。

由此也可见,四君子汤是补气、补虚药的祖方、基础方;药少且不简单。

当我们抓住了腺样体肥大的病因病机,再配伍软坚散结、解毒消肿等中药,从标本论治,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腺样体肥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12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